APP下载

论高三学生的心理指导策略

2020-06-19韩瑞友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三学生心理问题

韩瑞友

【内容摘要】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高三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年,学生们每天都在争分夺秒中度过,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紧张的氛围,多数学生会在高三这一年产生很多心理上的变化,而这些心理变化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反面的,不良心理不仅影响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严重影响学习及高考成绩,成为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作为高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情况的关注,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轻松、积极、坦然、自信的心态迎战高考。

【关键词】高三学生 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一、常见心理困惑

1.对高考的紧张、压抑及恐惧心理

好的大学教学资源配置层次高且教学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将来有助于学生实现理想,就业也有优势,但是优质大学的分数高,招生的人数少,竞争力大。高考的分数决定了可以进入哪个等级的大学,也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就业和生活。因此,不管是社会各界,还是家庭、学校,都对高考有较高的关注度[1]。高三学生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承担着太多人的期望,就会觉得压抑、紧张,甚至出现恐惧的心理。

2成绩不稳定导致的焦虑、烦躁,压力过大

很多学校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整个高中的教学计划,而高三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提升能力。基礎不好的同学进入高三后会感受到学习困难,因为不再是单章单节的新内容,多是综合性的内容,部分学生因为掌握的基础知识不稳固而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成绩得不到提升甚至下降,而且不知从何处温习,感觉时间不够用,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压力过大出现抑郁症。

3.学生身心逐渐成熟所致的心理变化

高三学生的心理变化除了来自高考之外,还来自于身心的成长。高三学生随着自我认识的提升以及知识面的拓展,在心理上逐渐成熟,有青春期明显的特点。比如开始注重自身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男、女之间产生别样的情愫等,这是一个人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正常心理变化[2]。但是,由于高三的主要任务是备战高考,没有多于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其他,因此学生的这些心理就无法得到满足和宣泄,而且还要面临来自老师以及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批评,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心理。

4.社会的诱惑、错误价值观所致的迷茫、偏激心理

智能手机、网络的普及使社会中的很多现象也逐渐渗入到学生中,学生虽然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还是经验欠缺无法进行正确的辨别,往往被社会上夸大或者虚假信息诱惑而误入歧途。比如部分学生迷恋游戏无法自拔,与学习相冲突,与理想有冲突,与家长、学校的要求有冲突。

二、心理辅导措施

1.建立高考信心,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选择,但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高三学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主要是因为不管是社会,还是教师和家长都将高考取得好的成绩作为一种荣誉,给了学生过高的期望值。其实,实现人生理想以及未来的生活是否顺利和幸福与高考是否能金榜题名并无绝对的关系,高考只是一种实现梦想的方式,除此之外,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无数的方式可以实现抱负。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以轻松的态度面对高考,高考只是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生的发展层次靠的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成绩不稳定或者无法有效的提升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兴趣,也是学生成绩下降或者厌学的主要原因。高三的学习与其他阶段有明显的区别,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带领学生系统复习时着重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使学生们能够及时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同时,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成绩的差异区别对待,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3.加强和学生的交流

高三学生已经进入心理敏感期,学习的压力较大,课余时间较短,多数学生不再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部分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缺少了朋友的倾诉,长期的压抑不仅会使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还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重点关注,当学生的成绩不稳定时要了解其原因,如果是心理问题造成的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通过谈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友好的沟通,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在遇到不良情绪时会愿意和老师倾诉,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情况并给予正确的指导,避免心理问题影响高考。

结束语

高考是步入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莘莘学子们实现远大抱负和理想的必要途径,多年寒窗只为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受教学体制的影响,高考在我国是受关注度最高的考试,原本在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学生们因为高考要面临人生重要的选择。高三作为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心理上的作用往往要高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可以超常发挥,有的学生会发挥失常,主要的原因在于心理上的差异。高三教师作为学生在这个重要阶段的领路人,需要了解学生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在高考的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陈秀群.高三学生心理指导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4):115-116.

[2]代福斌.高三学生常见心理困惑剖析及其辅导措施探究[J].华夏教师,2017(2):16.

[3]凌强.基于健康促进的适时心理干预——高三学生考前情绪辅导设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4):28-30.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
直视骄阳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对高三学生心理亚健康分析及对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