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19黄珊珊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问题教学法教学方法

黄珊珊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阐述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明确了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从而揭示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出其在教学中运用需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经济生活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引入以来已被教育界广泛接受,许多教育工作者们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本人经过对《经济生活》这一模块的学习,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希望能够丰富和完善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使经济模块的教学反映出《经济生活》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经济生活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方式的课程要求。

一、 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学习惯,不断在实践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1]。

经过学习和研究,问题教学法应用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有其合理依据,以下就是其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可能性

1.《经济生活》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适合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经济生活》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板块构成的,内容通俗化、理论生活化,更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实践能力。另外,《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包含更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好问题的教学情境。

2.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为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客观条件

高中生的感知和观察的水平更富有针对性和系统性,问题教学法正是让学生带着书本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通过自身的对比和检验来了解经济生活的概况,掌握参与经济生活的技能。《经济生活》应用问题教学法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偏向理论知识的讲解,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

新课程教材较旧教材精而简,但是教材内容的精而简并不等于教学过程中教学实例的省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教学往往会停留在知识内容的抽象表面上。

2.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教师要把握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特点,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

3.应用问题教学法符合高中政治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要实现这一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

二、 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 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步骤

1.第一步准备阶段

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实施计划,这样才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其次,在问题教学法实施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

2.第二步实施阶段

【教学实例】以《多变的价格》为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在丰富的背景材料中发现问题是政治教学的主要实践。因此,教师可以创造出符合教学特点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多变的价格》一课的教学时,就提供了如下材料: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2018年10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5.7亿户。通过材料展示需要解决的问题: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手机制造商应如何做?在问题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急切地希望得知答案,从而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多变的价格。

第二环节、协作探索,突破问题

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收集和分析材料,交流讨论,筛选整理材料,满怀激情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多变的价格》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考与认识,并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共同找出解决问题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与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第三环节、迁移应用,再生问题

在形成新的知识点之后,它也可以分散和深化,从而可以转移和发展知识。在认真研究教材基础上,教师选择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

第四环节、思维点拨,知识建构

教师评析:“物以稀为贵”是指商品价值量大小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

第五环节、巩固评价

巩固练习:

1.该企业通过致力于技术创新实现了效益的超常增长,是因为技术创新可以

A.缩短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C.使本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2.辨析题。“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場经济的要求,这表明商品价格由质量决定[3]。

3、第三步教学反思

(1) 学生方面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真正从心里接受正确的思想,并渗透于自己的思想中、语言中、行为中。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极大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大大提升,并且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辨证思维和全面分析的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2)教师方面

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思维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活动应富有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情商,掌握教学的语言艺术。

(二)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1.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效果

(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置身于经济生活中,学生要具备敏捷的思维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表达能力,从而才能围绕时事经济热点问题开展讨论。而在此过程,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经济生活》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分组和讨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问题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完善的人格,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

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严谨分析,有效解决问题,并把得到的结果投放到模拟的问题情境实践中检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

2.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设问要注意方法和角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实验方式等教育手段对抽象和单调知识抽象进行具体性和趣味性的转化,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2)把握好设问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准确把握难易程度,巧妙设计问题。如浅题深究,重视易遗漏、忽略的知识点,扎实基础,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

(3)学生思考时间的正确把握。展示情境后,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突破重难点问题,二是教师要少讲精讲,分配好学生的问题探究时间,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多说。

(4)课程的效率性。一节课四十分钟,实现时间资源最优化,这就要浓缩过程,要对知识进行“剪辑”,使之缩短。要降低难度,对难度过大的知识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通过努力仍能完成。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是可行有效的,反映新课改的理念,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进了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学生鉴别问题,在疑惑中醒悟,从而促进了思维批判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合理地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政治课中,真正实现问题教学法的课堂魅力和课堂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1915-),《教育过程》M.

[2]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全部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国家教育部.2018年1月.

[3]考试资料网.政治题库.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程跃.潜能发展心理學及潜能教育-理论思考及实验实践研究(下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6] 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施方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7] 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8]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9] 张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 高文.教学模式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 于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作者单位:广东两阳中学)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问题教学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