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讨论

2020-06-19牛烨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牛烨

【内容摘要】新课改之后,教育领域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求教师全面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在学习信心上难免会受到打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建立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发散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拥有适合自身终身发展的能力,对传统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吸收先进的教学观念,实现课堂的创新,注重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新课改之后教育教学的要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指的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并不仅仅关注数学知识的渗透,还需要挖掘知识中的文化内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思维,逐步养成适应终身发展的能力。在接触到数学知识时,学生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够运用自身能力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总的来说,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两者的结合体。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抽象性、进行逻辑推理、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型、丰富的想象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在核心素养内涵渗透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还需要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学会挖掘数学内涵的方法,提升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和逻辑性。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时代显著的标志为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效率的教学活动,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他们改变对数学的固有看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数学资料,将抽象性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完成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本节课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完成预习任务。在视频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问题:应该如何推导空间几何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要求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思考,为课堂的导入做好铺垫工作。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开展高效率的学习,在解释一些推导过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动态过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会运用多媒体辅助学习,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开展情景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数学思维,建立对数学知识新的认知,敢于想象和联想,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感,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联系实际生活,和教师同学积极的讨论数学知识,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全面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理论内容,潜移默化的完成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道具,为学生创设情境。假设一个数学环境:李老师每天给小华100块钱,小华在第一天给李老师1元钱,第二天给李老师2元钱,第三天为4元钱,第四天为16元钱,询问学生,如果这样持续一个月,请问谁收获的钱最多?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结合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也可以和教师讨论这两种方案,发挥数学思想的创造性,利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猜想,得到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举一反三,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3.分组合组学习,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效的完成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当然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每个小组中都含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优等生的带动下,相互合作,开展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助于激发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数学思维,挖掘他们的潜力,在合作探索过程中,可以鼓励中等生和学困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他們的想法进行验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

例如在验证平面与平面平行时,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导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师给予每个小组充足的时间。优等生充当组长,应当发挥组织能力,要求每个成员参与到探索活动中,首先进行自主思考,随后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验证想法。在交流想法这一阶段,不同的想法进行交融碰撞,衍生了新的想法,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构建了完善的数学思维模型。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假如平面和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中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个定理成立吗?小组之间共同探索,发现平面垂直于平面时,存在公共线平行于两个平面的情况,因此这一定理并不全面,需要学生继续探索,获得新的想法。通过探索活动的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散,收获新的体验,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和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上,可以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锻炼了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学生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一般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类比推理、分类讨论等思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或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熟练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绝对值的数学题,在解题时,可以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使学生明确题目中所包含的条件,需要要从正负值两个方面探讨,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类数学题的联系,学生的解题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锻炼,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改善传统教育的一些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不仅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还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这一方面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核心素养的培养计划,利用生活情景、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创新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宏.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讨论[J/OL].学周刊,2020(4):28.

[2]武静东.浅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才智,2019(23):36.

[3]王述润.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72.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