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西内陆港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06-19龙晓柏陈德明

老区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一带一路

龙晓柏 陈德明

[提 要]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全面深化,当前内陆港的建设和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内陆港建设,对于江西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江西内陆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打造江西(赣州)国际陆港经济区、大力發展江西口岸经济、构建“海陆空”立体丝路开放通道、支持设立国家指定特色产品口岸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江西内陆港;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龙晓柏(1975—),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产业经济;陈德明(1987—),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一带一路下高质量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19YJ05)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全面深化,当前内陆港的建设和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西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中心城市利用各自禀赋特点,在开行中欧班列、国际陆港经济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江西处在长珠闽的经济腹地,具有发展内陆港的先天优越条件,但建设仍略显滞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内陆港建设,对于江西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陆港的概念与发展特征

陆港,又称国际陆港。美国德克萨斯运输研究中心学者Leitner, S. and Harrison,R.强调内陆港是远离传统的海、陆、空边界的物理站点,是一种多式联运设施,能够为全球供应链中的国际贸易货物提供“增值服务”[1]。欧洲委员会把“与海港地理上直接相连的内陆场站”称为“干港”[2]。在国内,席平率先提出国际陆港的概念与基础理论[3]。张戎等、王刚、张宇圣等对内陆陆港的发展原则、特点与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4][5][6]。袁瑜分析了美国堪萨斯、芝加哥、达拉斯等国际内陆无水港经典发展案例,为我国建设内陆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7]。常征等、范厚明等分别从系统最优角度和路径可靠性出发,对内陆港科学选址进行了研究[8][9][10]。一般而言,国际陆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陆港也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11]。2013年5月1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9届年会上14位成员国签署《政府间陆港协定》。

内陆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国际陆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目的是更贴近内陆进出口企业;第二,国际陆港设在铁路、公路交汇处,可利用铁路运费较低的特点降低国际运输成本,运用公路运输便捷的特点提高集疏港效率;第三,国际陆港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并且直接融入国际运输网络,方可称之为国际陆港,如果运营依照的是国内有关法规,那么它只是一个“堆场”“中转站”;第四,国际陆港是接纳沿海港口设立“内陆港区”的平台;比如,赣州陆港内可设置深圳港赣州港区、宁波港赣州港区、厦门港赣州港区、福州港赣州港区;第五,建立国际陆港的目的是为内陆地区进出口商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促进内陆腹地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一带一路”下加快发展江西内陆港的意义

“一带一路”下加快发展江西内陆港意义重大,将有力推动江西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促进港产联动,提高省域物流资源高质量集聚

利用国际陆港的聚合力,通过内陆港建立的多式联运立体化物流通道、进出口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原材料集成平台以及完善的产业互联网一体化平台,扭转内陆欠发达省份产业转移承接的追赶式发展模式,蓄力内陆省份“弯道超车”核心竞争资源的培育。尤其以内陆港辐射范围内的产业禀赋为基础,结合内陆港贸易流通所带来的适港产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陆港辐射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江西内陆区域港产联动。

同时,国际陆港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使物流资源得以集中,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的效应[12]。通过国际陆港这个平台,江西能够吸引和集聚海内外各类物流资源,促使区域的物流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如赣州港通过物流资源的整合和集聚,形成较大规模的物流产业集聚,提高“一带一路”下赣南苏区物流资源的聚合水平。

(二)有利于实现江西省域经济运行效率的最大化

陆港作为一种新的运输组织方式,其集聚辐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蕴含着效率与经济低成本的双重优越性。“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正在积极推进综合货运枢纽站场建设,大力支持港口、公路、铁路各种方式货运枢纽场站的联合布局,以促进货运的“无缝衔接”,提高货运的效率。陆港对于江西内陆集装箱运输过程的优化具有重大作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江西外向型企业库存管理效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而且还可以降低流通费用,从而保证内陆港集装箱物流有序运转。

(三)提升全省国际化发展的禀赋水平,实现江西内陆城市“沿海化”

建设“陆港”后,江西内陆地区的货物可以实现一站式报关、报验、订舱、集疏运、储运、包装、分送等,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13],使沿海港口的运输、装卸、物流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至江西货源腹地。海铁联运通过铁路把沿海港口与江西内陆城市衔接起来,海关、检验检疫等关口前移,实现“内地报关、口岸转关”“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中欧班列和国际陆港的组合可以使江西内陆城市在国际物流上有了与沿海地区相类似的条件。“内陆城市的沿海化”使得江西跟沿海地区一样,站在了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的前沿。特别是对于那些全球供应链坚密型产业(如木材、光伏锂电、陶瓷、电子电器等)以及跨境电商产业而言,促进作用更大。

(四)促进江西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江西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分工

江西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便利的国际物流通道作支撑。当前,江西作为内陆地区在吸引投资方面具有地价低、人力资源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但由于地处内陆,货物在进出口环节上手续多、时间长,物流成本高。国际陆港使江西企業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有了便捷的国际交往通道,减少了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了通关速度,为江西出口型企业提供了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

国际陆港还有助于江西发展外向型投资经济。江西一些内陆城市有了直通境外的国际陆港后,会吸引众多“一带一路”沿线海内外投资商的眼球,提高江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网络的双向参与和合作水平[14]。

(五)互利共赢,力促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的形势下,建设陆港有利于拉动江西省域经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下,陆港项目对江西而言有着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一方面,有利于贸易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将陆港城市的区位优势延伸为具有沿海国际性港口城市的优势,保证陆港城市物流供应链顺畅,实现区域优势的突破性飞跃,为省域经济发展构筑更广阔的开放高地[15];另一方面,有利于江西陆港城市物流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江西陆港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为江西长珠闽综合性物流中心的迅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三、江西内陆港发展的现状

(一)江西陆路口岸基本情况

自2015年江西首趟中欧班列在横岗站驶出开往鹿特丹,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南昌、赣州、抚州、上饶等7个设区市陆续开行了约230趟中欧班列。

2018年,全省累计开行202列赣欧(亚)国际货运班列,其中赣州150列、南昌24列、鹰潭20列、上饶5列。同时,南昌、赣州、抚州已陆续开通了进境班列。在开行范围方面日益广阔,往北开通了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波兰、德国等欧洲班列,往南开通了越南河内东盟班列,目前已延伸至18个国家。在货物品类方面日益丰富,运载的货物既有光伏制造等工业产品,也有蜜橘、木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江西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江西铁海联运现状

目前江西省共有5条铁海联运快速班列(宁波、厦门、福州、深圳),实现了“长珠闽”经济板块全面对接。2018年江西省铁海联运集装箱快速班列共发送724列,合计5.84万标箱,与2017年的4.7万标箱相比,增长24.2%。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江西在近几年内陆港建设、运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总量规模小、港口功能单一、配套体系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

(一)总量偏小

目前,江西内陆港发展与其他省份相比较,总量不高。在港口吞吐量及货物周转量方面,甚至远不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地级市,如浙江义乌市等。以中欧班列为例,2017年,全国35个城市共开通中欧班列3271列,江西仅有26列,占总量的比例不足1%。2018年全国56个城市共开通中欧班列6300列,江西为202列,仅占总量的比例3.2%,与全国前五位的成都(1587)、重庆(1442)、西安(1235)、郑州(752)、武汉(423)仍存在不少差距。

江西搭乘中欧班列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家具、服装、显示器等价值链低端产品,而排名靠前的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等,它们的主要产品为笔记本、汽车、电子产品等价值链高端产品。

(二)赣州港“一家”独大

全省内陆港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2017-2018年全省共开行中欧班列228列,其中赣州为173列,占比75.88%;南昌、鹰潭、上饶、抚州、景德镇、吉安6市合计开行55列,仅占比24.12%。从2015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至今,赣州开行数量领跑全省,南昌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九江作为长江经济带沿江重要中心城市,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三)主体运营能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低

第一,总体来看,江西各地投资和运营主体普遍较弱,内陆港口的投资和运营主体大多依靠地方。如赣州港投资主体主要是南康区,南昌市主要在向塘镇,地方主体注册资本和港区建设投入资金规模较小,均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港口主体级别低,无法在全省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扩大规模。

第二,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内陆港建设效果好的城市如成都、西安、重庆、郑州等市场化运作起步早,大多在2012-2013年就开启了内陆港的市场化建设模式,均在省级层面调度,高位推动港口发展,成效明显。江西在2018年才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

(四)产业中低端,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度低

目前,江西中欧班列开行最多的赣州港,其货物来源主要是南康家具及木材,传统制造型企业占比高;南昌和九江主要依托于本地光伏光电、钢铁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占比低,且与综保区、机场的联动少,长此以往,将难以支撑内陆港的可持续发展。而陆港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成都国际铁路内陆港,已从单纯的班列运行发展到“国际港城一体化”,港内现设有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出港货物涵盖智能冰箱、电脑设备制造、液晶显示屏、电视机主板、发动机等中高端工业产品,现正全力打造泛欧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五)资金支持不足

内陆港建设是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少则数亿多则上百亿的巨额投入。郑州港从2013年开始每年投入10亿元,而南昌市每年投入只有295万元,差距悬殊。2018年,部分周边省份财政支持中欧班列达3-4亿元,有的甚至高达10多亿,而江西财政支持赣欧班列补贴仅3500万元,加上市级配套资金,最多能支持80列,财政专项支持资金明显不足。

五、加快推进江西内陆港发展的主要策略

针对当前江西内陆港建设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高质量推进江西内陆港发展,主要策略包括:

(一)构建省级层面推动的工作协同机制

江西要建立常态化省级推动协调机制,彻底改变目前高端协调机制缺失的局面。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协调海关、铁路、检验检疫、港口管理、银行、保险、船舶公司和货代公司等机构,设立省级内陆港发展委员会。同时在省级层面成立江西国际陆港运营集团,专门负责全省内陆港的建设及运营。

(二)强化内陆港的财政支持力度

在优化口岸“提效降费”工作的基础上,省级层面应加大对内陆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力度,重点对赣州港二期、南昌铁路基础设施二期、电子口岸平台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借鉴四川、陕西等省份经验,在内陆港的初期建设阶段,增加“中欧班列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支持额度,大幅强化铁海联运的专项支持力度。优化对中欧(亚)班列的补贴方式,根据中欧(亚)班列的具体情况采用更加灵活的补贴机制和措施。

(三)加快打造江西(赣州)国际陆港经济区

以加快建设华南第一大内陆港为目标,坚持市场化运营为导向,引进招商局集团、陆港大陆桥公司等战略投资方。按国际陆港物流企业总部基地、跨境电商产业区、新金融产业、陆港制造产业为重点领域科学布局,突出智慧国际内陆港建设理念,推动赣州国际陆港与空港(黄金机场)、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做大做强赣州国际港经济区。

(四)大力培育位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先进型出口经济

江西要按照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目标,构建多业态、多产业支撑体系。积极培育南昌光伏光电及移动智能产品、上饶新能源和光电、景德镇陶瓷、抚州生物医药、赣州南康中高端家具和新材料、新余锂电制造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面向“一带一路”出口领头羊,鼓励共青城羽绒服、赣南脐橙、LED、高端输变电设备、吉泰走廊上的生态产品等走出国门。

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打造江西面向“六大经济走廊”的国际陆港合作产业园,培育大进大出的现代制造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引进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国际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争取这些企业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向江西陆港园区转移聚集。同时围绕江西已获批指定口岸发展肉类深加工、饲料制造、汽车商贸等特色口岸经济。

(五)构建“海陆空”立体丝路开放通道

江西应加快建立健全以南昌、赣州、九江为支撑的面向“一带一路”陆海内外联动枢纽体系。

第一,加强与盐田港、厦门港、宁波港、福州港的合作,支持南昌港、赣州港、上饶港增开铁海联运货运班列。按照“进境与沿海同价抵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工作目标,积极组织集装箱箱源。發挥九江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优势,推动九江口岸国际直航轮船的常态化开行,完善和补强江西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通道。

第二,推动南昌打造成面向“一带一路”综合性陆港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南昌临空经济区,加快完成昌北国际机场改造与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拓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货机航线。发挥南昌作为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城市的优势,推动南昌铁路口岸获国家批复同意建设。高标准建成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议筹划在南昌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采购服务中心。

第三,加快建设“长江以南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围绕长江以南中欧班列集散中心打造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强化铁路港与航运、机场、公路货运站以及城市产业园区的统筹布局。

(六)支持设立国家指定特色产品口岸

针对现阶段赣欧(亚)班列出境多、入境少的现状,需要发挥江西现有铁路口岸的优势,鼓励更多条件成熟的港口统一申报设立国家指定口岸,支持昌北机场尽快获批水果、生鲜等国家指定口岸。重点抓好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中国南方牛肉集散中心、区域进口汽车中转点的建设,争取早日验收运营。加强与国家海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加快实现与厦门、广州、宁波、上海、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沿海沿边口岸的全面直通。

[参考文献]

[1]Leitner, S. and Harrison, R. .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land Ports[J]. Research R eport 4083-1.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Texa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ustin,?2001.

[2]European Commission, White paper— European Transport Policy for 2010: Time to Decide[J].Technical Report, EU,2001.

[3]席平.国际陆港基础概念与运作[J].中国储运,2007,(1).

[4]张戎,艾彩娟.内陆港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综合运输,2010,(1).

[5]王刚.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J].港口经济,2009,(3).

[6]张宇圣,颜二鹏,朱咸东.陆港的名称和定义[J].水运管理,2013,(2).

[7]袁瑜.国外内陆无水港经典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7).

[8]常征,齐壮,吕靖.考虑环境约束的双目标内陆港选址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4,(5).

[9]常征,齐壮,吕靖.带有多重能力等级选择的内陆港选址问题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3).

[10]范厚明等.不确定需求下考虑路径可靠性的内陆港选址问题[J].管理学报,2018,(8).

[11]马红萍.国际陆港理论与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9).

[12]王伟.“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陆港物流系统研究——以郑州国际陆港第二站点(上街)为例[J].交通与港航,2018,(5).

[13]陈晓娜,尹传忠,徐启文,王亚威.“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内陆港与沿海港口的联动发展[J].中国水运,2015,(10).

[14]丁宋涛,蒋昭乙.“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生产网络的融合演进分析[J].南大亚太评论,2018,(1).

[15]迟福林.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高地[J].金融经济,2017,(13).

[责任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一带一路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