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2020-06-19白鹏飞雷镇蔓陈太国

老区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白鹏飞 雷镇蔓 陈太国

[提 要]现阶段红色旅游发展依然存在内部创新不足、区域联动发展缓慢、国际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借助这一契机,红色旅游要遵循智慧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不断提升红色旅游智慧化水平、践行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立常态化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强红色旅游翻译与外宣工作、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联动发展;文旅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白鹏飞(1982—),男,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雷镇蔓(1999—),女,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陈太国(1999—),男,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陕西延安 716000)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陕西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对策研究”(2018Z023);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创新驱动陕西红色旅游价值提升对策研究”(2019KRM029);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陕西省红色教育基地价值提升策略研究”(SGH18H123)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实施,旅游业先联先通的优势得以凸显,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赢之路。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红色旅游发展目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契合,实现红色旅游提质增效发展,既符合国家关于红色旅游优化升级发展的号召,也符合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需要。

一、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红色旅游内部创新、宏观规划等方面来看,红色旅游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的发展机遇期,针对红色旅游发展,既要看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取得的成绩,也要以新视角关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红色旅游内部创新不足

第一,管理体制创新不足。红色旅游需要区域化联合发展。现有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以城市的地域性管理为主,难以满足红色旅游区域化联合发展需要。存在跨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协调机制、区域间旅游企业协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红色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各地多以观光型红色旅游为主,缺少体验式旅游项目,各景区差异化发展模式不明显,红色旅游多元化产品体系尚未建成。

第三,红色旅游融合度不高。集中关注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忽略了全域范围内各红色旅游景点的融合发展,忽略了其他类型旅游项目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

第四,红色旅游人才队伍相对匮乏。红色旅游研究人员力量薄弱,理论创新难以支撑红色资源深度发展的需要。红色旅游发展所需的各类管理人才短缺也制约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

(二)区域联动发展进展缓慢

全域旅游理念下的红色旅游产业是一个合作、互补,且综合发展的产业,要求产业间、区域间多交流多学习,在协作中取得更大效益。首先,由于市域范围内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市区与各县及其郊区均有红色旅游景点,市县融合化发展及一体化联动发展不够深入。其次,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设施、发展观念等的影响,导致各省市旅游协作不够深入。省域范围内红色旅游联动发展程度不高。另外陕西、江西、湖南、贵州等典型红色旅游省、市、县的跨省区常态化合作程度不高。

(三)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不充分

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情况为例,红色旅游发展速度较快,旅游收入增速明显,但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不充分,客源大多为境内游客,入境游客数量较少,外汇收入增速不明显,这也是许多典型红色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际化发展观念淡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由于国际市场开拓意识淡薄,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及企业不能用国际化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红色旅游营销、开发管理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创造性开展工作。二是红色旅游产品的局限性。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缺乏参与性、体验性项目,针对红色旅游内涵、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不充分。服务人员素养、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旅游国际化标准有较大差距。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应该重点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把握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形势与特征,确立“内部创新引领,区域联动发展,国际化开拓”的发展路径。进一步为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理论支持,以利于全社会更好地共享红色旅游的发展成果。

(一)红色旅游内部创新引领

第一,树立红色旅游发展新观念。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红色旅游发展要树立智慧化、区域化、国际化发展新观念。以科技运用提高红色旅游吸引力,确立以典型红色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实现各省市红色旅游联动发展,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空间。确保在不破坏、不影响红色旅游已有功能基础上,依托创新思维增加放大红色旅游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效应。

第二,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通过“旅游+”模式,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与一、二次产业融合发展,并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在旅游業内的融合发展。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丰富旅游形式,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体验性,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加强民俗文化、人文景观以及生态资源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红旅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产品。还要对红色旅游国际化旅游线路、产品进行设计,开拓新的市场。

第三,加强红色旅游技术创新。红色旅游发展需要高起点、高标准地运用现代技术,提升红色旅游智慧化、标准化水平,增强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力、竞争力。[1]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红色旅游景区智能化水平,还要推进红色旅游智慧城市、旅行社、酒店等的建设,提升体验满意度。积极推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手段,加强景区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和产品营销能力,有效增强服务性。

第四,促进红色旅游管理创新。要用区域化、国际化旅游合作引领红色旅游管理体制创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红色旅游的深化发展。首先,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和规范,进一步完善协调工作机制,适度介入红色旅游行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加大国内外旅游交流合作;其次,要把竞争意识和绩效考核引入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中,提升运行效率,构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景区”协同运行机制,做到产、学、研高度融合发展。最后,鼓励各类型社会资本进入红色旅游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释放新的发展活力。

(二)红色旅游区域联动发展

1.依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大力促进红色旅游联动发展

一是从县域红色旅游发展的层面看,重点要解决市县红色旅游协调发展的问题。加强对县域范围内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促进客源向县域流动,使县域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生力军;二是从市域红色旅游发展的层面看,强化市际间红色旅游交流协作;三是加强省内各片区红色旅游协作发展。就是要确立红色旅游发展中心地带为引领,各地游客资源、生态资源等为基础,大力发展全域红色旅游,使红色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等大幅提升。

2.拓展省外旅游发展空间,实现红色旅游区域联动发展

红色旅游发展需要关注地缘性,只有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才能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最大程度整合各地区旅游资源,推动区域红色旅游一体化、国际化进程。为此,在加快发展省内红色旅游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丝路沿线省市的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来提升全国红色旅游的发展。[2]强化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省市间的红色旅游合作,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线路,促进红色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如陕甘宁革命老区可以共同规划红色旅游线路,创立面向全国的红色旅游品牌,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利益共享。

(三)红色旅游国际化开拓发展

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是中国先进文化在更广空间传播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形象对外展示的一种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紧抓这一战略机遇,聚焦丝路沿线国家旅游市场,确立国际化发展方向,借力丝路沿线国家经贸、文化、教育等良好国际合作基础,以红色旅游为纽带,加强友好城市间文化旅游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协作内容和空间。这需要我们树立红色旅游国际化的观念,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国家形象,需要做好红色旅游的翻译和外宣工作,需要站在外国游客的视角,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的水平和红色旅游产品的质量,并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对策

针对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路径,探寻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支撑对策,更好地促进红色旅游提质增效发展。[3]

(一)提升红色旅游智慧化水平

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并以高新技术应用为切入点,从智能化管理、智慧化导游和社会整合系统等多维度推进,增强红色旅游表现力,提升游客体验感。在智能管理方面,构建完善的景区智能检票系统、景观资源管理系统、客流量追踪系统、景区交通疏导管理系统和应急处置响应系统等。可运用手机平台,VR等虚拟网络技术对景区进行智能双语讲解、情景模拟展示、咨询发布、信息查询等服务,可利用社交媒体及网络的协同服务系统进行旅游评估工作创新,从而加强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通过红色旅游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地区旅游大数据中心及数字虚拟景区建设、移动终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完善旅游目的地管理服务等功能,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行业数字化进程,向国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旅游信息服务。让红色旅游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规范,宣传更加到位,通过智慧化发展进一步向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看齐。

(二)践行“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红色文化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色之一,红色旅游发展是要实现国人对革命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等的认同,促进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发展道路等的認同。红色旅游所体现的价值观、蕴含的文化精神本质上植根于国内人民群众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且具有国际性需求。这就要求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践行“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进行产品深度和市场广度开发,对红色旅游产品结构进行重构,提高服务质量和形成产品特色。通过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红色实景演出剧编排、红色精神巡回宣讲、打造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等方式促进旅游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此外,还要实现红色资源和其他知名旅游资源的结合。把红色旅游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古迹相结合,在古色古香中体验红色精神,在红色旅游中感受历史文化;把红色旅游与生态资源相结合,在绿色生态旅游中体验红色风情,在红色旅游中体验生态治理文化;把具有显著风格的民俗文化资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使红色旅游更具地方特色和风格。

(三)建立常态化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红色旅游区域联动发展是实现旅游产业一体化、国际化的必经阶段。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必定经过从局部到全域、从分散到融合、从表面到实质发展,而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是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区域性旅游联盟、协作组织等,配置相关人员,形成合理的协调和沟通机制,打破地区壁垒,实现资源、产品和品牌整合发展,谋求区域红色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合作机制建立过程来看,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让旅游管理部门负责机制建立与运行。开始阶段,以省内各红色旅游市县为主体,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联动发展。随之扩展到省域层面,加强与丝路沿线省市典型红色旅游城市合作交流、进而建立与国内外典型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合作机制,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利用差异化的资源进行产品融合发展,实现利益共享。

(四)做好红色旅游的翻译和外宣工作

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做好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翻译工作,确保各地翻译文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互联网、文化交流、学术会议、商旅活动等多元化渠道和平台,通过建立双语旅游网站、外文景区展览馆、多语言讲解、图书音像资料等方式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扩大红色旅游景点的影响力,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国际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促进红色旅游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为此,还需要积极培养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包括从事丝路红旅事业的研究人员、翻译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保障红色旅游国际化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五)加强红色旅游国际化交流合作

在国家相关机构主导下,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中俄、中欧、中国与中亚国家城市的红色旅游合作,创建更多红色旅游国际合作示范区,合力打造更多国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丝路红色旅游发展联盟,大力开展友好国家、友好城市间的系列红色旅游合作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围绕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进行研讨,助力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举办国际红色旅游摄影展、书画展等,增进国民对国内外红色文化的了解认可程度。积极举办红色旅游商品博览会,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展示,组织各类型采风活动,进而增进对各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认知。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沿线相关省市、中亚各国,创新跨国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把地缘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资源,形成丝绸之路红色旅游合作组织,打造新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品牌。[4]

四、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具有正能量的载体,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予以传承和保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条件,红色旅游应紧抓这一历史机遇,走创新发展之路。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有助于加快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进程,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中就紅色旅游智慧化、区域化、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支撑性对策进行了探索,后期将依托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和团队成员就红色旅游智慧化、国际化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为红色旅游的提质增效发展提供更多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徐仁立.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7,(1).

[2]刘勇.基于资源整合提升的江西省旅游发展战略创新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白鹏飞.陕西红色旅游追赶超越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7,(6).

[4]凡宇,黄三生.全域旅游视域下江西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8,(5).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
增量利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路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中关系前景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潜力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