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从27人到16000人

2020-06-19杨生文

职业·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办学学院培训

杨生文

郑州工业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61年办学历史的老牌煤炭技工院校,由于受煤炭行业不景气的影响,该院 2014年秋季全日制招生仅27人。面对简陋的教学、办公、住宿环境,满院的杂草和100多名士气低落的教职员工,在经过一番调研后,新调整的该院领导班子决心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从招生入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效果很快显现,2019年,该院在校生人数突破16 000人。

5年时间,招生跨越式的突破,靠什么创造了这一奇迹?

为此,记者采访了该院相关负责人。

全员招生、全年招生、立体招生,应招尽招

“生源,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引擎。没有生源就没有发展。”该院班子很快制订了招生工作“第一招”—— “全员招生、全年招生、立体招生,应招尽招”。

学院建立了招生工作新机制,出台招生管理办法等制度,充分调动全体职工招生积极性;开展立体化、全方位招生宣传,充分发挥车贴广告、宣传单页、媒体合作、网站、微信等广告作用,广泛宣传学院好的政策和措施,扩大招生力度,增强学院影响力;开启全方位招生模式,成立招生工作组分赴各地市,招生工作深入乡村、学校、班级、学生家庭,招生老师甚至挨家挨户了解初高中毕业生的情况,耐心地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引导他们从长远的角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让学生和家长懂得掌握技能的重要性;为每位入学的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地开展招生,促进招生工作扎实进行;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组织免费参观学校等活动,派车接送学生及家长来校参观,专人接待,详细讲解,并提供食宿等服务,仅每年暑假期间就接待家长、学生近2 000人。

“全员行动,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生源!”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学院招生成绩屡创新高。一串数字可以见证:2016年秋季,该院全日制招生达到2 079人,是前三年招生总和的6倍;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招生总人数位列河南省同类院校第一名;2019年,在校生人数突破16 000人。

“以生招生”,变“招生”为“招熟”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是他们以前经常用的招生旧方法,在年年圆满完成执行计划的前提下,他们又创新了招生工作的“第二招”—— “以生招生”,变“招生”为“招熟”。就是利用学生介绍学生,以前总是招收不认识的人,现在利用在校生介绍他们自己熟悉的人。

要想在校生介绍学生,先要让在校生真正认可学院。“招来学生,留下学生,送好学生”,这是他们让在校生真正认可学院的主要做法。

“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郑州工业技师学院坚持以特色办学求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让学生和家长的口碑成为学院招生“名片”。在专业建设上,他们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企业要求、社会要求办专业、育人才,全日制专业建设完成了向非煤的转变,新增设有汽车技术、电子商务、幼儿教育、电梯技术、无人机技术、工业机器人、煤矿技术等7大类19个专业,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改变了专业单一的状况,扫除了可持续发展障碍。同时,全面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成中德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举办幼儿教育、飞机维修、酒店管理中澳班,实现学院发展弯道超车。在就业方面,该院注重平台搭建,坚持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基本办学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冠名班、半工半读、职业培训、顶岗实习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8个,校内实训基地3个,还分别与美的集团、鹰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东风日产、海马(郑州)汽车、郑州宇通、奇瑞汽车、富士康、好想你枣业、新郑达利园、长城汽车、格力电器、漯河双汇、卫华起重、郑州及新郑各大幼儿园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合作企业达91家。进一步为学生把好就业关,摒弃不知名的小公司、小企业,实现学生高端就业,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稳增不减,用实力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的口碑让很多在校生和家长也成为了学校的义务宣传员和招生员,让“招生”向“招熟”转变。

从“数招”到“质招”

随着学院转型的成功,招生量的快速增长,学院生源已达到了饱和态势,甚至学生宿舍和教室都不够用了,现有快速的招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不能一味地求招生数量,要提高门槛,开展从 “招生数量”向“招生质量”转变。面对新形势,他们又提出了新的招生举措。

他们将生源目标逐步锁定在真正想学、爱学、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不再一味的追求学生数量,而是强调学生素质。为此,该院增设了考核关,学生入学前进行素质考核,依据考核择优录取,为真正想学、爱学、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提供平台。

通过生源质量优化,选择性地进行生源培养,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学院整体素质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对于广大学生来说,通过择优录取,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该院学习,营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

招生、培训“两手硬”

作为技工院校,要紧贴社会需要办学,在做好全日制招生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两手抓,两手硬”。这是该院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的又一个改进措施。

在职工培训上,他们由以煤为主向煤与非煤并重转变。在完成好各类煤矿人员培训的同时,积极承接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及援疆培训等其他业务培训,培训领域不断扩展,涉及各行各业。非煤培训占比2018年达到69%,援疆培训得到河南省援疆办和新疆送培单位高度评价,新疆卫视、河南电视台以及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分别报道宣传,成为学院新的品牌。近三年来,该院年均职业培训8 000人次以上,最高超過12 000人次。

煤炭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转型发展不是抛弃原有,而是提升水平,着眼长远,以煤矿全景实操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引入煤炭专业新技术,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煤矿专业冠名培养和新型学徒制培训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跳出招生抓招生

“不能就招生抓招生,要跳出招生抓招生!”这是该院招生工作的又一招数。通过抓校园环境建设,改善设施展新颜。他们以有文化、有品味、有魅力的“三有”校园建设目标为抓手,大力实施环境育人。针对校舍老旧、面貌灰暗的情况,他们对学生学习、生活、实训条件改造升级,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积极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大力开展教职工和学生广泛参与的文明创建活动。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了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增强了学院招生工作的自信力。

通过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学院申办了第46届世赛郑州市级木工培训基地;组织选手参加了汽车项目和木工项目世赛选拔,各有1名选手入围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学院以世赛为引领,专业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煤矿技术专业群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

争项目,持续提升办学实力。近年来,他们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促进了学院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面积由2.8万平方米增加到8.37万平方米,资产总额由1.078亿元增加到2.02亿元等等,成为招生工作的助推力量。一是落实国家技能提升项目,大力推进学院基础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政府的政策,相继实施国家“产教融合”“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完成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河南省特色校建设项目、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双项提升工程“信息化校园”项目、郑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等建设项目,建成煤矿全景实操基地、汽车技术实操基地、电梯技术实操基地、家政服务实操基地、幼儿教育实操基地等5个实操基地。建成工业机器人、变频调速技能岛、机电一体化、电工基本技能、煤矿虚拟仿真等现代化实训室,学院人才培养基础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国家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以及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鼓励教职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先后组织19人次教师赴德国、芬兰、俄罗斯培训、观摩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眼界;组织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素质培训,并开展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夯实教师专业水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办学思路,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依托学院实训设施设备,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体现了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三年来,学院师生在省市各级赛事中屡获优异成绩;毕业生合格率达98%,就业供不应求,受到郑州日产、美的集团、格力空调、双汇集团、卫华起重及郑煤集团、河南能化集团、神火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的好评。

内涵发展,德技双馨,打造技工教育品牌。他们在外树形象的同时,细化内部管理。为适应万人学校的管理要求,他们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20多项,党政事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学过程监控制度、领导值班和听课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主要管理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学院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9001:2015审核认证,对教学、培训等各项工作逐步细化深化,有力地推动了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在学生管理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学生全封闭半軍事化管理,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培养成了一批学生教官,推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猜你喜欢

办学学院培训
初等教育学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院掠影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