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报道中的融媒体创新

2020-06-15卓灵韦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融媒体创新

卓灵韦

摘要:新时期,报道要不断创新,切实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浙江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在党的带领之下,种植白茶,把贫困村变成了中国“白茶第一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富裕了,但是当地的人们没有忘记党的恩情,没有忘本。回顾自身的脱贫致富历程,村民非常激动,他们又积极地投入到了脱贫攻坚战中,向贫困地区捐献茶苗,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文章根据融媒体时期,安吉县脱贫攻坚的报道进行了阐述,提升报道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宣传的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脱贫攻坚;融媒体;创新

一、精心策划长期作战

《千里传情一叶扶贫》融媒体新闻行动,在策划之初就已经做好了长期跟踪报道的准备,规划了至少三年的时间线,充分发挥融媒体新闻中心各个平台的优势,组成特别报道小组进行组团化、持续跟踪报道。“把最好的苗送过去”,报道小组以扶贫茶苗为主角,每一年开通一季专栏,选定不同的侧重点,深入报道扶贫茶苗从落地、生根、发芽、管护到开采中的事件,深入挖掘茶苗背后每一个普通人为扶贫工作做出的努力。

二、深挖故事精准作战

“种好种活种出实效”,说起来容易,其中的困难和故事却很多。报道小组深入受捐地,深入挖掘其中的故事和人物,通过细致的采访,传回来一篇篇鲜活的稿件。四川省青川县关庄镇固井村党支部书记张青勇,在2018年“白叶一号”捐赠之初就把家安在了茶苗种植面积最大的沙田坝区块的一个小房子里,还在自己的摩托车后座加了一把茶叶剪,每天翻山越岭查看地块、挨家挨户宣传、冒雨摸黑卸茶苗……报道小组发现这位党支部书记很有故事可挖,连续两年把镜头对准了他,发回了《张青勇:把家搬到了山上》、《张青勇:让白叶一号长得更好是我的目标》两篇稿件。通过他的辛勤付出、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当地群众的年收入的增加,展现“白叶一号”扶贫茶苗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突出特点配合作战

2020年,“白叶一号”进入开采季,报道小组及时调整了思路,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固有优势的基礎上,《千里传隋一叶扶贫》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季侧重点调整为“为了这一刻”,推出了系列Vlog。以新媒体的快捷、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制作花絮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进行全线出击,效果明显,转发量和浏览量再创新高。

四、精耕细作战出实效

脱贫攻坚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2019年夏天连续强降雨,造成溪龙乡黄杜村党员捐赠湖南古丈、贵州沿河的白叶一号茶苗受损。报道小组临时抽调人手,跟随溪龙乡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和几位技术人员,赶赴两地指导救灾。经过了一天的跋涉,终于到达了古丈县。记者及时把最新的消息传达出去,前后方密切配合,发回了《阿伟书记西行会诊记》三篇系列报道《高铁上的“急诊会”》《湖南古丈:茶苗存活率高拖肥除虫得抓紧》《贵州沿河:茶苗长势不锱非水除草不能忘》,让关心、关注扶贫茶苗的观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具体情况。

类似的故事,在三年的报道中比比皆是。报道小组也陆续在《安吉新闻》电视时政栏目、《安吉新闻》报、“安吉发布”微信公众号、“最安吉”微信公众号、“最安吉”抖音号等多个渠道累计播发推送既突出特点又互相补充的稿件近百篇。这其中,由安吉新闻采写的一系列鲜活稿件被央视、央媒、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多个平台转发。2019年7月6号,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吉县黄杜村农民党员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系列报道以《安吉白茶生根西部先富帮后富乓奔小康路》为题,在头条单条用4分37秒的时长对此作了重点报道。当年,由安吉新闻集团报送的新闻长消息《报告总书记!1500万株扶贫茶苗种下了》获得了浙江省政府新闻一等奖,并入围中国新闻奖,可谓是硕果累累。

五、结语

黄杜村能够从+浙北山区出了名的贫困村到如今数一数二的富裕村,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30年的辛勤努力才取得的发展成绩。对此次受捐赠的3省4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来说,需要种好扶贫苗,更需要的是坚定脱贫的信心,再加上勤劳致富的努力。明年《千里传情一叶扶贫》融媒体新闻行动将进入第四季,精准扶贫也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做出新意、创意,还需要再多一些思考。

(作者单位:安吉新闻集团)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融媒体创新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