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探析

2020-06-15文廷菊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采访技巧电视台新闻记者

文廷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更加青睐于大量涌现的新媒体,传统电视新闻失去了曾经的市场竞争力,受到较大冲击。电视台在新形势下应看清未来发展方向,认识到新闻记者所蕴含的强大助推力,对其提出较高要求,鼓励记者创新采访技术,展现出独有的艺术色彩,制作出丰富多样的优秀作品,满足大众的真实需求,走上一条全新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技巧:艺术性

新时代下,传统媒体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及时转变理念,审视以往管理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去改进。与此同时,电视台要求新闻记者优化采访手段,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生产更多饱含深意的内容,给大众带来全新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愉悦的采访气氛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部分受访者可能会出现紧张情绪,记者要做到换位思考并通过幽默而又不失严谨和认真的语气构建出愉悦的气氛。受访者在记者看似简单却又思路清晰的引导下能够缓解较为紧张的情绪,逐步走进一种舒适的沟通环境中,使采访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提升工作效率。记者在采访中要时刻注意受访者的情绪和语气,给其思考时间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提问做好准备,懂得什么时机下需要缓和气氛,使整个过程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在直播采访中,记者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使整个局面被很好地把控,顺利完成播報任务,展现出卓越的语言艺术和专业性,给大众带来全新的体验。新闻记者要根据采访内容和受访者的情况去调整沟通气氛,逐渐积累工作经验,提升采访艺术性。

二、耐心倾听配以巧妙提问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不仅要适当提问,还应扮演倾听的“树洞”角色,避免交流气氛的破坏而无法获取有用的内容,影响后期的制作。这样新闻记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才能探究到更重要的新闻内容,给受访者一种被尊重感,不会抵触彼此的交流,反而拉近沟通距离,提高工作质量。在采访中,每位受访者的经历、职业等都不同,记者必须要倾听对方回答,收集到不同角度下看待问题的思路,符合大多数人群的口味,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在倾听过程中,记者的思维要高速运转,站在受访者角度进行巧妙提问,引导其回答,以获得想要的内容。新闻记者尽量不要提出一些空洞且普遍的问题,不仅浪费时间也使受访者觉得自身没有被重视,回答时有可能会出现敷衍的情况。

记者要把握提问时机,运用具体化的问题来激发受访者的热情,使之在回忆或思考中做出回答,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内容,增加新闻作品的深意。记者平时要多了解人文、环境、医疗等多层面的知识,做到大量的积累才能在采访中与不同的人群打开交流的空间,即使横跨多个领域也能完美应对,体现出艺术特点,也给受访者带来专业体验,提供更多有效的新闻信息。

三、重视采访第一句话

在新闻采访中,开场的第一句话是能否顺利完成采访的关键,记者也在实践中体会到其优势并逐渐引起重视。记者在采访前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明确应获取的内容,理清思路并提升第一句话的质量,给受访者舒适的体验,打开其思维空间,使其表达出心中所想。如果第一句话不够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受访者的情绪,使其感到厌烦,有可能拒绝配合或有意识地避开问题,使采访无法顺利进行。记者要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保证开场对白的质量,凸显出创新意识下的艺术性,提升采访质量。

四、洞察疑点,深入探究

在采访时,记者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去发现其中的疑点,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谈话内容,避免错失有探究价值的信息。记者在抓住疑点时,要注意自身的态度,考虑受访者的情绪,保持客观提问,而不是咄咄逼人使采访中断或引起彼此的不愉快。新闻记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疑点,抛开个性情绪以专业的提问方式恰当地进行深入探究,提升新闻深度,也彰显出采访的艺术性,保证工作质量。

五、结语

新时期下,电视台记者要及时转变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和大众喜好去创新工作方式,在采访中做好充分准备,巧设问题打开谈话空间,给受访者来舒适体验,收集较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新闻记者要看清未来发展趋势,借鉴新媒体技术,正视自身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运用多种方式来丰富知识层面,巧妙地利用每一句话进行科学提问,保证采访的质量和效率,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性,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在实践中,新闻记者本着职业原则,端正自身的态度,不断探究新的采访方式,以收集具有内涵和看点的内容,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并提升收视率,促进传统电视台的转型发展。

(作者单位:巧家县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采访技巧电视台新闻记者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
公示
从电视访谈节目看名记者的采访技巧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