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业态下新闻记者的自我修养

2020-06-15孔芳芳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媒体

孔芳芳

摘要:如今的媒体业态与以往比新在哪里?传媒格局发生变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纷纷涌现,传统媒体失去“金话筒”地位,不再像以往“一家独大”,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融媒体形态大规模应用,使得媒体不再单一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纸媒也可以有视频音频,线上下互动,内容、资源等方面的媒介互融已成态势。鉴于这两点,在新媒体业态下,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及时洞察变化趋势,尽早自我调整,尽快提升修养。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记者;自我修养

一、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在新媒体业态下尤是。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量大而杂的新媒体业态下,新闻记者报道的题材、角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民众对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理解,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党性修养,报道对党的思想、政策、方针宣传有利的稿件尤为必要。首先要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没有理论修养打底,稿件没有信服力;同时需要深入基层,结合实际情况采写。新闻记者要不断学习国家政府政策方针,确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维护人民的、国家的、社会的利益,勇于揭露社会中的腐败丑恶真相,为社会弘扬正能量,拥护党的领导,成为党、政府和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职业道德素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将不制造假新闻作为基本从业态度的同时,不炒作新闻、不搞有偿新闻谋取私利,从而误导大众。新媒体业态下信息量巨大,尤需重申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当下业态下,工作不严谨造成的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现象增多。出现相左信息、不同报道说法不一时,新闻记者在借鉴基础上须仔细核实,写作时做到不篡改采访人话语,不擅自将自身话语加入采访人答语,尤其是擅改关键用词十分必要。记者采写需客观还原事实。同时采访时也要尊重他人隐私,采访态度不居高临下,也不卑躬屈膝,这既是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体现之一,也是做人的原则之一。

三、业务素养

(一)一“专”多能。融媒体形态下,传统媒体强调的“术业有专攻”已不适应当下环境,并非说新闻记者不需要某一领取的专业人才,而是对新闻记者的要求提高了,在“专才”的基础上,还要“多能”。会写要更规范可读。融媒体语境下,发稿速度变决,记者对短小稿件的写作速度和质量都要上台阶,既要发的快,文中的事实、人名、地名、时间也不能搞错。对于深度报道稿件,更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写出的文章符合客观事实的同时,可读性要强,能吸粉。新媒体业态下,一线记者要具有掌握通讯、消息、评论等多种新闻体裁写作的能力,成为“全能写手”。会拍会剪会直播。如何提高拍照水平、抓拍高质量照片?如何精彩剪辑视频?直播中需注意哪些技巧和禁忌……这些都是当下新闻记者需沉下心实践学习的领域,也是新媒体业态下新闻记者的必备素质。

(二)思辨素养。新信息层出不穷的当下媒体圈,如何选取、辨别真伪信息,哪种角度切入报道,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素养,这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的思辨素养。同一事件,报道角度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拿到材料不经深入思考就采访、写作的风险增大了。记者需在核实信息源、采访内容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选取符合更大范围受众利益的切入点进行报道,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报道效果。

(三)持续学习的素养。当下媒体语境对记者既是专家又是杂家的要求提升,放到记者自身,就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经济记者不能只懂经济,英语、医疗、生物学、教育、认知学等都需学习,其他报道领域的记者也是如此。每日合理安排时间,留出一定时间充电,将成为新闻记者明智的做法。

四、法律素养

輿论监督和新闻侵权的边界在哪里?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法律问题的“坑”有哪些?这些都是新闻记者需要熟知的。但实际上,在众多素养之中,新闻记者的法律素养相较缺位,很多记者都是采访时对此领域一无所知,出现问题才“临阵磨枪”,错误却已难挽回。对此有三点建议:记者可向单位法务部咨询相关知识,自习此领域知识;单位组织系统性的新闻与法律相关讲座,再对员工进行此领域考核。此外,每位新闻记者最好有一位或几位律师朋友,以便随时向专业人士“取经”,避免踩坑。

五、结语

新媒体业态下,融媒体语境下,对新闻单位和一线记者的考验是巨大的。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压力之下,只有认清行业态势,不断提升自我各方面素养,才能变压力为个人前进的动力,用过硬素质为自己在变化巨大的行业中重新找到合适的定位,获得职业自信和成就。

(作者单位:南京晨报)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媒体
公示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公示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