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切实从画线段图中体会到难题巧做

2020-06-15杨田文

天津教育·中 2020年5期

杨田文

【摘  要】在当代教育研究中,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难题中至关重要,是最基本的解决手段。数学课堂中,如何将纯文字问题变得抽象,使其具有直观、明了的特性,教师不仅要将这种方法教给学生,而且要将数形结合教育理念合理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线段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拥有广泛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解决方式,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分析、讨论、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潜能,教师应当正确引导教学,使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画线段图;当代教育;难题巧做

当代教育发展难题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针对性学习的有效思维能力。做到这一点的根本理念,就是关注学生需求,也是“难题巧做”的重要核心。现在我国教育行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画线段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理念非常直观。可以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山区多媒体不足学校教学质量简单明了、显而易见的方法。在近几十年教学中,我对此做了一些尝试。

一、简述线段图,进行应用教学

由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然后应用到数学解题方法中去,用来表示数学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题目含义,从而进行解答的一种解题手段,叫作线段图。这种解题思路广泛被应用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数学领域教学,其特点是将题目中抽象的文字性要求变得直观,从而让解题者进行题目再创造,彻底理解题目中的含义,然后再将其解决直到向大家进行再演示的过程。这种解题手段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尤其是在对小学儿童的教育上,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能有效将数学文化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二、运用线段图,激发情趣,抓住切入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最现实和最基本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想要学习知识,才会主动学习知识,保持孩童好奇心,使其拥有学习动力。使用有趣材料教学,不同呈现方式从而不同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如果只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就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也就更差。小学生认识事物特点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他们对直观形象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利用线段图,分析问题,抓住切入点,使学生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练习一第9页的11题:

有一个书架分为上下两层,其一共有144本书。现有一人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则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问:书架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

引导分析,比较。

——————————

—————————— - - - - - - - -

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就同样多。则:

144÷2=72(本)

下层原有:72+8=80(本)

上层原有:( )+8=72(本)     72-8=64(本)

三、利用线段图,解疑释难,难题巧做

课堂教学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重点?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学情,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方式。然后注重教学方法实用性、多元性、巧妙性及有效性。良好方法能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所学知识,并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应用题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达到优效课堂的关键,而教学方法运用对突破难点至关重要。在小学教材中,有些应用题分析,用语言比较难以讲清,或者学生难以理解。此时,画线段图,能使学生感到它的巨大表现力。

例如:甘肃省基础课程中心所编四年级练习册下册,第3页练习三的第四题:

有一农民伯伯在卖水果,其第一筐里的水果称得净重27千克,相比第二筐多了9千克,问其价格,其第二筐比第一筐便宜36元,问:每千克水果的价钱是多少钱?

引导分析,比较。画线段图。

第一框:—————————   27千克

第二框:—————---       少9千克

第二筐比第一筐便宜36元

少9千克,便宜36元,则:总价÷数量=单价

得:36÷9=4(元)

四、运用线段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获得成功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因素,只有凭借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取得更多成就,才能在未来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拥有更多能力。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责任义务,也是每个学生应当学习的能力。而在教学中巧用线段图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下面是某校三,四,五年级学生数的线段图,依据这些内容让学生编一道应用题。

三年级人数:

——————   36人

四年级人数:

—————————   比三年级多一半

五年级人数:

————————————---------

是四年级2倍少9人

引导分析,比较。

三年级有学生36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多一半,则:

36÷2=18  36+18=54(人)

五年级是四年级的2倍,少9人,则:

54×2=108(人)  108-9=99(人)

接着让学生自主编写一道应用题,再探索解答,最后,交流,讨论。题目紧扣已知条件,提出未知条件,不断进行创新化教育改革,逐步教导新知识,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全面发展。

例如:我们小学组织外出游玩活动,现在将学生分组,一共分为三组同学,第一组28人,第二组是第一组的一半少2人,第三组又是第二组的二倍多6人,问:各组有多少人?

引导分析,比较,画线段图。

第一组:——————————   28人

第二组:—————  -- 是第一组的一半少2人

第三组:—————  —————  ------  是第二组的二倍多6人

第一組28人,第二组是第一组的一半少2人。则:

28÷2=14(人)  14-2=12(人)

第三组又是第二组的二倍多6人,则:

12×2=24(人)  24+6=30(人)

类似于这种教学方式,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复杂数学应用题关系,使其自主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促进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在其原有教学方式上逐步引申问题,将其复杂化,然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交流、自由讨论,最终攻克难题,学到应有教育知识。这种方法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传统教育出现单调、单一的教学理念,也能避免学生对于学习出现厌恶的情感心理,使其在学习中寻求乐趣,将学业始终放在自己成长首位上,为自己以后发光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学习氛围必须要做到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探索,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从而适应时代发展,创造美好未来。运用线段图,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显而易见的新天地,使他们解决问题能力逐步得到培养,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实现优效课堂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白员吉.用画线段图的办法 巧解分数应用题[J].新课程(上),2014(1).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