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

2020-06-15陈斐

天津教育·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陈斐

【摘  要】由于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不良节日文化以及思想潮流冲击着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这对于今后的文化发展非常不利。而且小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度不高,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语文

语文是交际的主要工具,同时语文也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所以小学语文学科是强化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十分重要。本文将针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出教学策略。

一、走进古诗文教学,在朗读中渗透节日文化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古诗文也是记载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文内容。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更加深入地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古诗文教学中。朗读一直都是学习语文的主要形式,朗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情感,感受到古诗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朗读也是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印象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古诗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朗读。但朗读并不是简简单单读就可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出感情,并且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前,让学生对古诗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才能够达到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并且根据这首古诗所包含的传统节日进行讲解。与这首古诗相关的传统节日是重阳节,所以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解释古诗大意时,为学生渗透有关重阳节的习俗,让学生对重阳节有所理解。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古诗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进而达到渗透的目的。

二、走进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活动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印象更加深刻,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语文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且非常丰富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讲座,以一个节日为主题如《元宵节专题讲座》《端午节专题讲座》《春节专题讲座》等。讲座的形式非常适合小学生,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还能够丰富学生见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手抄报主题活动,手抄报一直都是小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在绘画手抄报时,学生要通过大量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寻找灵感,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够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主动学习状态,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渗透中华节日传统文化以及学生今后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竞赛一直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特别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竞赛活动一直都是他们最认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传统知识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内容可包括传统节日的代表人物、传统节日的古诗、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食物等。这样的活动既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有效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三、走进阅读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渗透节日文化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阅读也是占据小学语文教学时间最多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阅读内容都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渗透传统节日文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融入学校中并且为教学带来超大突破。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够使学生拥有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春节的视频。并且在这篇课文中包含多个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习俗,进而运用多媒体多为学生展示有关春节习俗的图片,然后还可以带领学生聊一聊他们眼中的春节以及他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四、走进语文口语交际,在口语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渗透中华节日文化。所谓的口语交际就是教师创造具体且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口语交际教学时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节日场景,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着传统节日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还能够达到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既有说者又有听者,教师要注重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中的语气以及内容,确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五、走进写作教学,从根本上渗透节日文化

写作在小学语文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写作也是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写作动力,为学生累积更多的写作素材,还能够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时以端午节为半命题,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小学生对于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小学生对于过节一直都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材料、与其他同学讨论端午节、向家长请教有关端午节内容等。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会消除写作带来的压力,还会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寻找写作素材过程中,并且学生会将有关端午节的内容写下来,这会使学生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印象更加深刻,进而从根本上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六、走进节日背后,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就是一个节日的文化,节日每一个学生都会经历,因此,教师可以在节日前夕或者节日之后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讲述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传统节日的来源、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日期等。例如:当中秋节来临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讲述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祭月,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实际上就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现如今中秋节的传统活动是吃月饼,月饼又叫作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时候在中秋节时人们祭月的贡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有关中秋节的传统故事,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有关中秋节活动的图片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节日传统文化,同时学生也会在接下来的中秋节中真正体验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七、结语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主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一定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弘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拥有良好品格,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而实现学生语文学习发展。

注:本文为兰州市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R236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2]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

[3]朱玉洁,李佳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22).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