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系统及其技术探讨

2020-06-15冯荣杰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急广播

冯荣杰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复杂,现阶段调频广播更多的是作为应急时刻的信息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广播信息服务。尤其是在一些突发性且需要预警的事件中,与电视、报纸等媒介相比,广播的传播效率更快,而且所受到的干预比较少,能够更大范围地实现及时传播,因此很多应急事件中都会选择使用调频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本文主要从应急广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系统的主要构成,并对其技术支持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广播工程系统;应急广播;调频应用

一、 应急广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调整和社会快速发展,调频广播已经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主要是充当一种新闻信息的传播媒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广播服务。

首先,应急广播使用的前提一般是发生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类事件。应急广播能够及时、准确地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帮助灾区人们快速传递信息,从而使外界救助人员能够更快地了解具体情况,方便实时救援行动的展开。当意外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事件突发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传递,这能够有效指导工作的开展,快速展开救援行动,这一点对于受害群众、民众以及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将人身、财产损害降到最低。

其次,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村庄,广播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传播形式层出不穷,但是实现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却一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虽然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区域依旧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在遇到自然灾害事件的时候,而直接对最后一公里的信息传播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便是传播破坏和限制。当事件发生之后,有线传播必然会受到破坏和限制,这个时候有很多传播方式都会受到影响,信号实效、网络断线都是必然的,对此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使用无线式传播,利用无线式的调频广播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信息传递。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调频广播工程技术的提升对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最后,应急调频广播系统还具有各种功能,能够有效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除了上述最常见的应急信息传播和打破传播限制之外,应急广播还具有电话广播功能、防插播功能,还能实现共缆传输功能等多种需求,全方面满足广播信息传播需求,避免信息的重复传递,提高传播效率。电话广播功能,主要是指应急广播能够通过固定电话线路以及一些无线手机的信号来传递自己的音频信号,实现音频信息的传播,而且这种形式还能够对来电的合法性进行辨认,可以查出电话信号是否为非法信号,能够有效提高信源可信度的辨认率,提高工作效率;防插播功能,这一点主要是指能够通过信号的传递对信号的合法性,当非法信号对频道进行干扰的时候,能够快速针对信号进行回应,快速对其进行中断处理,防止正常信号受到干扰,降低效率;共缆传输功能也主要是针对这一方面,但更多的是承担建仓备用的功能,使用智能调频系统建立应急平台,避免出现重复信号的多次传播,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 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技术分析

(一) 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的基本构成

首先,制作播控部分。制作播控部分是广播内容的重要生产中心。一般情况下广播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广播电台的直接录制,但是廣播系统会根据内容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内容专栏,用于日常的信息传递和突发灾情事件的的规避、救援指导。因此当应急突发事件产生的时候,广播系统才能够很好地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传递,帮助应急办快速实现广播信息的接入与传递,快速实现相关音频的信号切换。当然,应急广播还具有最高控制权限,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同时与其他省市的相应部门取得联系,这样其他部门也会对此进行反应,第一时间启动相关管理。

其次,调频发射部分。广播站台一般是通过接受电线或者卫星的信号来进行信息的传达,当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应急信号一旦发出就会有相应的应急指令与之匹配,这样信号源就会从原本一般卫星信号源转换为应急信号源,方便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应急状态解除之后,信号源便会切回到原先的自然状态,这种调频控制便是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系统的调频发射系统。

最后,无线接收部分。应急广播的主要渠道是调频,因此大部分能够收音的设备都能够接收到应急广播信号,所以应急调频广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能够在手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中实现,在一些扬声器中也能够实现,能够有效弥补一些设备信号受限的缺憾,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另外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信号繁杂、信息众多可能会使得一些信息被忽视甚至无视掉,应急广播能够与较大的电子屏幕连接,从而吸引到大部分注意力,实现大范围内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 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的技术分析

当前我国应急调频广播工程最常用的传输技术主要有移动网络传输技术、中短波广播网以及调频广播网等三种形式。在此,笔者分别对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的信息传输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首先,移动网络传输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网络成为了很多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日常生活之中,手机能够提高日常传播交流的质量,但是当应急事件发生之后,信号的切断使得手机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用度降低了很多,带来了很多问题,无法实现信息的正常传达。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需要及时切断一些不必要的信号传递,避免因为信号拥堵给救援行动带来负担,影响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其次,中短波广播网。中短波广播网是广播中最常用的信息传递,主要用于调幅式信息传递,而且基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音频传播质量比较高,传播效率也很高,所以很多时候,应急广播都是采用中短波广播网进行信号的传递。但是基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不意味着没有影响,磁场干扰对中短波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中短波广播网的干扰因素是非常清晰的,因此我国大部分技术人员都了解到应该如何进行技术改进来规避问题的发生。

最后,调频广播网。调频广播网致力于高质量传递信号的基础上帮助广播减少磁场的干扰,而且成本比较低,实际的传播效果也比较好,比较适合较大范围的使用与传播,因此调频广播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传递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广播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解决部分难题,保证应急广播信号的高质量传输。尤其是在遇见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时候,调频广播网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帮助有用信号的传输,帮助灾区与外界的联系,推动救援行动的有序进展,最大程度地减轻民众以及外界的压力,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总而言之,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系统主要由制作播控、调频发射以及无线接收三个部分组成,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也起到了很好的应急信息传递作用。虽然目前应急广播中有一些广播信号受到了限制,但是整体上来说,应急调频广播系统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灾区信息传递的效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在保护灾区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同时,有助于减少灾害损失,降低损害压力。

[参考文献]

[1]程超.应急调频广播工程系统技术设计方案[J].西部广播电视,2014(11):116-118.

[2]文明强,杨科元,黄明裕.应急调频广播系统实施方案[J].西部广播电视,2013(15):127+131.

[3]王得生.新形势下应急广播调频同步网设计与建设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4):11-12.

[4]何桂立,胡自健,蒋子泉.一种FM调频广播应急接收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16,43(S1):529-532.

(作者单位: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山东 冠县 252500)

猜你喜欢

应急广播
浅析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