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八年艰辛绣“大美敦煌”

2020-06-15王立华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菩萨壁画敦煌

王立华

2019年12月18日,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第四届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古代艺术国际博览会在这里举行。

应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和澳门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邀请,非遗上海画绣传承人叶伟娜和她领衔创作的上海画绣《观无量寿经变图》在此次会展中展出。这幅宽4米,高3米的巨幅刺绣作品丝光霓彩、绚丽夺目,它复原了盛唐时期经变画全貌,成了博览会的最大亮点,4天的展会,每天前来参观的海内外观众络绎不绝。他们赞誉这幅国宝级的作品来澳展出是澳门文化和会展界的一件盛事,使他们大饱眼幅,也为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增光添彩。

叶伟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画绣艺术设计中心主任,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选出的全国十大杰出工艺设计艺术家之一,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刺绣的传承与创新。她开创的上海画绣承袭了苏绣、湘绣、粤绣以及上海本地顾绣的传统针法,对工笔画、水墨画、写意画、油画等绘画精品,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复制创新,成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全新门类。她的画绣作品被评为第三批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先后获得过第10届和第11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叶伟娜开创的上海画绣传承并发扬了国刺绣工艺的绣理、色理和线理“三理合一”传统,改变了传统刺绣以绣花与山水为主的束缚,以国内外名画作为蓝本(如陈逸飞、范曾及荷兰的埃舍尔的画作等),特别是她对敦煌壁画、绢画的复原再创作,使这些恢弘巨制成为国宝级的艺术作品,这是我国刺绣工艺的一项重大突破,赢得海内外业界的一致赞誉。约两三年前,敦煌市委领导一行专程来到叶伟娜所在的苏州太湖边的工作室,被矗立着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引路菩萨图》等上海画绣作品震惊了。他们说:这些画绣作品意境美妙,建筑恢宏、人物栩栩如生,是敦煌壁画和绢画原汁原味的再造,使我们领略到上海画绣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它将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一张耀眼的中国名片。

提起叶伟娜的“大美敦煌”系列作品,还得从10年前说起,那年她应敦煌市政府邀请去莫高窟考察。“敦,大也:煌,盛也:大而盛者日敦煌”。敦煌的莫高窟是古丝绸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尤其是它的壁画现存45000多平方米,有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历史之悠久、技艺之精湛、内容之广泛,举世罕见。叶伟娜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细细观赏,沉缅于从北魏到元代这一千多年间古朴典雅、意境美妙的壁画艺术之中。

戈壁的流沙寒风、岁月的更迭以及人为的破坏,湮没了昔日的辉煌,敦煌壁画在壮观的同时也留下了累累伤痕。当她来到榆林25窟南壁观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前,那幅被誉为莫高窟建筑画中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已显得模糊不清,另外她又得知藏经洞内的唐代绢画《引路菩萨图》也是件国宝级文物,现在见到的只是张照片,原作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叶伟娜既为石窟文化的大美高山仰止,又为敦煌珍宝的毁坏和流失而痛惜,她许下心愿,要以海派画绣形式创作“大美敦煌”系列,再现这些精品佳作的原貌。为此,她带着她的学生姜文魁四上敦煌,拭去身上的尘沙,流连忘返于洞窟之中,去追溯那曾引无数艺术家折腰的千年历史。

在敦煌的日子里,叶伟娜总是做着一个梦,梦里紫气生烟,有含笑自如的菩萨、有飘逸漫舞的飞天、有弥漫着佛香的莲花……她也会为绣制绣像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冥思遐想。但是要恢复原作的状态谈何容易,敦煌数字研究所给她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只是一张A3纸大小的复印黑白稿,中间的无量寿佛只是一个轮廓,菩萨身后两边耸立的楼阁是乌黑的一片……原图中人物众多,穿戴的都是唐朝服饰,当时人衣服的式样、颜色,佩戴的配饰,唐时亭台楼阁榫卯结构的样子,七宝池平台乐队演奏的乐器,还有楼阁旁盛开的三叶圆形花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一进行考证,从而使绣出来的作品尽可能符合盛唐时的特点和意境。于是叶伟娜和小姜一起在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处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心中逐渐有了底。为了了解唐代建筑榫卯结构特色,国内这类建筑没有了,他们专程到日本大阪、京都等地考察那里现存的唐代建筑,拍了许多照片带回来参考。原图中三叶瓣的圆形花卉国内已经见不到了,结果小姜去马来西亚发现了它,赶紧摄影,再细细绘制在画布上。这些准备工作足足用去了她一两年时间,原稿中的建筑、人物、花卉、乐器等终于精准地绘制出来了。

风从戈壁滩上吹过,梦在江南水乡编织。叶伟娜带着小姜来到苏州太湖边租下了几间农舍,招聘了当地的几位绣娘,并配备好了一千多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开始了《观无量寿经变图》等作品的创作。和地处西域的敦煌相比,江南水乡没有随风而起的尘埃和流沙,但也碰到了一些难题。江苏苏州虽然是苏绣的发源地,但绣娘们平时绣的都是花乌、山水,对于敦煌壁画这一陌生的题材却一时无从下手,即使绣几针出来,也显得呆板,不能达到原作的要求。于是叶伟娜不厌其烦地向她们讲述这一课题的要领,讲述自己参观时的感受,并让她们看从敦煌带回来的壁画资料,反复与她们沟通,终于使绣娘们逐渐领悟。《观无量寿经变图》是从下向上绣的,最下面的七宝池绣成后,叶伟娜感到水的波纹不滑,没有原画中那种荡漾的动感,她考虑许久,决定推倒重来。这意味着要将占全图近十分之一的画面拆除,这部分已经绣了两年了,拆去再重绣,光人工费,材料费损失达七八十万,但叶伟娜感到为了能体现原作的精准和气韵,只能这样做。在她的心目中艺术品位始终是第一位的,就这样漫漫8年,在苏州乡下的农舍里,她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头扑在创作中,或自闭于工作室,立意布局,勾图画样:或埋首于绣绷前飞针走线,指导绣娘,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很少回家。有一次工作到很晚了,她走出绣棚想透一下空气,一不小心,脚上一滑,摔了一跤,手也受伤了,她只到镇上卫生院包扎一下,又坐到了绣绷前。

在创作过程中,最多时12位绣娘每月的工资要按时发,一时资金周转不过来,她卖掉了上海的房子给绣娘们发工资。整整8年间为了填补“大美敦煌”系列的创作经费,叶伟娜卖掉了自家的三套房子,直到现在她还是租房子住。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她和她的团队不懈的努力,她终于用上海画绣的丝光霓彩重现了敦煌6幅壁画和2幅绢画昔日的光彩。这6幅壁画是《观无量寿经变图》、《菩萨伎乐图》、《文殊变局部图》、《迦陵频伽伎乐图》(男女相图各一)、《飞天图》及绢画《引路菩萨图》(男女相图各一)。

《观无量寿经变图》是唐代最精美的大型经变画,也是莫高窟建筑画中水平最高的代表作,作品展示了西方极乐世界豪华壮丽的宫廷和歌舞升平的景象,这幅画被作为甘肃省的象征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也挂在敦煌市政府的接待室。而今叶伟娜原汁原味复原,用线色霓彩再现出了原貌,但见4米宽、3米高的巨幅刺绣画面中,前后有雕梁画栋、绣柱罗列的三进建筑群,两侧配殿、角楼、圆亭等,虹桥和回廊相连接,周围宝树成行,乌语花香。天宫楼正中无量寿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旁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四周30余位菩萨正在听佛祖讲法,飞天畅游于天空之中。象征着西方净士七宝池、八功德水的湖面,碧波荡漾、红莲映影。水榭平台中,两组乐队分列两侧演奏各种乐器,舞伎随着乐声挥巾起舞。纵观整个画面,各类建筑高低锚落,极有韵律,各种人物娟秀典雅、栩栩如生,上海画绣所特有的质感美、线条美、色泽美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兩幅《引路菩萨图》,一幅是男相菩萨,一幅是女相菩萨,但见菩萨足踏白莲,手执招魂幡立于云层之上,引导身后的贵妇亡灵一步步地迈向西方极乐世界,漫天雨花散香,隐隐似有梵乐传来,叶伟娜用画绣营造的意境比绢画原作更瑰丽神奇。

不久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樊锦诗专程来到叶伟娜工作室观看《观无量寿经变图》等多幅上海画绣作品,对这些“大美敦煌”系列作品赞赏不已。樊锦诗对叶伟娜说:“以后你的这些作品要在国内展览,我来替你剪彩”。两位“敦煌女儿”诉敦煌情,续敦煌缘,成为忘年之交。叶伟娜还为樊锦诗绣了一幅画绣造像《风骨》,再现了樊锦诗扎根敦煌几十年,为石窟考古和科学保护作出杰出贡献的气质和形象。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樊锦诗的毕生追求,也是叶伟娜的心声。叶伟娜从澳门归来了,上海画绣这项非遗技艺不仅向澳门同胞呈现了敦煌文化,更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此,叶伟娜说:“我们付出的辛苦,就是要让非遗活起来,不要让技艺变成记忆。”这是叶伟娜的心愿,正是带着这份坚持,她能历尽8年艰辛不懈努力,让上海画绣这项上海工艺美术的奇葩,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菩萨壁画敦煌
三观壁画
菩萨
“反美”壁画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敦煌 敦煌
“飞蛾”修复壁画忙
敦煌飞天
佛像面前的菩萨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