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输管道的数字化设计及交付

2020-06-15王苗

化工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长输站场虚拟化

王苗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

1 数字化交付的背景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为了降本增效,不断提出要求参建单位缩短工期,改进施工工艺,以便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从而要求参建单位统一标准,规范流程,集成应用和信息协作完成工程建设。构建数字化管道的关键环节就是数字化交付,而数字化交付是基于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Smart Plant集成设计软件完成数字化设计之后,首先要完成设计的数字化交付,然后将采购数据和施工数据采集完成,连同设计数据一同移交给业主,从而完成工程建设期的数字化交付。

2 数字化交付的内容

2.1 数字化交付的基础-标准体系的定制

数字化交付的首要任务是制定项目级数字化交付标准体系,用于规定交付内容和交付要求。针对长输管道项目的数字化交付,需完成编码标准、交付标准、数据标准以及采集标准的制定。这四个标准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图1为编码体系示意图。

图1 编码体系示意

其中编码标准是基础,确保数字化设计的规范性,例如工厂结构编码,程序文件,操作手册等。

数据标准规定了从勘察到施工各阶段工程对象的数据属性,细化到每个专业的每一个对象,这个对象被称之为实体。例如一个弯头就是一个实体,它在设计、采购、施工阶段采集的数据属性中有相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内容,因此需要制定它在不同阶段所要采集的数据项,从而形成相应实体的数据规定。

采集标准是制定数据的采集模板,用来实现数据的智能采集,比如各阶段的设计数据采集模板,施工数据采集模板,采购数据采集模板等。此外还有实施指南,用于规定各参建单位进行数字化交付的实施细则。

数字化交付标准用来确保数字化交付信息的一致性,合规性和完整性。包含交付策略、各专业的设计内容与深度规定。

2.2 数字化交付的前提-数字化设计

标准建立完成之后就要开展数字化交付。交付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完成数字化设计。针对长输管道项目而言,分为站场工程和管线工程。长输管道站场工程应用SmartPlant集成设计系统进行设计,实现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集成化”设计,满足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图2 是基于Founda⁃tion平台的集成设计软件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 基于Foundation平台的集成设计软件应用架构示意[1]

根据已完成的长输管道项目,建立了适用于长输管道工程标准数据库和模板,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集成设计流程、体系文件。此外还实现关键参数建模工程,智能数据匹配功能。在虚拟化方面,通过可视化设计技术,可进行各专业实时更新可视化以及动态碰撞检查,并且可以进行工厂的运维仿真,可应用虚拟化进行运维培训等。此外,采用多软件平台、多格式模型参考整合,为逆向建模及数字化、智能工厂建立奠定基础。

在天然气站场的标准化设计中,进行模块划分,实现以模块为单位的工艺流程标准化设计与复用,保证PID中各对象的参数属性,也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针对长输管道站场的三维模型设计,建立了以设备为中心,各专业协同的模块化三维设计,最后按照工艺流程,各个模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长输管道项目站场的数字化三维设计。

对于已建站场,可以用Leica 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逆向建模的方式进行模型更新、数据更新等。左图显示的是点云扫描结果,右图是导入S3D的模型结果,可以看到匹配度非常高。

对于线路工程设计是基于GIS自己开发的线路工程辅助设计系统,优化传统设计工作流程,实现线路设计数字化和数据的共享交互。

2.3 数字化交付的核心-数字化交付平台

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即可开展设计的数字化交付。设计的数字化交付是在标准体系的指导下,通过集成设计平台,将工程数据、工程模型、工程文档及关联关系进行移交[2]。

对于使用Smart Plant 软件开展的站场工程设计,可以通过SPF 进行数据、模型、文档等的数字化移交。通过解析Smart⁃Plant的设计成果,转换数据格式,轻量化模型,但保留三维数据模型和属性数据、图档资料的关联关系,基于三维GIS的平台实现站场设计成果的交付、浏览和查询。

对于未使用集成系统设计的线路工程,就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搭建工程模型,实现设计成果、专项评价结果、工程建设成果以及地理信息的数据、文档、模型及关联关系的交付,形成可视化的工程数字化交付平台,实现数字化交付及可视化工程管理。

数字化交付平台中不仅可以实现设计数字化交付,还可以实现采购和施工的数字化交付。在设计数字化交付阶段已经将技术规格书、数据表入库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库中,在采购阶段,供货商根据采集标准规范、制定设备物资采购数据填写清单,可以同步物资管理系统。

在管道工程和站场工程的施工阶段,实施对施工过程数据采集和监理检查。在施工现场,可以对设计数据、图纸进行查询查看,如果现场没有网络环境,可以提前将需要的数据、文档进行下载。在施工提交和上报施工数据阶段,可以在线填报,也可以离线填写,统一保存,待有网络的时候,统一上传同步。施工数据采集除了可以上传数据、文档意外,还可上传施工照片。监理和业主可以对施工数据进行抽检和查看。

将设计、采购、施工成果和数据导入到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将合同约定的交付物转成通用格式,移交给业主的接受平台,即可完成工程建设期的数字化交付,为项目运营期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3 前景展望

3.1 虚拟化技术的研究

对于管道建设方面,将继续工程虚拟化技术的研究,进行施工组织、施工过程模拟,虚拟装卸,模拟吊装,安全分析等虚拟化研究,并对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数据、人机定位等信息进行采集,掌控现场进度,指导现场安装。

针对运维方面,在虚拟的数字化管道中,对管道设计及周边环境进行模拟,比如特殊工况的模拟,火灾、泄露等特殊场景模拟,可以用于人员的逃生培训,消防演练等,从而保证生产安全运行。

3.2 智能化技术的研究

研究数字化设计就是为研究智能化设计奠定基础,将知识图库、专家知识库与智能化设计结合在一起,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结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机器学习,最终实现设计的智能化。

4 结语

智能管道是长输管道项目的发展方向,研究数字化交付对智能管道研究意义深远,也是必经之路。对项目工期,运营维护也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长输站场虚拟化
太古长输供热管线温降统计及分析
长输管道建设中焊接技术的研究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微型注浆钢管桩在高铁站场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油气站场甲烷排放检测技术及量化方法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浅谈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施工工艺研究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浅析虚拟化技术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