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劳动者代表讲述战“疫”故事

2020-06-13

工会博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医疗队复产工会

5月1日,首都劳动者优秀代表出席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首都各界劳动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向仍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和助力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的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北京市总工会介绍了工会系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相关情况,首都劳动者代表讲述了各自的战 “疫”故事和劳动故事。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彰显首都工会组织担当作为

发布会上,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新闻发言人赵丽君代表北京市总工会,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首都广大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她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职工回信,勉励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是总书记对新时期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殷殷教导,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温暖。

赵丽君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总工会第一时间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各级工会累计投入近3亿元,购买防疫物资、开展慰问帮扶、支持中小微企业。两年内将全额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将新冠肺炎纳入 “非工伤意外伤害险”范围;把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住院部分最高报销额度从8961元调整至17647元;设立 “温暖武汉”公益项目,广大职工和相关单位捐赠款物4196万元;开通12351心理热线和线上法律咨询;推出 《战 “疫”工会课堂》等技能培训课程,为职工提供24小时“随身服务”。

市总工会还专门投入1000万元支持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投入1000万元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投入5000万元支持科技园区、商务楼宇中的小微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建立消费联盟,搭建企业生产、职工消费的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发展,满足职工需求。继续加大 “首都职工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力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全额贴息、免担保费等服务,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依托 “工会就业服务号”,发布涵盖261家单位的5.3万人的用工需求,提供 “点对点”的就业直通车服务。

北京援鄂医疗队:一战到底 全胜而归

北京市援鄂医疗队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患者,生命至上,日夜坚守 “医者战场”。

1月27日,来自13家市属医院的队员紧急受命驰援武汉,在重症定点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连续奋战65天,成为去得早、回得晚的医疗队之一。

北京医疗队和武汉协和医院共同承担三个病区150张床位重症患者救治任务,累计收治患者345人,年龄最大的91岁,重症、危重症占88%,治愈出院患者220人,医务人员零感染。北京医疗队荣获全国新冠肺炎防控先进集体,2名队员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在鄂期间,医疗队制定了会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18想核心制度,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在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开展患者心理干预;快速推进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治疗手段;与北京开展5G远程会诊,最大限度利用北京专家资源救治患者。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收治率,降低了死亡率。 “医疗队员发扬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形成战 ‘疫’文化,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的 “北京模式”,提出了院感防控的 “北京方案”,总结了轻症、重症患者救治的 “北京经验”……一战到底、全胜而归。”北京援鄂医疗队队长刘立飞说。

王月鹏:守护“千家万盏灯”

“我所从事的带电作业是不折不扣的高危职业,不仅带电工作,而且工作电压等级高达一万伏,是家用电器电压的50倍。”王月鹏说。

疫情来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北京大工匠”、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王月鹏和同事们在小汤山工程建设一线加班加点,电网调控运行人员连续92天集中封闭、异地值班,上万名电网职工坚守岗位……

疫情期间,为保证昌平地区31个隔离点、17条防疫保障线路以及为市民不间断供电,从春节到现在,王月鹏和同事连续作战,完成带电作业335次,减少停电时间900余小时。

遇到险情,王月鹏和同事随时可能被短路所产生的巨大火球吞噬,但他们无所畏惧, “小小一度电,千家万盏灯,连接着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电力人的承诺就是不负人民的信任,以自己的用心换大家的安心。”王月鹏说。

刘博强:首钢工人的冬奥梦

刘博强最近在学英语,42岁的年纪重新学习,为的是能和国际一流制冰大师更好地交流,学习最先进的制冰技术。

制冰,但干起来很难,因为制冰对水温、洁净度、pH值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比赛项目对冰的软硬、薄厚和温度要求也不一样。这对刘博强这个 “半路出家”的制冰师来说,难度很大。

在成为制冰师前,刘博强在首钢做过轧钢工,当过炼钢维检工。2016年,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园区,原来的车间被改造成冬奥训练场馆,他也转型成为一名技术含量很高的制冰师。为了摸清冰场的运行规律,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场馆内外分别放了温湿度表和测温箱,每天早上五点半他就跑到冰场,每隔两小时做一次记录,同时记录冰面的温度,反复测算温度、湿度值。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测试比对,终于总结出了最合适的温度、湿度值,掌握了冰场的运行规律。

疫情突至,刘博强和同事也跟国家队一起进入封闭状态。 “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我们工作时穿上防护服,行走路线和进出场馆的时间也要和运动员错开,严格保证安全。每天两点一线,工作时间在训练场馆,休息时间在临时酒店。两个多月没回家,说实话,真的很难熬。”刘博强说,他还是觉得值得。他期待着,在2022年,以首钢 “制冰大工匠”的姿态,出现在保障北京冬奥会的现场,实现一名首钢工人的冬奥梦。

张辉:有困难,找工会!

“有困难,找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职工董事、工会主席张辉讲述了疫情之下集团工会的暖心做法。

疫情爆发之初,北汽工会按照市总工会总体要求,第一时间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从七个方面进行针对性部署,形成了疫情期间工会工作机制,让职工真正感到疫情之下,工会是可以依赖的家。北汽新能源工会针对滞留湖北的员工,还开展了 “蓝谷等你回家”系列关爱活动,让职工倍感温暖。同时,将科学指导和真心关爱结合起来,帮助职工解决困难。编发 《新冠肺炎职工防范知识读本》,形成一万余字的详细防护指导,率先提出 “有困难,找工会”!北汽春节离京人数为35327人,其中前往湖北地区518人,给节后返京防控带来很大压力。工会积极配合行政,对返京职工开展 “衣食住行心”全方位关爱,帮助无法进入租住小区的职工安排临时酒店,为从高风险地区回京的职工安排观察周转房,开启临时超市,尽最大努力为职工提供生活便利,为复工复产奠定基础。

此外,北汽还创新了工会工作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网络职工之家的作用。依托 “幸福北汽”职工线上服务平台,开展网上练兵活动,累计线上学习已超过80万人次。同时,注重宣传引导,讲好职工故事,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防疫知识和职工战“疫”事迹,推出 《疫情当前看担当》 《凌晨两点半,你不知道的 “老孟”故事》等60余篇一线战 “疫”报道,坚定广大职工战胜疫情的信心。北汽还开展了多种云端职工活动, “实现了疫情可以隔离空间,但工会关爱不断线。”

猜你喜欢

医疗队复产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