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PBL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思路探索

2020-06-12张若男

读写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注意要点问题设计高中生物

张若男

摘 要本文旨在客观阐述PBL教学法的概念和优势特征,高中生物课堂中沿用PBL教学法需要注意的要点基础上,探讨现代高中生物PBL教学法中问题设计的妥善思路。

关键词高中生物;PBL;注意要点;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203-02

PBL教学法主张将问题作为中心,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顺势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其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持续改善教学质量。至于对应的问题设计思路,具体会在后续有序地延展。

一、PBL教学法的概念和优势特征

所谓PBL教学法,就是将问题作为中心来有序地开展教学,其间鼓励学生和他人合作交流,凭借已学知识点和技术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提炼并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PBL教学法源自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改善医学教育效率和水平,和案例分析法相互对比,主张在学生掌握知识点前设计和分析问题,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交流氛围后,令学生自主学习和交互式探究,以加快相关知识点的汲取进度。长期坚持下去,不仅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口语表达等技能,更为他们今后学习其余科目和适应各类生活环境等,奠定了基础。

二、高中生物课堂中沿用PBL教学法需关注的要点

(一)课前准备方面

重点在于完善性设计导学案,毕竟导学案始终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辅助素材,而为了适当加快教学进度、赋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反思,最好针对知识内容予以适当程度地取舍和阐述。教师可以考虑融入思维导图等启发性素材,同时倡导学生凭借导学案来做好预习工作,进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而这一切目标实现的前提,则是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课题报告,因此教师需要提前一天向学生分发导学案,方便他们有针对性地展开预习。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课题内容教学前,教师要设计好导学案并在其中列清问题,即“细胞膜是保护细胞的重要屏障,可细胞内外始终会出现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的原理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透过导学案来提前思考重点问题,保证在课堂和师生交流时有话可说。

(二)课堂教学方面

高中生物课堂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确保纠正学生思考方向、阐明课题的走向,解决小组探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基于此,教师须安排好时间来专门聆听每个小组的成果报告,并分别予以客观性地点评,令他们及时修正错误的观点,保障小组探讨的实效性。例如,学生预习完“物质的跨膜运输”课题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并交互式探讨。其间教师的任务就是观察和纠正学生的思维动向,引导他们及时解决一些高深的问题,持续到探讨完毕后再鼓励每个小组代表上台宣读成果并进行评价,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三)成果评价方面

成果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细致斟酌,切不可为了节约时间而盲目敷衍。归根结底,PBL教学法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教师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他们的思维误差,就会令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水平持续骤降。此外,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可以持续增强他们自学的信心和主动性,发挥PBL教学模式应有的影响功效。至于评价学生成果时,则可以借鉴论文答辩模式来及时理清报告中的缺陷并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进行补充性论证,这样既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四)课后反思方面

课后反思属于PBL教学内的最为流程,要求学生在接受教师深入性指导之后,结合已学知识点和经验来开展复习纠错和查缺补漏等活动,其间必须要沿用的素材便是导学案,其存在意义则是辅助学生增强课后自学和反思能力,并为日后消化其余新知识点、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等提供保障。

三、现代高中生物PBL教学法中问题设计的思路

(一)搭配生动情境,赋予问题趣味性

兴趣始终是最佳的指导教师,有利于持续调动学生的探索求知动力。因此,在高中生物PBL教学期间,教师要关注兴趣这类出发点,及时创设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并提出适当难度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自主钻研和交互式探讨动力,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例如,在进行“细胞的能量-ATP”课题内容讲解期间,教师可以借助PPT等多媒体演示手法来创设超市购物等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随后阐述问题,即“要买到所需的物品,必须要用现金或是移动支付,可你能否凭借相同价值的物品去超市換取呢,又可否利用活期亦或是定期存折来直接换取物品呢?”之后再配合PPT来生动呈现出人体对于能量的具体需求,进一步引出问题,即“糖类作为活期,脂肪视为定期,当人体需要能力时候,是否也能够直接使用糖类或是脂肪呢?”经过上述情境的引导过后,高中生便很快明白身体需要依靠ATP才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随后配合自主钻研、小组探讨、教师启发提示等方式,来全面整理和消化ATP知识点。

(二)整合相关知识点,发挥问题的启发功效

有效的问题才能够启发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对应的实操技能。所以说,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沿用PBL教学法时,教师要确保基于学生的最新发展区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同时将一些过于繁琐和较难的问题分解出若干个联系缜密的小问题,令学生在自主探究后,及时构建起健全的知识框架,迸发出更强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课题讲解过程中,特别是在揭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期间,教师就可以预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之后鼓励小组成员间进行深入探讨,其间教师则配合PPT来发布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一人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么?怎么不行,那么何种生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依靠哪些条件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我们吃的食物是光合作用产生的么?除了这些食物,光合作用还为我们创造了什么?”等等。经过逐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就会更加透彻地理解不同科学家的实验原理,能够独立绘制出光合作用产生过程的示意图。之后教师还需要安排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来演示,由师生合作来提炼出一些难以理解和重要的部分,经过提示后加深学生的印象,完善他们光合作用方面的知识框架,为他们今后解答更难题型等,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三)在探究中大胆创新,维持问题的实用性

经过问题分析和处理之后,学生也会慢慢地构建出个人专属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拓展视野和思维范畴。基于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适当地维持模糊性,也就是说,将旧知识点转化成新闻,确保标准答案不止一个,令学生在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后,自行对比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从中提炼出最为便捷可靠的解题技巧,为日后他们灵活地实现知识迁移和发展,以及锻炼创新能力等,提供保障。例如,将已学的生物概念有序地整合并融入到特定情境和问题当中,力求在问题中体现出概念,并配合不同情境来启发学生快速回忆已学知识点,并基于此来设计出最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类方式有助于令学生快速理清不同阶段所学内容和问题之间的关联,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实践、交互式探讨等能力,培养高中生的自我反思和批评性思维等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广和使用PBL教学法,有助于增强生物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进而持续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潜能;再就是加强他们新旧知识的联系度后,培养他们自我反思和批评思维等习惯,为日后实现全面性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希望日后各个高中生物教师都能够积极和妥善地使用PBL教学法,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久而久之,持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锦,李梦梅,李亚军,宋晓红.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减数分裂”新授课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5,27(12):125-150.

[2]袁萍,刘玉英,徐作英.高中生物教学中PBL教学法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6,30(26):111-113.

猜你喜欢

注意要点问题设计高中生物
关于钢结构厂房设计要点的研究分析
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注意要点和分析
精设计,巧提问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