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现桂风壮韵新典范 涵育世情民心复归真

2020-06-12黄斌

歌海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旋律

黄斌

[摘    要]在广西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中,戏剧类有六部作品获奖。这六部作品不但通过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精彩讲述广西故事,对广西地方文化进行了深挖掘与新阐释,不仅艺术水准高、地方文化底蕴浓的特点,而且还在迎难出新、融通创化、打动民心这三个方面有所收获,代表了近年来广西主旋律戏剧的高水准,斩获大奖实至名归。

[关键词]广西戏剧;五个一工程奖;主旋律

在广西第十五届 “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的评选中,壮剧《百色起义》、桂剧《赤子丹心》《破阵曲》、舞剧《花界人间》《刘三姐》、粤剧《风雨骑楼》脱颖而出,赢得殊荣。这六部剧作通过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精彩讲述广西故事,对广西地方文化进行了深挖掘与新阐释,具有艺术水准高与地方文化底蕴浓的共同特点,斩获大奖可谓实至名归。八桂民众在观看这些剧作之后,耳目获得了极惬意的视听享受,内心受到了极强烈的振奋鼓舞,很好地实现了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积极作用。

一、迎难出新,展现广西文化自信

新世纪以来,广西戏剧界围绕着广西的地方文化、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当代行业英模等创作了不少优秀剧目。显然,在挖掘广西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广西文艺精品这一点上,广西戏剧界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与艺术自觉。得益于这种文化自信的引领与理论自觉的推动,此次六个获奖剧目都坚持了“写广西故事”这一创作方向。这种坚持本身就颇为值得嘉许,毕竟经过这些年不断地“写广西故事”之后,那些容易把握的题材几乎都已经被搬上舞台了,继续坚持“写广西故事”的话,必将面临“三难”:熟题出新之难、大题巧作之难、新题妙作之难。面对这“三难”,这六部剧作迎难而上,将“难题”转化为“新题”“巧题”“妙题”,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其一,在熟题中开掘新意。《百色起义》《刘三姐》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不但相关戏剧影视作品众多,而且都有备受赞誉的经典之作横亘于前,极难实现超越。令人赞叹的是,壮剧《百色起义》并未遵循同名电影从正面完整地再现起义经过的讲述方法,而是独辟蹊径地将当年参与百色起义的人以及百色军民抗争的精神作为表现的重点,通过“虚祭”与“实记”相结合的独特表现手法,重新诠释“百色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丰富意蕴,有赋新魂与炼新魄的独特作用。在起义的关键处,借助邓小平等人果敢的行动,刻画了起义英豪们的无畏,这是精心选择的实记。在烈士陵园中,直接让韦拔群、李明瑞、陈豪等先后牺牲的英烈们走到台前,袒露他们的拳拳真情与孜孜信念,这是呈现伟大英魂的虚祭。这种虚实结合,赋予“百色起义”这个熟题以全新的意蕴,令人耳目一新,喜出望外。

自从彩调电影《刘三姐》上映后,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这对舞剧《刘三姐》形成了巨大的“影响的焦虑”。在舞剧《刘三姐》中,不但歌仙刘三姐戴上了只舞不歌的镣铐,而且原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山歌以及精彩的对歌场面也必须改用舞蹈语汇来表达,这极度考验主创团队的舞台智慧。对此,舞剧《刘三姐》在遵照原来故事走向的同时,划分出序、立春、惊蛰、春分、谷雨、尾声六个部分,匠心独运地从中提炼出最适合以舞蹈方式来表现的生活场景与情感片段,饶有舞动人心的趣味,让观众充分感受到“舞仙刘三姐”的全新风姿,完全可与先前的“歌仙三姐”相媲美。

其二,在大题中展现细致入微的情韵。在戏剧创作中,凡涉及宏大历史背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者,都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如何确保人物在宏大叙事中获得细致的刻画,不至于被复杂历史与重大事件所淹没。在这一点上,《破阵曲》与《赤子丹心》都各有独到之处。《破阵曲》在抗战爆发的大背景下,在桂林这座“文化陪都”的集中空间里,借助张曙、徐悲鸿、欧阳予倩、田汉、马君武这五位进步文化人,来表现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群体在面对时势险境与文化困局时,敢于“破阵”的无畏与卓绝。

在《赤子丹心》中,桂籍科学家黄大年响应召唤毅然归国,在工作中积极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剧在讲述这些令人感动的事迹时,不作刻意的煽情,而是将黄大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至诚报国的感人情怀与高尚情操,凝聚在《我爱你中国》《勘探队员之歌》等歌曲中,在每一个情绪饱满的瞬间,恰到好处地响起,自然而然地打动人心。在祖国朝着独立富强奋进的当代征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值得讴歌的英模,因而英模剧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戏剧类型。与之相应,如何塑造鲜活的英模人物形象,便是当前亟须深入探讨的命题。《赤子丹心》成功地塑造了科学界的英模黄大年,对这一命题做出了自己圆满的回答,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其三,在新题中见奇思妙想。广西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众多,地方文化资源也极为丰富,有很多有价值的题材等待着我们的奇思去发现,等待着我们的妙想去编创。《花界人间》将壮族花神“姆六甲”与“幽灵蜘蛛”这两个本不相关的传说进行了巧妙的编织,并结合壮族传说中的“三界观”信仰,构成了一种立体的叙事方式,延展出了更多的表现空间。《风雨骑楼》讲述的是辛亥革命至北伐战争这十年间,在富有梧州特色的骑楼中,所发生的商海浮沉往事。在该剧中,有一句为历代梧州老船工所传唱不衰的号子——“硬顶上呀!鬼叫你穷啊!”每当磨难来临时,这个号子总会喊起,贯穿全剧,成为梧州人奋进不馁形象的传神写照,是梧州悠久的商业发展史与深厚的商业文化的精妙提炼。

二、融通創化,吸引当代青年与市民观众

传统戏曲那厚重的历史、那“以歌舞写故事”的诗剧气质、那讲究行当家门的程式化表演,很容易让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当代青年观众产生隔膜。当“老戏迷”逐渐老去,生旦净末丑谁来继续捧场呢?如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之中,创造现代戏曲的新风貌,吸引当代年轻观众,这是现代戏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代”命题。获奖的四部戏曲剧目,都在融通创化中主动回应了这一命题,因而为“青春族”与“老一辈”观众同所喜好。

在《百色起义》的时空环境中,包含了虚、实两个并立交织的时空:烈士陵园英烈诉忠魂的虚祭时空、壮士勇揭竿的实记时空。该剧通过这两个时空间干净利落的来回切换,并且灵活巧妙地利用了高台舞美道具来推动剧情跳跃式发展,因而剧情推进极快,节奏转换张弛有度,迥异于传统戏曲“慢”“拖”的节奏,极富现代气息。《破阵曲》通过底幕上的幻灯放映,将桂林的自然山水与抗战的历史影像巧妙地融入剧情中,带有影视化的特点。在《赤子丹心》中,诸位科研工作者打扫办公室的“大扫除舞”、青年学生欢迎黄大年的“追星舞”、黄大年团队进行科研攻关的“键盘舞”,都将戏曲传统表演程式与现代艺术相融汇,对当代的生活场景有精妙的表现。在《风雨骑楼》中,王德昌险滩护货的那一段,既有传统戏曲的做打表演,又融入了现代舞蹈编排的元素。此外,该剧的音乐既有传统的二黄板式,又有“咸水歌”等南音小调,甚至还与现代音乐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出“粤剧+音乐剧”的新风貌。

对于舞剧而言,抽象的肢体语言与复杂的舞蹈语汇,让舞剧天生具有一种高冷的优雅感,很容易让市民大众敬而远之。为此,此次获奖的两部舞剧,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兼美上,尤为用心。

在舞剧《刘三姐》中,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山歌,还引入了流行音乐和街舞等潮流艺术,处处洋溢着“青春”和“时尚”的气息。该剧利用了六人组的民族传统“竹竿舞”来表现憨厚朴实的阿牛哥那捕鱼时的敏捷身手。在塑造自负可笑的莫老爷时,该剧融入了拉丁舞的元素,通过僵硬刻板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莫老爷的荒唐滑稽。在表现诸位秀才为准备赛歌而翻书背曲时,该剧既融入了一连串哑剧式的表演,又化用了传统戏曲中丑行的身段步法。在展现壮族人的铜鼓信仰时,众人跳的是壮家独特的“蚂■(青蛙)舞”。当莫老爷的狗腿子上场时,融入了踢踏舞的元素来表现他们的嚣张跋扈。这些古今中外舞蹈元素的综合创化,既满足了青年观众对流行艺术的喜好,也让普通民众能轻易读懂每一段舞蹈在人物刻画与抒情表达上的内在意图。在《花界人间》中,达棉这位热烈勇敢的壮家姑娘借助现代舞蹈的元素,增添了壮家吉普赛女郎的气质。在该剧中,静谧祥和的“人体花树”与张扬贪婪的“人体欲望触须”,都运用了形象贴切的舞蹈语言来表达,即便是普通民众都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与哲思。

总之,此次获奖的六部剧目都力图在戏剧舞台艺术的多元沟通、交融、吸纳与互动中,既保持艺术样式的本色与传统,又力争在大众化与流行性上有所突破,极大地增强了对普通市民观众与现代青年观众的吸引力。

三、寫人传情,打动八桂世情民心

此次获奖的六部剧作都有一个新特点:比以往更为注重表现主人公背后的那一群人,比以往更为关注世情的表达与民风的描摹。例如,在《花界人间》中,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真挚爱情的同时,也对“打谷”“打砻”“采花”“祭祀”“求药”等场景中的欢欣世情与淳朴民风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展现。对此,一些观众认为上半场类似于大型春晚的群舞太多。这显然对该剧的主题意蕴与美学旨趣缺乏深入的理解。布壮与达棉的爱情是在“打谷”“打砻”等欢乐的生活场景中产生的。达棉的病之所以能在穿乡走寨后治愈,也离不开壮乡各族人民的爱护与馈赠。达棉后来以身死为代价,与幽灵蜘蛛进行英勇搏斗,拯救村民,其内在的根本动因,便是这种强烈的世间之情与人间之爱。如果说春晚的歌舞是以热烈欢快为表演的最终目的与审美追求的最高旨趣的话,那么《花界人间》热烈欢快的群舞只是手段。该剧并不着意于布壮与达棉的男女情爱,而是试图更进一步表现两人情爱之源——人间之爱与世情之爱。

除了《花界人间》外,其他五部剧目也是如此。《刘三姐》身后是一群热爱生活、载歌载舞的壮乡民众,有了他们,刘三姐的歌舞才有了真正的生命力。《风雨骑楼》表现的是以王德昌为代表的一群梧州商人和船工,因此“硬顶上呀!鬼叫你穷啊”的船工号子才成为他们共同的信仰。《破阵曲》用“五个男人一台戏”来打破“一人一事”的传统构剧模式,正是为了突出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而不是某个人。《百色起义》除了刻画邓小平在起义中的重要作用外,也留下了充足的笔墨来展现与他并肩作战的那一群英豪们。在《赤子丹心》中,黄大年并不是凭借着自己一个光杆司令就能取得丰硕的成绩,他所带的科研团队,他所感染鼓舞的同事与学生们,也同样都绽放出“赤子丹心”的人性光辉。

自古以来,戏剧都具有高台教化的独特功能。通过描绘人民的幸福生活与美好理想,实现化世情、育民风、厚人伦的功用。此次获奖的六部剧作都关注“那一群人”,都将世情与民风作为表达的重点,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秉持了弘扬主旋律的创作初心。也正因如此,这六部带有“主旋律”气息的剧作,较之以往的“正能量”戏剧而言,更接地气,更有生活的质感。

猜你喜欢

主旋律
怎样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操性探微
发挥新闻媒体业在弘扬主旋律中的作用初探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新时期地方影响力拓展:紧扪绿色主题整合传播力量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浅析当下中国历史传奇剧的成功之路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
报纸编辑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