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北牌中小学教师”不能成噱头

2020-06-12东原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清华北大任教学力

东原

2019年,一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到深圳中小学任教,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在2020年1月8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教育界分组讨论现场,这一话题也受到热议。多名委员表示,从优秀师范生都难招进,到如今吸引大量清北生任教,这是深圳教育的好现象。同时也有委员担忧:这些清北毕业生是否真正有心且适合于基础教育?他们任教中小学会有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上,深圳还没有“山高人为峰”,但在中小学教育上,深圳近年来让人刮目相看。去年,除以“近30万年薪招中小学教师”引爆话题的龙华区招聘76名清北毕业生外,还有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招聘20人,19人来自清华北大;深圳中学新引进的34名教师中,22人毕业于清北。仅这三块加起来,“清北生”人数就达117人。

对于清北毕业生南下深圳当中小学教师,不少人质疑是否大材小用。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很多城市对清北毕业生梦寐以求,一年也招不到幾个时,深圳这样的数据确实有些扎眼。但所谓“大材小用”其实是一个伪问题。看历史,很多大师级的人物都曾当过小学教师或中学教师,比如钱穆先生;看世界,芬兰以教育著称,芬兰教师门槛之高,就连世界五百强也望其项背。基础教育处于基础地位,内在地需要“大材”,有了“大材”怎会“小用”?

(摘自《北京青年报》2020年1月10日)

素材解读

1.重视人才。深圳市用高薪招聘中小学教师,吸引一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到深圳任教,此举体现了深圳对人才的重视。近年来,全国上下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各地纷纷制订政策措施吸引和培育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开通引进人才的“直通车”,“抢人才”成为一道风景线。“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实践证明,不重视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不重视人才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我们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用好人才、重视人才。

2.学历不等于学力。单看学历,清华北大毕业生,学历确实“硬核”,但学历毕竟不代表学力,尤其是教育有其专业性,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基本都受过师范专业训练,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未必一定比师范院校毕业生强。我们要警惕“清北牌中小学教师”成为噱头,既要鼓励清华北大毕业生进中小学,也要保证其融得进去、做出成绩。

适用话题

重视人才 尊重教师 教育公平 提高教师待遇 学历与学力

猜你喜欢

清华北大任教学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放弃清华北大”见证考生认知理性
深职院:高职中的“清华北大”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补考
考上清华北大的大神和你分享人生经验
教育部、人社部:为从教30年乡村学校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湖北新招录约4000名大学毕业生赴农村任教
江西将在每年教师节为长期从教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