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空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0-06-12李颖靳玉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政治思想

李颖 靳玉军

摘要:互联网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筑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孕育产生了全新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和虚拟社会的社会存在形式,网络空间及空间转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充满诱惑和生机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面临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重压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空间延展困境、大学生思想行为失范等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强化网络空间问题意识导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网络空间这一个全新的层面去寻求解决方法,提出更具解释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构图。立足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主体性思想,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体现在系统重构与协同共建、信息生产与供需平衡、秩序调控与活力创造、动态开放与价值对话四个方面,从而分别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方法、路径和机制创新。其中,理念创新是根本,方法创新是关键,路径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障。

关键词: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问题审视: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及其学术进展

空间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坐标和参照系,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空间展开的,任何时代的理论和思想背后均蕴含着该时代特有的空间烙印。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教什么”“如何教”“在哪里教”,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回答的三个根本问题。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过的30多年历程,对于前两个问题已经作出了较好回答,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空间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则是充满了诱惑和生机的新兴领域。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历史阶段,并在以互联网为基础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构筑了网络空间。自身极具创造力的网络空间及“空间转向”所形成的虚拟社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解构与变革:(1)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虚拟化”。网络空间是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结合孕育形成的人造空间,高度逼真模拟和重构了现实社会的生存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极度压缩的全新活动场域,在教育时间、形式、对象等选择上具有较大灵活性,直接影响着依据时空控制教育活动的社会控制机制,同时消解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具体时空特性,使受教育者能够感知和获得超越现实空间的另类虚拟经验与体验。(2)网络空间的数字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符号化”。网络空间是数字0和1组合而成的符号空间,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等要素以二进制代码进行表达、实施或传导。作为符号的人以及符号使用者,受教育者呈现出多重、零散、不稳定和不确定的裂变自我,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3)网络空间的去中心权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维化”。网络空间是可塑的发散流动空间,人人都是教育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教育主体关系发生了演化。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体及其多功能多方式传播,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网络空间的契机和挑战,积极回应基于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呼唤。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要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网络空间是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领域,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高等教育层面的重要体现,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用科学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及要素高效协调运行,从而发挥自身的治理功能,促進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过程。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但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也衍生出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教育主体关系异化、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教育对接举措不足等诸多压力与困境,部分大学生出现认知错位、人格异常、道德失范、缺乏现实感等,进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淡漠、抵触甚至逆反。“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必须强化网络空间问题意识与导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网络空间这一个全新的层面去寻求解决办法,提出更具解释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构图。

目前,学术界已经开展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功能、建构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进行了一定的阐释。王学俭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在遵循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有条理地、有组织地或安排或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构成要素并维持其构成要素的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在物质空间、精神生活空间、社会空间的互通协调中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主流思想要求走向统一的和谐状态”,并将网络社会中的虚拟环境空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架构之一[4]。二是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党建工作、网络素养、突发网络公共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公民意识、理想信念培育、诚信教育、伦理道德等内容,针对其现状及困境提出了应对策略。侯新立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化存在导致网络政治化现象的泛化,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政治化背景下的传播,需要从建设网络推介平台、创新固有传播方式、掌握话语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方面入手[5]。范锋认为,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理论思考、价值测度、评价重点迫切需要梳理和确立,以促进内容创作水平沿着“三全育人”的路径发展提升[6]。三是网络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网络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要素及过程、网络空间与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治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安全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的逻辑关系、运行机制、契合路径研究。吴满意等人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空间治理具有主体一致、场域重合、路径同向和目的同一的内在契合性[7]。任春雨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必要条件[8]。陈宗章认为,要“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管理、进入、协调、共享、保障、评估和监督等综合协同机制,在网络空间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价值,建构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9]。陈三宝认为,微空间是网络空间发展的新的具体形态,微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互构性和融合性,重构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10]。

从已有研究来看,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刚刚起步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已经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研究,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内涵、功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可改进和完善之处。如对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呈现碎片化,往往融入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研究之中,集中全面的专题性研究较少,而对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研究则更少,且散见于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理念创新[11]、方法途径创新[12]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高校开展的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成果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对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研究亟待强化。因此,深入而系统地研究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系统重构与协同共建: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创新

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13]。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具有特定属性和功能的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首先,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空间这一新的人类生存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带来本质性影响,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内部要素及其所组成的子系统发生嬗变时,系统自身必然由此重构。其次,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耦合協同性。一是实践共生性。网络空间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范围,为其创设了虚拟实践的新形式。没有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则是苍白空洞的。二是社会同构性。社会性是网络空间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重要属性。网络空间建立在虚拟社会关系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要素等均具有社会性,其社会性在网络空间形成的虚拟社会中得以呈现和统一。三是公共渗透性。网络空间是最具当代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众教育。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可以推动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系统思维全新认识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新理念,用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重构及其与网络空间的协同建设育人工作,处理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及其子系统之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网络空间及其他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所在。

(一)高校网络教育体系的生态化

网络教育的演变脉络是互联网发展在教育领域的映射[14]。网络空间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活力,重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并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产生了新的高校网络教育体系。这一新的体系由两大系统构成:网络空间系统和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即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系统。网络空间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大体由网络信息、网络安全、网络媒介及网络舆论等子生态系统构成,各子生态系统共同维持网络空间生态系统之发展[15]。作为依托网络空间技术产生的教育形态,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系统也可视为具有生命力的人工生态系统。由此可见,高校网络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会受到网络空间系统和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系统的共同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不可忽视。高校网络教育体系的生态运行要平衡网络空间生态各子系统与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系统中主体、介体、环体等的关系,运用整合两大系统的不同要素,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组织机构、框架标准等方面入手,建构和协调分层分类的高校网络教育子体系,如高校网络教育目标子体系、内容子体系、媒介子体系等,以稳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更好地实现高校网络教育体系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转化。

(二)高校网上网下教育的融合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网络空间消解了现实空间外部环境的唯一性,正是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交融渗透,共同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新时空环境,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构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缩影与延伸。它承接了现实空间的部分内容与特征,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都是现实空间的投射。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具有自身的运行方式和社会结构。数字化逻辑思维赋予网络空间新的生命意义,展示了与现实空间不同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在最大限度地延展现实空间生存模式的同时又拓展了人类的生存时空,人们的日常时空体验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践场域之间不断交叉转换,重塑人们的生存方式,影响人们在现实空间的生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构不能简单地将两种空间形态割裂开来,要整合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系统力量,从虚拟和现实两个实践维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话语表达、传播模式、空间体验等方面的转化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超越与变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效能,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三)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每一个要素都可以视为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资源自身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与协调。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而独特的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体而言,网络空间中的高校教育资源即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作为以“比特”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呈现出碎片和流动的特点,任何高校网络教育资源都是数字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都可以被链接到数量近乎无限的其他在线网络教育资源中。如何解决高校网络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与利用程度不高、教育资源冗余与优质资源匮乏、教育资源开发独立与缺乏有效合作的三大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之上合理选择、优化配置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并整合形成网络空间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最大化,将是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首先,重建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构。遵循整体系统性原则,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开发技术、工具和平台,对网络教育资源有效筛选、分类、扩展和增值,经过系统化的加工整理,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构的内在逻辑性联系。其次,优化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依托重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构,建立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和新媒体矩阵平台,针对学生个人及群体,开展定位追踪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推送,便于学生学习查找和传播使用,以动态更新的资源内容引领学生思想行为。第三,推进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机制建设,包括共建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标准与推广应用机制、系统评价机制等,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联动互补,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服务。

三、信息生产与供需平衡:基于网络空间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方法创新

立足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即网络空间中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充分不系统不灵活的信息供给之间的矛盾[16]。网络空间信息科技革命营造了虚拟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情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增进了教育的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也带来大学生精神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自主性与主导性、发展性与滞后性等冲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所采用的必备思路与手段。面对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新变化和教育内容的新要求,要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方法破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并以此为支撑,深化对网络空间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认识,优化教育内容供给和教育形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生产的层次性和多样化,才能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能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顺利运行,这也是落实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关键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群体的需求

方法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于认识世界活动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实践方式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方法创新首先离不开对大学生需求的关注。尼葛洛庞帝认为,“我的乐观主义更主要地来自于数字化生存的‘赋权本质”[17]。在动态流变的网络公共空间中,人们于现实生活中唯一固定的自我消散其中,產生多元化的自我概念,自我的隐藏、裂变、分化,促使人们实现了在现实世界无法完成的全新自我重塑,这一全新的自我蕴含着彰显主体性的虚拟生存方式。网络空间赋予人们平等化的交往渠道、自由化的表达平台,人们通过网络空间宣泄情绪、表达观点、维护权益,将个人利益的价值诉求投射到公共利益,由此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辗转中凝聚成网络群体,形成网络社会的群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伴随网络环境成长的大学生“网络世代”,这个全新的社会族群往往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在网络空间的多界面中切换,形成多个次级网络群体,逐渐达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网络群体具有凝神聚气、引导示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网络空间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大学生网络群体,满足且积极引导不同网络群体的实际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才。

从大学生网络群体需求类型入手,优化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方式。分析把握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性质特点和需求内容,在学习、发展、交流、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提供美观大方、人性舒适、便捷高速的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户界面和使用性能,引导并满足大学生网络群体在学习互动、素质提升、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发挥虚拟组织整体育人效能,激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集成教育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社会悄然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正在成为潜力无穷的数据宝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网络空间数据信息的新变革重构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秩序和新形态,由此重塑的智慧教育则更加关注以新型先进的信息技术范式——智慧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预判和应用能力。作为信息技术即智慧技术的一种,大数据技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延展着了解和对话思想政治教育世界的新视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工作,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速度,跟紧时代步伐,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数据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増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1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依托智慧教育,将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理念与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传统优势的教育方法形成有机互动,探索建立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新模式,更好地教育服务学生。

随着智慧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发挥智慧技术的集群效应,突破单一化的大数据技术形态,建构大数据技术引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其他信息技术的融合型智慧教育模式,使自身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效应。具体而言,在大数据技术分析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数据搜集、定量分析、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形成合力,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方式,捕捉大学生的网络数据痕迹,描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数据新图式。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立足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同角色,打造班班通、校校通、家校通、校企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科研,形成智慧教室、智慧班级、智慧校园和智慧产业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集成系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解读、思想引领、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交叉性学科的高校网络教育研究范式

所谓范式,是指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共同遵从的世界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19],其本质是反映和描述特定学科推进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模型[20]。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跨越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研究范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和方法论运用,并秉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横断性特征,体现多样化的范式体系特点,由此凝聚为共有知识信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着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要放置于网络空间的范式语境下,通过新旧交叉学科建立多种研究视窗所表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群,从而深化对网络空间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与规律性认识,有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方法视野。

马克思早已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整合学科交叉的综合发展与创新力量,借鉴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及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范畴体系,尝试建立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学、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学、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交叉学科和交叉学科群,且以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范式、社会哲学范式、文化学范式等研究范式为主体,夯实及延展网络空间视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思路,实现研究范式的有效转换和合理优化,并呈现三种研究范式导向:一是“理论—实践”研究范式协同发展。突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论指导性匮乏与实效性弱化的困境冲突,遵循学理性和操作性的原则,促进理论建构范式和经验总结范式融合共振,推动理论与实践成果的互动转化。二是“个体—群体”研究范式层次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发展个性化与定制化的个体研究范式、全域化与聚类化的群体研究范式,分别把握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为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认识和分析的有效工具。三是“定性—定量”研究范式结合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理论假设、逻辑推理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质性研究范式和量性研究范式有机结合,重点运用科学量化研究范式,对网络空间视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可视性和相关性阐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机理。

四、秩序调控与活力创造:基于网络空间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路径创新

“在现代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复杂的系统几乎无所不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会形成一种系统,这个系统的组织建立、有效运转就会成为一项系统工程”[22]。互联网的崛起形成了虚拟网络空间,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也由物理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崇尚高度自由的网络空间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制度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混乱污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体责任的消解使大学生用非理性为自我和集体插上自由的翅膀,造成大学生失去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产生了制度真空、观念危机、行为失范等问题,对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带来负面扰动。积极探索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路径创新,在调控和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同时,既维护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又激发网络空间的创造活力,协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效有序开展,这是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管理载体的隐性建构与运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于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23]。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教育过程的潜隐性,这一隐蔽过程要依托一定的实践载体[24],在载体的“中介”作用下,发挥载体承载教育内容与主体之间的强关联性,使教育内容向载体渗透,或隐含载体之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渗透,让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内容的影响,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由此可见,载体通过自身的隐藏性关联,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管理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过程的重要中介,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需要通过管理载体来实现,其创新离不开管理载体的优化。必须看到,网络空间的超时空性打破了固定时域、自上而下、面对面集中统一的传统模式,加之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和自由选择性,简单直接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已经难以为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强的当代大学生所较好接受,充分挖掘管理载体的隐藏性关联潜能,强化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效果势在必行。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5]。在管理载体结构上,建设网络空间视域的全媒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体系。加强报章杂志、橱窗标语等传统传媒,以及自媒体、流媒体等网络传媒的管理引导和互动联通,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滲透到对各种传媒的管理活动之中,实现网络空间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效应由割裂转向联动。在管理载体形态上,立足课堂、党团支部、班级社团、学生社区等传统管理载体,将微教学、微教育、微生活、微访谈等微事物合力及微观视角运用其中,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微”形态。建设媒介融合管理实验室,通过“新终端+新媒体”的融合管理载体平台,开展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以及无人机等智能硬件的应用与管理,提供多样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视角,为大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提升情绪感知效果[26]。在管理载体功能上,更加突出以教育与管理主导、知识性、服务性、艺术性、高效性等兼具的功能地位,树立快速便捷同步、深受学生喜爱、全面渗透育人的高校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功能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信息技术与精神力量的共享

网络空间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人类主体实践下构建的人类生产和生活虚拟空间。在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对话中,人类发挥自身的虚拟和想象思维,运用超越现实、观念或实践建构虚拟世界的能力,主观能动地创造和使用各类符号系统,以虚拟化的自我形象与同样虚拟化的个体交流互动。由此可见,网络空间包涵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荷,也彰显着人的主体性价值。作为一项特有的精神生产活动,运行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体现着这一共享特性,教育者和大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双向沟通和传播,进行知识传授、经验分享、信息反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实现精神共享。然而,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无法回避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技术异化削弱了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导致数字崇拜与滥用、信息安全与垄断、政治破坏与颠覆等无序危机,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推进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以一定的规则加强技术异化的有效治理,实现网络空间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决策制度。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战略性新思路,制定全面的高校网络教育发展与评价规划,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范与制度建设。二是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预警制度。提升多维动态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水平,设置分层立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监测等级,规范综合互动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舆情反馈流程。三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调控制度。增强高校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传播力,壮大网络空间的主流思想舆论。培育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发挥高校网络交往的价值渗透性。消除大学生与教育者的“数字化鸿沟”,建立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民主平等、主导主动和双向互动关系。

(三)校园网络安全与管理的普及

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与分享、个体交往与互动都以数字和符号的形式进行,在技术化的数字符号交往同时,人们脱离了现实空间身份与角色的限制,隐匿性存在方式使个体的个性得以极大张扬,人们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会在无序和狂欢中滋生野蛮甚至暴力相抗,由此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张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活力意味着个体自由,秩序意味着群体合作,活力是人类本性的需求,是人类创造力和积极性得以存在的基础,秩序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是社会和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在这个意义上,活力与秩序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冲突”[27]。“网络对一切愿意参与网络社会交往的成员提供了平等交往的机会,相应地也要求网民遵守网络共同体的所有规范并承担起一个网络行为主体所应履行的义务”[28]。网络秩序和规则不会自发产生,网络空间活力与秩序的平衡是建立在人们普遍参与的基础之上,从而达成共识的理性基础。当前,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安全和管理困境:色情暴力游戏、网络翻墙风靡校园;不法网贷、网络诈骗、黑客入侵时有发生;发布虚假信息、泄露他人隐私、恶意人肉搜索、网络人身攻击等行为屡见不鲜;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日益渗透,这都会造成大学生的价值偏离和行为失范。为此,普及化是解决校园网络安全与管理问题的有效渠道。

一是大学生网络自律普及化。持续推进大学生网络空间法纪、网络空间道德和网络空间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增强大学生选择、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发挥大学生的网络自觉与自治作用,合理健康上网,让自律与基于自律的共识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秩序的基础。二是高校网络空间治理普及化。制定校本化的高校网络空间管理规章条例,加强网络空间监控、信息过滤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强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

五、动态开放与价值对话:基于网络空间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机制创新

开放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开放孕育创新,创新需要开放。网络空间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是充满可能性的实践场域,具备高度的开放创新特质。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其系统运行发展与网络空间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回应网络空间的现实挑战,夯实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从高校网络教育观念、高校网络教育系统、高校网络教育环境三个维度不断开展治理机制创新,才能更好地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为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提供必要保障。

(一)网络空间裂变与扰动效应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应对机制

马克思曾经做过这样形象而深刻的论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现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9]。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革新离不开正确的观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特有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样不能忽视观念的先导作用。互联网打破了国家、民族等地理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球共时性生存空间,社交网络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裂变式和圈层式的扩散,由封闭的象牙塔走进更开放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在面对娱乐化、情绪化、极端化等信息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时,易受负面影响而倾向于选择非理性观点,从而催生出网上舆论及线下行动转化的潜在风险。因此,高校网络教育观念既要树立大局观念、整体观念,还要树立超前观念、危机观念,构建网络空间裂变与扰动效应下的治理觀念应对机制。

(二)网络空间扩展与阈限危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支撑机制

网络空间具有开放式的架构,运行其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空间耦合共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可以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开放系统,时刻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输。网络空间源代码的开放、超文本的书写、开放式的群聊等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断产生丰富生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延展到新的领域和对象,空间体验更加深入,主体间性更加明显,但也会造成大学生的“空间迷航”,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官化倾向和对理性的放逐,学生主体功能退化,本体认可度下降,丧失对意义与价值的拷问,导致思想空虚和精神迷失,从而增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可控难度,因此要加强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支撑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机制,通过国际国内、校内校外的网络教育资源,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要构建网络空间“大思政”育人和“三全育人”发展格局机制,推进网络空间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堂+实践+网络”的三课堂联动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实践提升作用和网络空间第三课堂的舆论引导作用,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将科学的理论真理沉淀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定势。

(三)网络空间张力与抑制作用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调节机制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0]。他认为,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环境改变人和环境由人改变的统一,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环境,但环境对人也有塑造作用。当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人自身同样会受到影响。网络教育环境就是一种社会环境,网络空间的出现使得网络教育环境更加开放化。网络空间扩大了信息传播量,削弱了信息过滤功能,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动和实时互动,进而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和关系。丰富生动的信息资源和便利多样的信息传播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进了人们的交流,人们的交往才能和综合能力得以展示与提升。但开放的网络教育环境也会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巨大冲击,腐朽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乘虚而入,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负面效应,这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适应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往往缺乏辨别能力,易受不良信息的侵蚀。相比传统较为单纯的学校教育环境,网络教育环境打破了信息壁垒,大学生可以即时了解掌握各类信息,也可以与校园之外的形形色色对象开展虚拟交往,动摇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改善网络空间资本结构,在网络空间中坚决维护国家权益和形象,重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同时要优化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机制,立足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文化和话语价值逻辑结构,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和传播的良好环境,使其产生情感信任与价值认同,激发和引领大学生崇高的精神志向。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工作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26)[2019-02-24].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26/c1024-28303544-2.html.

[3]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19-02-2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4]王學俭,张哲.多维空间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4):133-140.

[5]侯新立.网络政治化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11):161-173.

[6]范锋.加强内容建设 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21-23.

[7]董兴彬,吴满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思考[J].学术论坛,2018(5):168-173.

[8]任春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恰切之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17-21.

[9]陈宗章,黄英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协同关系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4-28,90.

[10]陈三宝.论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9(2):31-35.

[11]刘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法治支撑[J].人民论坛,2017(25):124-125.

[12]曾令辉.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3):15-1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92.

[14]高欣峰,陈丽,徐亚倩,等.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网络教育演变[J].远程教育杂志,2018(6):84-91.

[15]管秀雪,徐建军.网络空间舆论生态系统的发生三要素与逻辑生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85-90.

[16]谢玉进,赵玉枝.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及其新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149-153.

[17]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71.

[1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19-02-24].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19]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10.

[20]张耀灿,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论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4(7):3-9.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2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08.

[23]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5.

[24]刘欣欣,李晓光.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视域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7):27-31.

[25]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EB/OL].(2019-01-25)[2019-02-24].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125/c64094-3059094.html.

[26]李厚锐,朱健.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8(2):71-75.

[27]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1):73-78.

[28]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6-57.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02.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