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乳工程对我国液态奶贸易的影响研究

2020-06-12王晶晶董晓霞

中国乳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巴氏奶液态奶断点

文/王晶晶 董晓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1 优质乳工程的发展

优质乳工程是原国家农业部授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针对中国奶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专项研究项目,项目旨在以通过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供给、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为实施手段,以拥有“优质奶源”和“巴氏保鲜工艺”两大绝对优势的“巴氏奶”作为战略方向,以实现牛奶天然活性营养的保存为核心标准,最终实现产品安全放心、产业可持续发展、国民消费信心提升、中国奶业全面振兴的总体目标。

奶业质量安全不稳定,消费者信心低迷,奶业链利益分配不平衡,优质奶源供应不足,进口依赖性高等问题,都在提醒中国奶业关键技术需要创新,乳制品消费观念需要改变,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更新。2013年优质乳工程理论提出、实施,符合国家《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重点扶持发展低温乳制品的政策意见,从生产、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进行技术改进和体制创新,解决了奶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振了消费者信心,扩大了奶业产业链中的利益空间,更好的平衡多方利益关系,促进奶业振兴。

1.1 理论发展阶段

2008年以来,中国奶业生产持续低迷,部分年份奶产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同时,乳制品进口量“井喷式”增加,年增长率超过30.00%。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心不足,过度依赖进口乳制品,另一方面是环保等政策因素的压力,加上奶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牧场生产效益不高,优质原料奶供应不足。中国奶业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形成并提出了适合国情的“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成果,即“优质乳工程”。

1.2 实施开展阶段

2016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优质乳工程,推动民族奶业转型”的目标,至此“国家优质乳工程”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由企业向市场的转变。随后,陆续有乳品企业通过优质乳工程的验收,且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6年,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现代牧业(蚌埠)有限公司和现代牧业(塞北)有限公司3 家乳品企业通过验收;2017年,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等11 家乳品企业通过优质乳工程的验收;2018年,包括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广州风行乳业有限公司、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在内的14 家乳品企业通过验收;2019年,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验收,同时正在评估的乳品企业有22 家。

优质乳工程实施至今,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给中国奶业发展带来了些许变化。那么优质乳工程实施以来,究竟给中国乳制品贸易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本研究从上述视角就优质乳工程对我国液态奶贸易的影响展开。

2 优质乳工程实施对液态奶进口的影响分析

优质乳工程重点普及以巴氏工艺加工的巴氏鲜奶,还原牛奶特有的天然活性营养消费价值。而进口液态奶为了延长保质期,普遍采用超高温工艺加工,破坏了牛奶中大量的天然活性营养。推广巴氏奶,既能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安全可靠的优质乳制品;也能保护国内优质奶源基地,推动民族奶业转型,促进我国奶业的发展。美国在1924年颁布“优质乳条例”(PMO),至今96年,修订38版,使得美国的优质乳(Grade A)比例达到了98.00%以上。为研究优质乳工程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推广本土优质巴氏奶的消费,从而影响液态奶的进口量,本研究采用超级瓦尔德(Sup-wald)检验对2009年1月—2019年9月的液态奶进口数据进行检验,以观察优质乳工程实施前后,我国液态奶进口量是否发生结构性变化。

2.1 文献回顾

巴氏奶(Pasteurised Milk),又称巴氏乳,是由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一般保质期较短,但保留了生鲜乳绝大部分的营养和口感。由于保质期短,巴氏奶的销售半径较小,一般是以本地和本区域为主。目前,发达国家,巴氏奶消费占液态奶90.00%以上,其中美国99.75%、加拿大99.94%、英国98.92%,而我国仅为29.62%,巴氏奶消费不足,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

大多数研究显示,国内巴氏奶市场潜力大,巴氏奶的普及有利于抵御国际奶业对我国奶业的冲击。汤志庆等(2019)认为随着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市场需求、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条件日益成熟,低温、新鲜的巴氏奶作为国内奶业市场下一个发展热点的形势已经日益明朗。消费者和市场对新鲜乳制品的消费需求,进入了稳步上升通道,新鲜乳制品,也成为中国奶业应对国际奶业冲击所带来多种影响的重要途径。聂迎利等(2017)认为低温奶是未来中国奶业的发展方向,其不但迎合了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需求,而且有助于企业建立新鲜壁垒,提高竞争力。蒙牛集团数字化和市场研究部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低温奶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并且是乳制品重度消费者的普遍选择。

除市场潜力外,国家政策也会对巴氏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毛学峰等(2019)研究发现,总体上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偏好的优先序为消费者、生产者、贸易商和政府,即进口贸易政策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利益。2018年1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倡导科学饮奶,普及巴氏奶、灭菌乳、奶酪等乳制品营养知识,培育国民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国家和贸易政策鼓励和支持能够推动巴氏奶的需求增长和发展。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包括巴氏奶在内的国内鲜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中国乳制品进口规模仍然在持续扩大。胡冰川(2019)研究认为国内鲜奶消费增长已经逼近或者达到极限水平,失去了快速增长的需求支撑。巴氏奶将维持 2015年以来的市场均势,进口乳制品仍将保持活跃。刘冬蕾等(2017)认为巴氏奶相较于常温奶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和低碳环保的特性,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但消费者的认知、对国产乳品企业的信任度及购买使用的便利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巴氏奶在液态奶市场的占有率。尼尔森数据显示,液态奶品类中渗透率最高的是低温酸奶,但目前正处于下滑阶段,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20%,年轻人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偏好于奶茶、咖啡等产品,乳制品消费量下降明显。

2.2 研究假说

优质乳工程对原料奶和加工工艺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符合其标准的优质原料奶和合理的加工工艺才能通过优质乳工程的验收。优质乳项目实施后,会增强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缓解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制品市场的冲击。因此,本文提出假设一。

H1:优质乳工程实施后能改变液态奶进口绝对量的结构。

液态奶包含鲜奶和酸奶,其中鲜奶占液态奶95.00%以上,酸奶的比重较低。为深入研究优质乳工程对液态奶的影响,分别对鲜奶和酸奶两种品类的进口量进行分析,因此,提出假设二、假设三。

H2:优质乳工程实施后能改变鲜奶进口绝对量的结构。

H3:优质乳工程实施后能改变酸奶进口绝对量的结构。

通过简单观察,发现近年来液态奶的进口量呈上升趋势,但其同比增长率有所放缓。为了解其原因,在分析优质乳工程实施后对液态奶进口绝对量的影响外,还需分析对液态奶增长率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四、假设五和假设六。

H4:优质乳工程实施后能改变液态奶同比增长率的结构。

H5:优质乳工程实施后能改变鲜奶同比增长率的结构。

H6:优质乳工程实施后能改变酸奶同比增长率的结构。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当时间序列在某个时间点突然改变时,称为结构突变。这个变化包括平均值的变化或产生这个系列的过程其他参数的变化。能够发现时间序列的结构何时发生变化,可以对优质乳工程的实施是否对液态奶进口量产生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Sup-wald检验可以确定数据何时以及是否有重大变化。其中estat sbknown和estat sbsingle命令对未知形式的异方差性均有效,这是传统的周检验无法比拟的,因此,选择Sup-wald进行结构性检验。

优质乳工程实施后,2016年9月首批乳品企业通过验收,自此优质乳工程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从学术研究走向了市场行为,并开始在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中产生影响力。故本文研究是以2016年9月为时间起点,来分析优质乳工程实施后的实际效果。由于首批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乳品,验收前后进口贸易政策等其他方面未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在没有外生冲击的情况下,液体奶的进口量和同比增长率应平滑变动。如果这两个指标在2016年9月前后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则可以说明发生的差异是优质乳工程引起的。

2.3.2 模型建立

根据Sup-wald检验有关的估计方法,得到以下估计模型。

2.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9年9月的月度进口数据,其中进口数据包括2009年1月以来的液态奶进口量、鲜奶进口量和酸奶进口量3 种。

液态奶进口量自2009年1月开始,总体呈逐年上涨的态势;2012年1月之前液态奶进口量较少,之后呈指数状态上涨;2016年1月后,液态奶进口呈现周期性波动上涨的趋势。液态奶的同比增速波动较大,2011年7月同比增速达到300.10%,随后同比增速震荡明显;2012年8月同比增速达到峰值425.23%;2013年9月后增速放缓,同比增速周期性波动,但峰值明显下降(图1)。

2.4 实证检验结果

2.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2016年9月为分界点,将样本数据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1月—2016年8月为优质乳工程项目实施前,2016年9月—2019年9月为优质乳工程项目实施后。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在优质乳工程实施前后,进口指标均值发生了一些变化,液态奶、鲜奶和酸奶进口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与本文之前的预期基本相符,但液态奶、鲜奶、酸奶的同比增长率明显放缓,即优质乳工程的实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液态奶进口量的增速。

2.4.2 断点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优质乳工程实施前后,液态奶进口量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断点未知Sup-wald检验和断点已知Sup-wald检验对我国液态奶进口量的结构变化进行检验。既考虑优质乳工程实施对进口量绝对值的影响,也考虑优质乳工程实施对进口量变化相对值的影响。分别对液态奶、鲜奶和酸奶进口量,以及液态奶、鲜奶和酸奶同比增长率进行结构性检验。

当断点未知时,对2009年9月—2019年9月的数据进行结构性检验,根据表2可以看出,液态奶进口量的时间序列断点出现在2015年6月,早于优质乳工程的实施,鲜奶和酸奶进口量时间序列的断点分别出现在2015年3月和2016年2月。这意味着,在优质乳工程实施之前,液态奶进口量就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进口量出现明显增长。

与此相似,断点未知时,液态奶、鲜奶同比增长率序列的结构性变化也发生在优质乳工程实施之前,即2014年11月。而酸奶同比增长率序列的断点发生在优质乳工程实施之后,为2018年2月。这意味着在优质乳工程实施前,鲜奶进口量增速就有所放缓,优质乳工程实施进一步抑制了鲜奶和酸奶进口的增长。

图1 2009年1月—2019年9月液态奶进口情况

当断点已知时,原假设是在2016年9月不存在结构性断点,检验结果如下,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原假设,即2016年9月是液态奶、鲜奶、酸奶进口量和同比增长率变化的结构性断点。根据表3可以看出,2016年9月优质乳工程实施前后,液态奶、鲜奶、酸奶进口量和同比增长率均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根据进口量的结构变化可知,2016年9月之后液态奶进口量的绝对值依然明显高于2016年9月之前,这与上述变量特征描述结论一致。但是,根据进口量同比增长率的变化可知,2016年9月优质乳工程实施后,液态奶、鲜奶、酸奶的进口量同比增长率均显著下降,即优质乳工程实施确实抑制了鲜奶、酸奶等液态奶进口的增长。

表1 液态奶、鲜奶和酸奶项目实施前后进口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 主要结论

3.1 优质乳工程的实施不是近10 年液态奶进口的结构性断点

中国液态奶进口量结构性变化的时间点出现在优质乳工程实施之前,进口量的同比增长率除酸奶外,其结构性变化也出现在优质乳工程实施之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2016年9月至今时间太短,一项政策或工程的实施效果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体现出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优质乳工程申报主要是由乳品企业自发申请,自下而上的活动对于推动该项目的影响力作用有限,贸易政策、关税水平等其他原因对液态奶进口量的影响更大。

表2 断点未知的Sup-wald检验结果

表3 断点已知的Sup-wald检验结果

3.2 优质乳工程的实施更多的体现为抑制了液态奶进口量的增长

优质乳工程实施后液态奶进口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断点已知的Supwald检验结果来看,2016年9月前后鲜奶、酸奶及液态奶总量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较于进口量,同比增速变化更加明显。这意味着,虽然优质乳工程的实施不是近10 年来液态奶进口变化的结构性断点,液态奶进口量没有出现明显下跌,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液态奶的进口增速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为抑制液态奶进口的增速。

3.3 国民饮奶习惯的改变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

虽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牛乳制品的功效。但由于巴氏奶对原料奶品质、仓储物流的要求高,政府对乳制品高安全性的要求导向,使得乳品企业选择利润高、安全性高的常温奶,并以此来引导顾客进行消费,使得巴氏奶在国内的普及速度慢,影响力不高。因此,巴氏奶的普及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加大巴氏奶的宣传,上游养殖企业保障优质原料奶供应,拓展巴氏奶的销售配送渠道等措施培养国民饮奶习惯。

猜你喜欢

巴氏奶液态奶断点
液态奶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
断点
河北省液态奶消费城乡差异研究
乳企密集发力巴氏奶市场竞争加剧
浅谈巴氏消毒奶
用Eclipse调试Python
火力发电机组自启停(APS)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河北省巴氏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液态奶脱脂工序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