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强化学生理性精神”为主题的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构建

2020-06-11林清良

教师·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主题式教学高中政治

林清良

摘 要:教师培养学生成为理性思辨人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具有非常强的理性精神,主要包括理性思考、反思、批判等理性思维。以主题式教学为基础,从课程思维层面出发,采取深化主题、主题辩论、反思追问、合作探讨等有效的策略开展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其政治理性,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目标。文章作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经验,探究借助主题式教学来落实理性精神培养的策略,希冀为广大教师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主题式教学;理性精神;實施策略

理性精神主要是指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所展现出的反思、辩证等理智的行为特征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理性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基于此,教师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要从课程的维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将实际教学内容和培养理性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理性、经济理性、文化理性等方面探索强化学生理性精神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深化主题,提升经济理性

主题式教学的核心是确立明确的主题,这是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保证。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设计主题与思维引导。确立的主题理应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相吻合。在实际的高中政治主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更具生活气息的主题,将学生引入自身相对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指导学生合理地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思考,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具有科学性的理性答案,进而让学生能够将现实生活和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联系,以此有效地提升其经济理性。

以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师可以将“‘双十一消费需要用理性降温”设为主题,利用课余时间对全班学生的消费观展开科学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主要有以下两种消费行为:有的学生在“双十一”举办促销活动时,购买奢侈品,而其购买资金均来源于父母,而其他学生则因同学的上述举动而不顾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盲目地追逐、效仿;有的学生在“双十一”举办促销活动时,会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为自己置办学习用品,且购买这些东西的资金都是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上述情况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讨论之中。随后,教师让三至五个学生(依据举手的顺序依次上台)对上述消费行为发表看法,主要是评价上述两种消费倾向,以及提出作为学生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的意见或建议。此外,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点评,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也可以帮助“盲目从众”的学生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

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活动主题,通过调查切实地掌握学生目前的消费行为,并将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引向正确合理的方向,让学生在评价其他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思考规范自身消费倾向的合理措施,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理性,高效地达成本章的教学目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反思追问,强化政治理性

主题式教学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好奇心和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而让师生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依据主题,借助一系列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并逐渐生成一个个正确合理的观点,从而完成对价值观导向的真正认同,以此强化学生的政治理性。

以教学“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的识记,帮助学生理清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政治生活”这个主题,设置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即“问题链”,诱发学生不断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思考和探究。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作为中国公民,你具有哪些政治权利与义务?并简要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教材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代中国人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看法和见解?”“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然后,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最终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而在理解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学生主要对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进而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对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间的关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三者都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构件,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物质文明是其余二者的基础;精神文明为其余二者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由政治文明决定,且后者为前两者提供政治保障。

学生在不断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对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具有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停留于字面层次的理解,而是上升到反思、辩证层面的理解,学生在得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增强了法治意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强化了自身的政治理性。

三、合作探讨,内化文化理性

理性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将获取专业知识作为首要的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在面对以后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可以独立地思考而不随波逐流,坚持精神独立,保持文化自觉,进而让学生可以理性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公共文化生活中,逐渐地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无私奉献与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围绕文化主题,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在辩论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理性。

以教学“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为例,在本章的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对外开放政策具有更深的理解,教师不妨以“面临经济全球化,中国采取的应对政策”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聆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并且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高质量”的观点。首先,教师将全班分为若干个政治学习讨论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可以提出具体的事例来佐证自己提出的见解。其次,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实际情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受到了如下的启发: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各个方面(如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再次,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用简短的话语阐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是某个小组的讨论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其对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理应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在每个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教师再进行点评。

教师通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探究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加深思维认知,提升其理性思辨境界的高度,进而让学生愿意以更加开阔的心态去迎接外来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以此让学生能够形成多元价值共同存在的文化理性。

四、主题辩论,培养哲学理性

哲学是从理性的角度进行理论探究的结果,其本质可以概括为关于“反问”的学问。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哲学的发展史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反思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辩论活动,指导学生围绕相关的哲学主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理性,从而实现理性精神的突破性发展。

以教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例,为了让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教师可以以“家家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各家都有不同的‘经”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辩论,指导其运用矛盾理论展开合理的辨析:“家家都有难处”主要是指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并且每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矛盾,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即每件事都存在矛盾,矛盾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而矛盾在每个家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夫妻之间的矛盾、婆婆与媳妇之间的矛盾等,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家庭的矛盾具有差异性;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所具有的矛盾也是不同的,相同的矛盾在不同的层面也具有特殊性。通过开展主题辩论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哲学理论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之中,让学生通过辨析,懂得如何将所掌握的哲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升到唯物辩证的高度,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认知水平,提高其灵活运用哲学理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应包括理性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时,还可以进行理性思考,做出最为客观的选择,开展合理的追问与反思。在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进行主题式教学,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渗透理性精神的教育,達成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久华.思维导图孕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力——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2017(9):52.

[2]郭亚平.浅析提升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8(11):141.

[3]王恒福.思想政治课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6):30-31.

[4]洪静萍.培养理性精神是政治教学的智慧追求[J].华夏教师,2018(25):41-43.

[5]牛丽娜.浅谈如何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09(7):40.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主题式教学高中政治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