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堂提问的“三性”,有效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2020-06-11周美林

教师·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指向性三性层次性

周美林

摘 要: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课堂上经常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抑或是面面俱到却只流于形式的提问,使得课堂生硬且无法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和多维性的课堂提问,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课堂提问;指向性;层次性;多维性

一、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一个指向性明确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性,方可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中,教学重点是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归纳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认识并理解单位“1”。在新授课时,教师先抛出一个简单、明确的问题“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来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接着问学生:“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一个圆形和一条1分米的线段,你能分别表示出它们的吗?”从而总结概括出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紧接着教师再问:“如果再给你一些物体,你还能表示它们的吗?”很自然地由一个物体过渡到多个物体,从而区别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与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之间的不同点。最后,教师总结单位“1”的含义并追问:“为什么这个1要加上引号呢?”如此一来,分数的意义自然就清晰了。正因为这样一系列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学生才能快速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提问,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二、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问题的层次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是推导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的过程。在教授新知中,教师先提问:“猜一猜,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是多少呢?”接着提问:“究竟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也就是1平方分米里面会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呢?‘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指的都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后顺势引出问题:“那么,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又会是多少呢? 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提出这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三、引发问题的多维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追求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而忽略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坡度性及发散性。一个能发散学生思维的多维性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摆一摆”一课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组合图形的拼组。教师首先提问:“用这样的小棒搭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三根”。接著教师追问:“就只能用三根吗?”引发学生思考,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六根也可以。你并没有规定每条边只能用一根小棒,可以每条边有两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度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拓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挖掘并提问:“既然三条边可以用两根小棒搭也可以用三根小棒搭,那可不可以一条边用一根小棒搭,另外两条边是用两根小棒搭呢?可不可以一条边是用两根,另外两条边用一根呢?”引导学生尝试摆一摆,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抓准重难点,巧妙设计问题,就能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程学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新探索[J].考试周刊,2008(2):53.

[2]虞青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问”的技巧[J].小学教学参考,2010(17):62.

猜你喜欢

指向性三性层次性
一种接收换能器指向性凹陷方法
人大专题询问:增强监督“指向性”
声波测井圆环阵指向性设计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