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020-06-11隋忆越

戏剧之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女性形象

隋忆越

【摘 要】在上世纪的英国文坛,涌现出了多位女性作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即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她站在女性作家的角度,用其特有的笔触将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出来。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女主人公均拥有极强的女性意识,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表现出强烈的母性意识,“性解放”的显著发展也使得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社会影响力和深度显著加强。对此,本文对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母性意识;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207-01

在上世纪的英国诸多女性作家中最让人称道的一位便是多丽丝·莱辛,其特别之处在于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由于其作品中女性主题意识十分鲜明,且对当代社会男女两性关系做出了深刻分析,因而当时西方的女性主义者对其非常喜欢,其作品深受追捧。虽然对于女权主义者这一称呼,多丽丝·莱辛并未承认,但作为一名女作家,她一直以来都对女性的命运非常关注,积极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正是她博大的胸怀、真诚独特的视角,才将一位位丰富的女性形象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一、直面困境的坚强女性

阅读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可以了解到,其主人公所处的生态环境通常十分恶劣,女性的生活十分艰辛,面临着极大的生存考验[1]。面对这些困境,她们借助聪明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使危机得到了化解,带给了人类希望。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一书中,人们生存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毫无节制地掠夺生存资源,各生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日益激烈。因为种族之间的战争,玛拉和父母阴阳相隔,她和弟弟不得不隐姓埋名,远离家乡,走上一段追求自由和生存的冒险旅程。姐弟经历了缺水、抢劫、恶龙袭击等各种环境,最终到达了北方,姐弟都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生机勃勃的农场中快乐生活。玛拉在这里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因为她看到了象征着生命的绿色,她有权自由、自主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多丽丝·莱辛运用细腻的方式对置身于困境中女性的坚持、选择、挣扎、迷失进行了描写,着重刻画了女性坚韧、勇敢、乐观的性格,这些女性具有坚强的品质,挑战了男性的强权和异化的世界。

二、神圣伟大的母性形象

在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中母性意识也是重要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上世纪后期,其创作题材和风格再次变成了自己熟悉的话题,此时期中《第五个孩子》便是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的创作原本是为了借助对处于社会边缘的一类人的生存问题进行探讨,使人们受到启发,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恐怖。在《第五个孩子》中,作者用一对古怪且般配的恋人相互深爱对方同时组成完美家庭开始。建筑师大卫和海蕊步入婚姻殿堂,他们尝试着一同将常规打破,组建一个多子女的幸福家庭。最初几年,这个家庭因为四个孩子的相继出生而充满欢声笑语,但这一切在第五个孩子出生后都改变了:第五个孩子班并未有其兄姐的出众相貌,他不仅生下来就驼背、跛足,且还十分贪吃;吃奶时咬伤了母亲的乳房;一岁时竟徒手杀死了一只狗……班的种种行为带给了整个家庭巨大的恐慌。对于这个如同恶魔一般的孩子,父亲最终选择将其送走。之后的一段时间生活终于归于平静。但这一切却并未抵过神圣、伟大、无私的母爱,即使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母亲海蕊依然将快要死去的班带回了家,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她依然甘之如饴,以母性般的慈爱养大了班。可见,莱辛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受难的圣母”,虽然在整個小说中班是中心人物,但在整个小说中海蕊一直贯彻其中,立足于母亲的视角给予读者引导,让其仔细观察班。

三、独立自主的女性

通过多丽丝·莱辛创设的女性世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股很难遏制的无形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莱辛描绘的独立自主的女性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们不仅对自给自足的经济展开了积极追求,而且也渴望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注重对完整的人格予以维护,这些女性充分彰显了自我存在的价值[2]。《吾友茱蒂丝》与《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两位名字相同的女性——茱蒂丝,除了房间独立外,她们还拥有自己的工作,因而获得了现代女性英雄的称号。“但人要是不能借助自己的感受行事,那还可以借助什么?”她是自由的。《屋顶丽人》给人以非常冷淡、默然的感觉,如同十一世纪英国贵妇戈黛娃夫人,坚持做自己,享受温暖的阳光,她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自己。皮尔森太太和玫瑰(《另外那个女人》)、佩姬与茉莉(《男人间》)的经历相似:与过去的情敌握手言和,还一起创造了新生活。皮尔森太太同玫瑰商议,开了一家属于她们二人的蛋糕店。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女人自己照顾自己”、“今天的世界,妇女必须自己照顾自己”等话语,这并非作者词汇匮乏,而是表达了对女性的一种希望,是相同共性的体现。茉莉和佩姬在对自身的处境进行了分析后,决定合资开一家服装店,不管在什么时候,遇到何事,她们对工作的热情并未改变,坚持开着自己的服装店。可见,精神独立的一项基础条件就是经济独立。

四、结语

多丽丝·莱辛是上世纪著名的天才女作家,她的作品思想魅力很大。就如同传说中“抟土成人”的女神一样,多丽丝·莱辛为其笔下的诸多女性注入了生命,不容置疑,莱辛与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将属于整个时代和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忠霞,王琳琳.边缘人的哀鸣——浅析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54-57.

[2]张美云.多丽丝·莱辛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分析[J].唐山文学,2017:129.

猜你喜欢

多丽丝莱辛女性形象
高贵的“伪证”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