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武恩:以感恩之情温暖社会的人

2020-06-10鲍振川

福利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乐园养老服务

• 本刊记者 鲍振川

柯武恩实在太忙。

刚刚与她结识半天,她已经在高速公路上从宁波到桐庐跑了一个来回。所谓的采访,也是在途中的聊天中进行的。她将近零点到家,第二天,一顿早餐没有吃完,又被拖入日常繁忙的事务中……

陪同的李水浓副院长说,这就是柯武恩院长生活的常态。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从2001年到2020年新春,柯武恩老大姐已在浙江宁波颐乐园过了20个春秋。

李水浓说:“柯院长已年近七旬,我与她属两辈人,但她对养老事业的热情、忘我、竭诚奉献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她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我们这些晚辈望尘莫及。”

柯武恩和她的团队

艰难的选择

柯武恩出生在奉化溪口一个贫困的家庭,兄妹两人,哥哥年长她19岁,之间的姊妹皆因疾病而夭折。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回乡知识青年,她如同当年的李铁梅,担任“铁姑娘队”的领头人,她雷厉风行的实干精神,深得领导赏识和同事的赞誉。她从民办教师到招工转干,直至奉化市妇联主任、劳动局局长,她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干部。柯武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一个农家女,能成长为国家的干部,党和政府付出了多少代价?我心里有笔账,做多少事,都未必能够偿还。”不忘初心,以感恩之情回报社会,是她的不竭动力。

20年前,柯武恩的老领导项秉炎从市委书记职位退下,出任宁波慈善总会会长。2001年,宁波市政府决定出资,由市慈善总会牵头,在宁波市郊区建设颐乐园,依靠社会力量共同筹建并管理。老书记项秉炎点名要柯武恩挂帅筹建。当时,正值机构改革,她已申请退居二线,本想婉拒领导的点将。但老领导通过组织部门与柯武恩联系,心存感恩的她,难拂领导厚爱,斟酌再三,决定走马上任。

颐乐园总占地面积103亩,规划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预想工程按整体规划分三期建成,总投资2亿元左右。这是宁波市第一家由政府和社会投资最大规模的养老机构。

政府和社会慈善组织把宁波养老的事业托付给了柯武恩,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双肩担当的分量!老领导们用大爱之心描绘出宁波老龄服务事业的蓝图,而她决心用心血把社会聚集的大爱传承下去。

这对柯武恩来说,是一个艰难痛苦的选择。作为宁波市出色的女干部,许多民营企业对她已经发出邀请,其中不乏高薪的诱惑,但她毅然走上了养老服务的道路。

颐乐园前期筹建工作困难重重,繁杂的后勤与保障工作,艰难的市场拓展……柯武恩每遇上一道坎,付出的汗水与辛劳如影随形。曾经几次,她想到闯过这道坎就要辞职离去,但想到那些将余生托付与她的老人,就又咬紧牙关默默前行。

回想走过的路,柯武恩说:“我体会最深的是,从事养老服务,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韧性。”

用怡心美境滋养老人

柯武恩心中的养老事业,是为老人提供“表里如一”的生存环境,概括性描述:表,服务于身体的需求;里,慰藉于精神的人文关怀;一,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为此,她亲力亲为、勇于实践,坚持培育颐乐园独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颐乐园分别于2001年、2005年和2014年分三期建成,拥有床位1250张,目前,常住老人1200余名,百岁以上老人6名,90岁以上老人255名,平均年龄85.3岁,三分之二的老人已入住10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园”。

颐乐园老人自娱自乐

宁波市在筹建颐乐园的同期,又筹建了宁慈康复医院。这为贯彻“替社会子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让长者安享晚年”的理念,奠定了物质基础。

柯武恩以女性的美感与细腻,精心打造这处老人栖息地。

甬江支流新杨木碶河穿颐乐园而过,绿水环绕。漫步于颐乐园的庭院,有老人静坐垂钓,绿树掩映的石径、碧浪环绕的亭台,使人心生“身在花丛中,复得返田园”的感慨。在清新的美景中,以花卉命名的石刻荷花苑、桂花苑、牡丹苑、丽花苑、杜鹃苑……那形态各异的巨石上雕刻的墨宝被赋与了灵性,成为老人与环境交流感情的见证。

园内的盆景艺术与服务文化精巧自然地融汇于一体,时至年末,枝头仍有橙、柚随风摇曳,火红的槭树叶轻轻飘飞,落叶的海棠果犹在树稍,红、青、黄,像一块生命的调色板,象征着老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哈尔滨来的一对老夫妇考察颐乐园后感慨地说:“这里真是世外桃源,来了再不想离开,遗憾的是,已没有床位了……”

园内东、西、南、北四个组合变换的园区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的林间石径,使得建筑群落开阔中蕴含着紧凑。它着力营造的环境要素,给老人带来丰富的审美效应。

最得老人中意的三个餐厅,菜品丰富、价格低廉:以成本价销售的东坡肉仅12元;椒盐小鸡腿、梅干菜烧肉均8元;炒三鲜5元;红烧萝卜、大白菜均售2元……菜品荤素搭配,深获赞许。许多老人外出办事,也要留下饭盒,不愿再吃外面的饭菜。

柯院长说,老人会算账,心里也有一杆秤。低收入百姓,更在意价格。颐乐园就要让普通收入的老人住得起,吃得好!园区配套的超市、洗衣店、银行、美容美发店以及各种娱乐场所,具备了现代社区的所有功能。休闲会所、老年大学、健身房、图书馆等设施生动地体现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老人选择颐乐园,并不是仅从性价比考虑。而是从环境、服务、价格、文化品质来打分,颐乐园四项均在高分值。特别是在这里,高端老人不觉失份儿,低层收入不感受囧。所以,颐乐园入住率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床位始终供不应求,每年数千老人登记排队入住。

独生女何笑静在黎巴嫩工作,自从爸妈入住颐乐园,极大地缓释了她心里的负担。去年,父亲去世,她不在身边,是颐乐园的院长和员工代她陪伴父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让妈妈安稳、平静地送别了老伴。2019年圣诞节,她专程回国陪伴母亲过节,搀扶着老妈妈在园区散步,不亚于在公园里游览。一股清凉的晨风,一团朦胧的冬雨,雅雅气韵中透散出诱人的魅力。一块块宣示着颐乐园服务理念的标牌,立在草地路边,装点得恰到好处。在她看来,大千世界的美境不过如此,唯有老人心里安然,才是儿女最大的心愿。

柯武恩(右二)年夜饭时看望老人

优质服务是事业发展的根基

与柯院长交谈,可感到她内心的坦然和淡定,她代带领团队服务1200余老人,可想象有许多困难与坎坷,难免为她焦虑。而她已经习惯于“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随心随缘。”在她看来,职业是生命追求的选择。而养老服务,不仅提高了她的人生境界,而且为她找到了人生价值的答案。

她体会到: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老人个性化消费的追求不断提升,过去那种简单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失去了对老人的吸引力,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转变为生产力,这是她近年来不断的追求。柯武恩在研究和践行养老服务理念的同时,力求重新塑造进取的力量,使自己充实、豁达、乐观,并陶醉于对老人的服务之中。

颐乐园不仅让美丽的环境滋养老人,还要让温馨的服务滋润老人的心灵。

第一批入住颐乐园的何方仪、沈银香夫妇,已在这里度过了18年。何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思想开明,观念超前,他十分庆幸当初的选择,他说:“是颐乐园救了我的命。”一天,何爷爷瞬间失忆,不认识来看望他的儿子。由于及时送入颐康医院,医护人员果断处置,解除了病情危险。通过治疗,他慢慢地恢复正常。老人发病属于中风前兆,若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这得益于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在每一个服务细节上,医生、护士、护工都尽心尽力……

2001年,黄连环和竺景怡老两口住进颐乐园。颐乐园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服务周到、饭菜营养可口、价格便宜,有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传统节日组织的各项活动,游园、联欢、交谊舞、象棋比赛……还有特意为老人举办金婚庆典、生日会餐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颐乐园组织老人参加全市老年人门球比赛,还获得省门球赛冠军,并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全国大赛。黄连环爷爷年已93岁,仍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说,颐乐园的健康生活方式,让他返老还童。

2002年,朱宝德和马禹华夫妇住进颐乐园,起初,子女都很反对,怕别人说他们不孝顺。老两口本打算住一段时间看看,若觉得不好,再回家。然而他们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尤其服务特别周到。这样健康、规律、温馨、热闹的生活,正是老人长久的向往,他们一住就是17年。这期间,马奶奶曾患心肺中隔肿瘤,手术时拿掉几根胸肋,格外需要关怀和照护。颐乐园领导和员工都到医院看望,让老人异常开心和感动。马奶奶出院后回自理区,颐乐园早已做好护理安排,老人没有想到的,颐乐园想到了。老人想到的,这里已经做到了,马奶奶感慨地说:“住进颐乐园真是我们的幸运!这么多年,年纪越来越大,健康状况倒越来越好了。”

柯武恩在培训班上授课

就地育才挑大梁

专业管理团队和一线员工的短缺,已经成为全国养老机构面临的普遍性的难题,是制约养老机构品质提升的“瓶颈”。

与柯武恩交谈,可感到她内心对员工的热忱和责任感。这一切,得益于感恩与孝道文化对她的熏染。她认为,感恩与孝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恩社会、关爱长辈、尊老敬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

“当懂得对社会感恩,你就能自觉投入工作中。”“当你拥有一颗孝老的爱心,便拥有了根本。”

柯武恩深知,随着颐乐园的发展进步,如何把传统的感恩孝道文化与现代化服务理念有机融合,培育一支优秀的管理服务团队,是提升颐乐园服务品质的基础。

多年来,柯武恩被入住颐乐园老人们称为贴心女儿。无论是暖春炎夏,或是仲秋寒冬,柯武恩始终怀着感激、感恩的心,面对所有老人与老人的亲属,她说:“如果长年累月能把平凡、简单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不简单;如果能把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当作爹娘来呵护照顾,做老人好儿女,就是了不起。”

在她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下,颐乐园建立了一支优质的服务团队。田惠敏通过岗位练兵,在宁波市介助老人技能大赛获得综合二等奖;孙盛波、俞敏骏在浙江省首届优质服务大赛上和全国首届优质服务大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3年,柯武恩就任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理事,颐乐园成为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在协会的大平台上,柯武恩系统地学习了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课程,并带着年轻的助手积极参加协会的各类专业培训,申请加入了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首批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她还多次远赴省内外多家专业养老机构学习取经,参加协会相关课题研发,配合协会和思德库养老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在颐乐园举办多期专业培训班,以此带动全员参加学习,促进了团队服务与管理理念的更新、技术水平的改善提高。她规定,颐乐园的员工凡是通过自学获得全国、省、市职业技能证书的,单位给予每月50元至200元不等的津贴。激励机制产生了积极效应,员工亲身感受到了追求进步的收获。

柯武恩特别注重从员工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放到中高层职位,给予重点培养。实实在在为优秀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她精心培养下,逐级成长的年轻管理者一职多能,他们协调配合,成为颐乐园对外拓展业务、连锁管理的栋梁之才。

2014年,颐乐园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列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前瞻性培养的人才为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柯武恩创建了宁波颐乐园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先后接管了慈城镇步韬益寿院和宁波市鄞州怡康院,同时与宁波东部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完善了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模式,

柯武恩(站立者)参加老人活动

如今的颐乐园,在柯武恩的精心打造下,已成为宁波市乃至全国养老服务领域的品牌机构,获得了多项荣誉。

大爱至真

20年来,柯武恩把生命融入到服务老人的事业中,在她的大爱传承下,颐乐园传颂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乐佩芳从服务员做起,升任小组长、大组长、区段主管,直至担任院长助理,十余年如一日,热情对待所有老人。她恪守职责不惧烦杂、耐心沉静、一丝不苟、笑颜常开……她以鲜明的服务特色成为品牌员工。

张建国是为数不多的男护工,心胸广阔而服务缜密,许多女护工力所不及的工作,他都会主动搭手。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却多次主动推却,把荣誉让给别人,被称为“园宝”级护工。

程爷爷因为心脏病、前列腺、肠道等疾病,导致无法正常生活,每天进食困难,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无法进行静脉治疗。针对程爷爷病情,护工精心照顾,一天7次喂食,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站,在温情的陪伴下安详离世。颐乐园有三百余位老人在生命尽头,员工们都寸步不离地日夜守候他们身边,许多老人在临终时刻,一直不愿松开他们的手。多少次为老人办理后事,员工们把老人送到殡仪馆,流着泪水跑前跑后。当外人得知他们仅是颐乐园服务老人的员工时,感动不已。

柯武恩说:“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老人能够在员工的陪伴下带着尊严离去,那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

柯武恩在养老路上坚定前行,赢得了朵朵花开的时刻。

2019年,她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聘为“养老服务认证特聘技术专家”“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被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聘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被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聘为主任委员,被中国常青藤旅居养老联盟和《老年生活报》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康养产业领军人物”,被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养老委员会评为“全国最美颐乐园园长”,被浙江省评为百名岗位建功标兵,被浙江省慈善总会评为慈善工作先进个人,被浙江省老年协会评为“最美颐乐园园长”,被浙江省社会福利协会评为“浙江省老年服务行业领军人物”……

自2001年起,柯武恩连续被选为宁波市第九、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她来自基层,关注民生,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敢于为民鼓与呼,她提出的有关社会民生建议多次被评为优秀建议。

颐乐园也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养老服务放心机构十佳单位”,荣获全国老龄委“2014年首届全国养老服务人文精神奖”,被省民政厅评为“浙江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被市政府列为外宣基地……

柯武恩说:“我的经历很平凡,就是不忘初心,用真情感恩社会,为老人尽一份孝心。”

猜你喜欢

乐园养老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