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山区团体单位献血服务情况调查及其对策

2020-06-09傅利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0期

傅利英

[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和制约团体献血的各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良性发展。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临床用血需求量的增大,各采供血机构越来越意识到团体一同进行无偿献血的重要程度,由于团体无偿献血具有保障性很强且宣传效率相对较高等优势,因此逐渐成为季节性缺血以及突发事件用血的重要保障措施,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将其作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方式。在全世界来说,美国属于最为重视团体预约献血且无偿献血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其次就是我国的台湾以及香港,临床用血中将近一半的血都来自于团体的无偿献血。由此可见,对团体无偿献血进行大力推广可以说是当前解决血源紧张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近年来萧山团体单位无偿献血招募日益困难,对临床供血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影响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开展的多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献血服务;团体单位;供血量

[中图分类号] R3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4(a)-0151-03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lood Donation Service in Xiaoshan District

FU Li-ying

Hangzhou Xiaoshan Free Blood Donation Service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3112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and restrict group blood donation, we propose targeted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work, the demand for blood for clinical use has increased, and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institution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by group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seasonal ischemia and emergency blood use, and some regions have even used it as the main source of clinical blood. In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belongs to the countries that value group donation and donate blood freely, 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are the second countries. Nearly half of the blood in clinical blood comes from group don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vigorous promotion of the group's unpaid blood donation can be said to be an important way and means to solve the current blood source tens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ations by Xiaoshan group uni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which poses a severe challenge to clinical blood supply.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we conducted related investigations to analyze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unpaid blood donation work of group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Blood donation service; Group unit; Blood supply

無偿献血其实并非没有任何奖励机制,只是将物质奖励淡化了,强调更多的是象征激励,这种方式不仅是出于对献血者的尊重,也可以有效促使献血框架的再生产。单位团体献血具有高效性和结构易得性,其依赖于单位内部而进行有效运作,是一种自然成团的献血主体。

1  方法

1.1  定量调查

收集样本地区无偿献血情况、医疗用血情况以及以上两种情况近3年来变化情况的相关资料。可以在无偿献血的现场对萧山区团体献血的负责人以及非该团体的无偿献血者以及非献血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调查时需要对献血工作的满意度、关注点以及献血者进行无偿献血的原因进行重点关注。

1.2  定性调查

对该单位的领导者以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调查,重点对无偿献血的工作经验、工作困难以及整体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于该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重点对献血者的影响因素以及关注重点以及采血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了解。

2  影响团体单位进行无偿献血的因素

2.1  血压特有的生理特征

血液的保存期限以及特定的储存条件都是由于血液特有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对血液的储存需要严格根据血液库存情况以及临床用血情况,对采血的标准及采血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此才能够保证血液处于最佳的采供平衡状态,而不能由团体单位自己选择献血时间,对企业生产会造成一定影响。

2.2  寒暑季节变化

萧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即夏季较为炎热,冬季较为湿冷,尤其在夏季的7—8月以及冬季的1—2月都是季节最为鲜明的两个时段,在这两个时段街头的行人会明显有所减少,因此在街头参与无偿献血的市民自然而然也就会大幅度减少,随之下滑的还有街头的献血点采血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机构以及就医条件也有着明显的改善,因此在这两个时间段,临床用血量并没有随之下降,导致在这两个时间段很容易出现季节性的缺血矛盾,只能更多地依靠团体献血。企业虽然大多愿意来承担这份社会责任,但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求员工在极寒极热的季节参加献血确实对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2]。

2.3  社会意识流变化

詹姆斯,一位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来自内部或者外界在无意识中产生的某些情感以及信息等通过连续运动的方式在人们的意识中进出的过程即为意识流。由此可见,社会的意识流比较容易受到典型事例或者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郭美美事件”等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下降,使得中国的慈善事业倒退了几十年;诸如“血浆浇花”等一件接着一件被非善意扩大了无数倍的负面新闻事件,也使十几年来苦心经营的无偿献血事业也无端遭受到重大的影响[3]。另外,全国各地已发生很多热点事件是关于无偿献血者却遭遇到用血难的情况,因此献血者在献血时曾被承诺的优待用血已经逐渐陷于尴尬。虽然萧山的采血量目前还是能保证全区临床供血需要的,可有较大一部分人会选择去省城等大医院就医,由于大城市血液供应较为紧张,无偿献血者也屡屡遭遇用血难,曾被要求亲友互助献血。为此,患者心急如焚,有些团体单位为了员工能尽快用到血只好动员几个员工前去献血救急。如此辗转来回,医院才能从血站拿到血,医生才能安排手术或治疗。无偿献血者在周边城市用血时未获优待,严重影响了萧山的公众和团体单位的献血热情,团体单位负责人会觉得还不如到需要用血时再安排人员去献血来得更直接,在献血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上就会有所保留,导致血站采血量下降。

2.4  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变迁

萧山曾以工业强区著称,近年来萧山经濟转型升级,在坚守实体经济基础上,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很多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转型,员工数量随之大幅度减少,而多年来萧山的团体献血大部分来自企业,经济的转型升级直接给该区的团体献血招募带来了挑战。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杭州钱江世纪城及钱塘新区大江东区块等这些行政区划调整使人流量、人口结构、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也会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因素与人们的献血行为以及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对策

3.1  共建共享,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巩固与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区政府及时下发全区无偿献血年度工作要点和无偿献血表彰文件,在世界献血者日前夕召开全区无偿献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相关部门、镇街工作任务;各团体会员单位将献血工作与单位党建、团建、工会等工作有机结合,将无偿献血作为单位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4];区献血办与各镇街、有关单位联动,完善专业招募与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实行分级管理、层层发动、有效招募,不断发展和保留固定及应急献血队伍,对无偿献血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行进一步的强化,确保日常及突发事件临床血液供应。

3.2  加强沟通,满足团体单位基本需求

相对街头流动采血来说,团体献血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计划性,要努力发挥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的优势,加强与团体献血单位的沟通,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到团体单位的“生理需求”,要做好单位领导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无偿献血不会影响到员工的身体、不会耽误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参与无偿献血是每个单位和团体的社会责任;让他们认识到组织团体无偿献血亦是增强团队精神,鼓舞团队士气,增强集体荣誉感的一种方式。同时,采供血机构也要站在企事业单位的角度组织好献血工作。如较大的企业可以采用分车间、分批次献血的方式,以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产;学校可以避开考试的高峰期进学校采血等。可以说,单位领导充分理解和接受无偿献血工作才是团体无偿献血招募胜利的第一步。采供血机构应根据当地用血需求和实际情况及时动态地修订工作计划,可以根据献血团体的单位性质、献血时间、献血人数以及献血地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地对团体献血人群以及街头献血进行分配,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3  强化宣传,满足献血者安全需求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努力提高无偿献血在不同人群中的知晓率、覆盖率和参与率。生活稳定、人身安全、免遭疾病以及免遭痛苦威胁等都是安全的需求。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则是指献血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需求。为了让团体献血单位有更多的人接受并参与无偿献血,首先要从科学的角度让人们消除对献血的顾虑。团体偿献血招募的优势则是可以通过集中宣传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效率。一是无偿献血科学知识宣传[5]。采供血机构在深入单位采血前要多途径,多形式地向献血团体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比如可在每个团体献血单位设一名社会招募员,这个招募员最好是单位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者,他的宣传更能使员工接受。可利用单位的党团工会活动等组织无偿献血知识宣讲,利用单位的内刊、宣传栏等文化载体传播献血知识等,也可以让单位献血量多的人现身说法,告知人们献血无损健康。二是采血前要做好细致的招募动员工作。如安排合适的献血场地、告知献血者献血前的注意事项,不适合献血的情况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杜绝造成不良的群体效应。三是采血时利用规范的操作和一次性耗材告诉献血者献血的安全性,用恰当的语言打消献血者的疑虑。比如告诉献血者采血比平时打针的疼痛感还要弱等,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心理等。四是要真挚、体贴地告诉献血者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等。献血者只有在详细地了解了献血无损健康后,才能从心理上接受献血并积极行动。

3.4  优化服务,满足献血者尊重需求

3.4.1 注重员工培训,不断提升献血服务水平  就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质量文件、职业道德、礼仪服务等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全體员工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注重员工的能力培训和技术更新。

3.4.2 尊重和关爱献血者,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爱心的行为,是伟大而值得尊重的。采供血机构在招募团体无偿献血者时,不能眼里只有单位领导或献血团体的组织者。尤其是在团体献血时,由于献血人数众多,采血人员往往会忽视献血时的良好态度和服务,其实采血人员此刻忙而不乱的行为、友善的微笑、关心的话语更显重要,它会影响到一大批献血者的心理感受。同时,要完善献血回访、献血回告等制度,使献血者的每次献血都成为彰显文明、享受文明服务的过程。借助信息化,献血者献完血后马上就能收到即时感谢短信,系统还能自动反馈血液检测结果,对住院的献血者自动发送关爱短信,实现精准服务。良好的献血后服务会让献血者感受到这不单是一种集体行为,更是一种自愿行动的爱心行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每个人都希望可以通过一些社会活动而得到人们的赞扬与称赞,同时满足自我实现。重视激发献血荣誉感,对无偿献血工作组织较好的单位和对献血量较多的献血者适时地表达感谢,必要时组织表彰奖励。构建献血者关爱机制,对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实行“三免”政策,截至2019年6月,全区已有603 人办理了无偿献血三免荣誉证和电子卡,享受“三免”政策带给他们的温暖。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对优秀的献血事迹大力宣传报道,高度肯定他们救人生命的行为。对于团体献血单位来说也不能为了在评优中取得更多分值就一味地采取高物质和长休假的奖励,应该多从体现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等角度对这种爱心行为予以肯定,让无偿献血正能量在人间传递。总之,要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有愉快的体验,对献血是“治病救人,升华自我”的行为有深刻的感受,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坚定无偿献血的信心,在奉献中体验到高尚的人生价值,从而使被动献血的健康人群,主动成为自愿行动。

3.4.3 优化献血者用血服务,践行“最多跑一次”  针对无偿献血者在周边城市用血时未获优待这一事项,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并积极地联系有关单位,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目前省内对献血者本人已做到优先用血。加强对血液采集、分离、检验、储存等各个环节成本的宣传,增加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工作的了解和透明度,努力化解公众对“有偿用血”的误解。积极推进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血费报销流程,践行“最多跑一次”,实现“让信息跑,献血者不跑”。中心建立了与杭州市统一的血液管理信息平台,完成了与全区所有临床用血医院血液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卫健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以及血费在就诊医疗机构的“一站式”减免,还启用了浙江献血APP软件处理血费报销业务,使广大献血者更便捷地享受用血服务,保护献血者的积极性。

3.4.4 增加投入,改善采供血条件  努力改善硬件设施,与相关部门进行主动沟通,对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动态以及城市最新规划进行及时的判断,针对性的调整或增加献血单位,方便爱心人们进行献血。

4  展望与思考

通过不懈努力,萧山区十八年来一直保持了无偿献血100%满足当地日益增加的临床用血需求,2018年累计无偿献血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1%,较好地保证了全区临床血液供应的及时、安全、有效。但是对于我区开展的无偿献血工作以来所遇到的不足与困难,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街头献血率仍面临下降压力,团体献血仍是当前用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用血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作为血液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成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心将在现有工作模式基础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团体的招募,动态地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争取逐渐构建出一个流程化的高质量服务模式,以便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峰,金孟民,戎志全,等.初次献血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7):111-112.

[2]  张进.无偿献血客服平台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1):124-125.

[3]  王敏.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及再献血意愿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6):176-177.

[4]  祁金梅.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7):952-954.

[5]  张小丽.献血者满意度调查与献血服务质量改进成效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4):84-85.

(收稿日期: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