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示启发式教学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6-09戴春晖王晓红徐霁云吴平杨乐乐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

戴春晖 王晓红 徐霁云 吴平 杨乐乐

[摘要] 目的 研究演示启发式教学在针灸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4月—2019年5月接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演示启发式教学模式)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30名,比较两组考核结果、教学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客观题、主观题与实践操作评分较对照组均高;内容信息获取能力、相关知识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协作意识、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的教学质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教学满意率(96.6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针灸学教学学生实施演示启发式教学模式能提高考核结果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荐。

[關键词] 演示启发式教学;针灸学;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4(a)-0127-03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Demonstration Heuristic Teaching in Acupuncture Teaching

DAI Chun-hui, WANG Xiao-hong, XU Ji-yun, WU Ping, YANG Le-l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acupuncture teaching.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received from April 2017 to May 2019. The draw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demonstrating heuristic teaching mode) and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30 each. Evaluation results, teaching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cored higher on the objective questions, subjective question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bility, related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bility, learning interest, teamwork awareness, think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group (96.66%)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y 80.0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the demonstration heuristic teaching model for acupuncture teaching students can improv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is worth recommending.

[Key words] Demonstration heuristic teaching; Acupuncture;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目前临床的教学难点是中医针灸学,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医学与康复与康复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属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的重要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讲解相关章节内容,穿插提问与教师形成互动沟通,课后布置相关的问题与作业,教学内容枯燥且具有听课效率较低,知识点冗杂缺乏趣味性,填鸭式教学灌注理论知识给学生,导致其不能积极参与至课堂教学,知识吸收内化较差导致教学资源获取受限,学生不能自如地将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流程,使得教学质量欠佳。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早期给予针对性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具有时效性[1]。为分析演示启发式教学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4月—2019年5月以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对象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观察组(n=30):男3名,女17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43±8.26)岁。对照组(n=30):男4名,女16名;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52±1.17)岁。比较两组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由教师讲解相关重难点,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重视考试成绩将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待教学结束发放自制的考核问卷评价教学效果。

观察组实施演示启发式教学模式:①结合四诊材料对证候启发分析:针灸学教学期间要指导学生对四诊材料进行正确全面系统的搜集,以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为基点联想发散思维,启发其对相关针灸知识综合分析,便于最终得出对应的证候知识,指导学生对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合理掌握,激发学习兴趣,思考期间对旧内容回顾,深化知识认知能力且形成疾病证候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堂教学流程能顺利进行[2]。②启发治病取穴:以穴位走向为基点掌握腧穴的部位很重要,根据经络循行作为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充分发挥运行气血或协调阴阳的功效,因此指导学生对人体的循行路线需要熟悉掌握,以腧穴主治作用与规律为基点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因此启发学生对经络的循行与概念需要回顾分析,强化对腧穴主治的理解与记忆,清晰化思路便于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内容[3]。③课前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课前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每组查阅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与西医诊断学等基础内容,熟悉疾病知识,确保后续针灸学教学流程能顺利进行,将孤立的主治病症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习热情[4]。④强化针灸知识诵读:目前医学多年的临床实践是针灸歌赋,根据临床经验需要以歌赋的形式详细记录验穴与效穴,学习并对腧穴主治的捷径严格掌握,启发学生对针灸取穴主治规律,确保其触类旁通并能活学活用,提高教学质量[5]。

1.3  观察指标

考核结果:向学生发放自制考核调查问卷,评价客观题、主观题与实践操作分值,采用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表示教学模式越好。

教学质量:利用不记名形式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信息获取能力、相关知识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协作意识、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总分10分,得分越高则教学质量越显著[6]。

满意度:向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量表,百分制表示,完全满意:85分以上;基本满意:61~84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率越高则教学措施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结果

观察组客观题、主观题与实践操作评分较对照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教学质量

观察组内容信息获取能力、相关知识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协作意识、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教学满意度

观察组教学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中医针灸学是临床教学难点,讲解中医针灸知识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生动性、枯燥乏味与呆板等缺陷,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流程,不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与主动能动性,因此早期采用针对性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具有时效性[7]。

有研究报道[8],演示启发式教学模式能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其属于新型教学模式,利用演示的形式开展实际操作流程,反复性练习确保学生能对针灸针或行针补泻手法了解掌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其对针灸知识的认识更完整或者立体,明确进针方向并掌握拔针注意事项,不断巩固针灸理论知识并有效传播中国传统针灸措施,强化学生对医学的喜爱与自豪感,提高学生医疗素质与教学教学质量。其次,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确保其积极参与制学习活动流程,采用生动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演示,确保演示的相关内容具有真实性、情境性与鲜明性,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至课堂教学流程,提高学习兴趣,使其转化成主动求知与实践,因此实际教学期间需要对中医针灸的重要性重视,以演示授课内容为基点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科知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集中观察力并提高思维力与想象力。

另外,针灸学教学要求带教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经验,提高师资力量且合理储备临床知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学人才,结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紧密联系授课知识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利用演示启发式教学模式提高现代化教学效果,逐渐培养其学习能力,将学习感知与创设情景结合,系统化讲解相关内容,向学生展示直观教具或实验流程等,提高演示技能便于获得感性知识,形成正确概念强化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加深理解针灸学知识,因材施教将理论原理利用文娱活动的形势表演,激发学习热情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以针灸学学术特点与教学规律为基点发扬并继承针灸医术的精华,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临床疾病的认识与兴趣,便于相关知识更好的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教学效果,形成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局面,具时效性。

该次研究观察组客观题、主观题与实践操作评分较对照组均高;内容信息获取能力、相关知识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协作意识、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的教学质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教学满意率(96.66%)高于对照组80.00%(P<0.05)。

综上所述,对针灸学教学学生实施演示启发式教学模式能提高考核結果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密,钟欢,刘余,等.以能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课程模块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针灸,2018,38(9):995-998.

[2]  徐磊,王敏,林荣,等.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西医院校《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6):704-707.

[3]  谌凌燕,林卓殷,陈祯.PBL教学法在针灸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4):98-99.

[4]  陈迎龙,杨孝芳,王兴桂,等.基于RBL教学模式在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1):52-54.

[5]  洒玉萍,武娟,李永平,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学病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4):19-21.

[6]  张小卿,吴景东,苏妆,等.基于分阶段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针灸学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36):135-136.

[7]  韩红艳,许国防,华金双.情景化模拟实训在针灸学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754-2755.

[8]  王东岩,亢连茹,孙忠人,等.基于“双一流”背景试论针灸学科“五位一体”建设模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 16(20):41-43.

(收稿日期:2020-01-09)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