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2020-06-09王中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乳头状消融经皮

王中琴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 44800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随着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1]。外科甲状腺叶切除术依然是临床治疗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标准方案[2]。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微创理念的逐步普及,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实施热消融技术的效果十分确切,鉴于此,临床也开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实施了微波消融技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2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5.6±8.5)岁;常规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1±8.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同意书;通过FNAB(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予以确定,结节直径最大不超过1.0cm;超声提示为单发结节,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肿大。排除标准:颈部淋巴结疑似转移、粗大钙化灶、凝血功能异常、对侧的声带功能异常。

1.3 方法 常规组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即气管置管全麻,仰卧,肩部垫高,让患者头部略微向后仰,常规铺巾消毒,切口位于锁骨上,横行长5.0cm左右,清扫患侧淋巴结,切除患侧甲状腺以及峡部,术后留置引流管。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即准备微波消融仪,输出功率调整为10~100W,发射参数调整为2 450MHz。通过低损耗同轴电缆,连接微波天线与微波发生仪。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5~10MHz。协助患者保持平卧,常规消毒铺巾之后,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明确结节所处部位,注入盐酸氟哌卡因+利多卡因,形成液体隔离带。经超声指导下,经皮穿刺置入微波天线至结节内,消融50~150s,功率30W,多面、多点扩大消融结节,以热量产生的强回声,将结节完全覆盖。为预防癌灶扩散,结束消融之后,需快速消融针道。术后予以冰袋敷设半小时。术后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消融效果。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2)甲状腺相关激素指标包括TSH(高敏促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3)并发症包括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抽搐。(4)术后第4周、第8周、第24周时进行超声复查,观察结节体积变化。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手术失血量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2.2 两组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对比 手术前两组TSH、FT3、FT4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手术治疗后两组TSH、FT3、FT4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即TSH低于常规组,FT3以及FT4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对比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注:两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χ2=0.276,P=0.169。

2.4 两组预后恢复效果对比 术前超声检查两组结节体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8周、第24周时两组超声检查提示结节体积均明显缩小,与术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结节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病例组织诊断效果的提高以及细针穿刺技术的普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检出率近两年来逐步呈攀升态势。在甲状腺癌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占比10%~50%[3]。

表4 两组手术前后结节体积对比

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速度较慢,生物学行为较为“温和”,多数患者终生存在却并无明显进展[4]。针对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可不用治疗,做好随访观察即可。

常规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指的是切除原解剖部位上的甲状腺组织以及病灶,清扫病变组织四周淋巴结,临床疗效显著[5]。但是外科手术切除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有可能会同时切除正常的甲状旁腺组织、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旁腺以及甲状腺功能减弱;术中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使得患者声音嘶哑;手术切口大,有可能会在患者颈部留下明显的瘢痕组织,影响患者外部美观。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因为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备受临床青睐。主要通过超声指导,直接置入微波消融针至病灶内,消融启动后,作为辐射天线的微波针,通过磁场作用,使病灶内极性分子快速运动,进而摩擦生成热量,并在数秒内使病灶快速升温,癌细胞的蛋白质就会在高温环境下变性、坏死。此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不需要全麻,可在门诊或日间病房完成治疗,术后康复快,无瘢痕组织。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手术失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失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诸多优势。研究组术后TSH低于常规组,FT3以及FT4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常规组术后FT3以及FT4下降、TSH上升,甲减十分明显,导致患者内源性甲状腺功能丧失。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中所形成的液体隔离带,对周围组织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免消融治疗过程中的高温损伤了周围组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不能说明甲状腺“低位癌”,部分患者也可见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手术前超声提示无淋巴结转移,术后也未观察到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病例,说明两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有效率均达到了100%。研究组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结节越小,之后术后第4周结节略微曾大,有可能与病灶实施多面多点扩大消融操作有关。

两组手术治疗后第4周、第8周以及第24周时进行超声复查,观察发现患者颈部并未出现淋巴结转移,也未发现复发病例。手术后第4周随访观察研究组患者,结节体积略微增大,超声弹性成像可观察到明显的蓝色区域,硬度较高,有可能是因为微博消融治疗时,因为遇热而使得癌细胞脱水所致。CDFI观察发现,病灶内并不存在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并未观察到造影剂充填情况。两组手术后第8周以及24周时,超声提示结节显著缩小,并未观察到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提示无灌注。本文结果显示,手术后两组结节体积均显著缩小,与术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说明,两种术式都能够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总而言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大力推荐。

猜你喜欢

乳头状消融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消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百味消融小釜中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