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效果观察*

2020-06-09张潭军肖醒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替代疗法肾功能炎性

张潭军 肖醒香 金 宁

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16211

重症感染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症之一,其中呼吸道感染是较为普遍的感染类型[1]。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严重程度比较高,一旦未及时给予有效措施加以干预,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导致患者死亡[2]。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也见相关报道,但其治疗价值仍旧有较大的探究空间[3]。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治疗中,对患者临床效果、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将我院收治的68例该类型疾病患者纳入样本展开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79±3.21)岁;感染部位方面,呼吸道感染18例,胆道感染6例,胰腺感染7例,其余感染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8.80±3.23)岁;感染部位方面,呼吸道感染19例,胆道感染6例,胰腺感染6例,其余感染3例。上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期和诊断标准[4];(2)因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发的急性肾损伤;(2)合并严重肝脏、心脑血管以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合并认知和精神障碍者;(4)依从性较差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6)基本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即入院后及时给予复苏,补充血容量,给予抗微生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实施升压处理。若患者存在因感染导致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则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外,还实施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应用费森尤斯 Multifiltrate CRRT机。留置股静脉临时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血液流量180~220ml/min。采用普通肝素抗凝(首剂量为0.5mg/kg,维持剂量为10~20mg/h)根据患者尿量及电解质情况调整脱水量及透析液离子浓度。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和炎性因子。(1)疗效判定[5]:各项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显著改善,肾功能逐渐恢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正常表示显效;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缓解,但病情并不稳定表示有效;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表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2)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和血尿氮素,对两项指标进行检测。(3)炎性因子: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周静脉血5ml,低分子肝素抗凝处理后,3 000r/min离心处理10min,静置15min后取上层血清,2h内及时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均统一购自奥博生物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221,P=0.040。

2.2 两组肾功能和炎性因子的比较 在血肌酐、血尿氮素等肾功能和IL-6、TNF-α等炎性因子方面,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和炎性因子的比较

3 讨论

急性肾损伤发生后,会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血肌酐、血尿氮素等水平会急剧上升,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重症感染是急性肾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从目前临床研究来看,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其余如胆道、胰腺、腹膜、泌尿系统等均为常见的感染部位,这可能与人体自身解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6]。本研究中,纳入样本的68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总共有37例,占总数的54.41%,说明了呼吸道感染是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感染部位,因而临床要加强对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是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式之一,可缓慢、连续、有效地清除体内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纠正内环境紊乱[7]。同时,作为一种体外循环液净化技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可缓慢清除溶质和水分,替代肾脏功能,不仅延长了血液净化的时间,还降低了单位时间治疗效率,从而减轻了血液成分大幅度变化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体内稳态平衡[8]。因此,建立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正常,促进重症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健康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性,而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血尿氮素等肾功能和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了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抑制炎症介质表达,改善肾功能方面作用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能够降低其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浓度,明显提高氧合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以改善组织器官功能。

综上所述,重症感染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治疗中,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促进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替代疗法肾功能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研究:癌症“替代疗法”死亡率更高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