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盛行下需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平衡

2020-06-08杨国雄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网络文学小学教学

杨国雄

【摘  要】网络文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并不陌生,尤其是对于热爱网络小说阅读的学生来说,如今那些颇具名气的网文作者以及作品往往可以触动他们“神经”中的兴奋点。网络文学尤其是一些广受喜爱的网络小说,其实与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写作是有很紧密的联系并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网络小说的影响,合理地应对其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系,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化环境;小学教学;思想平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5-0175-02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Balance of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valence of Betwork Literature

(Liangshan School District Central Primary School, Zhangjiachu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YANG Guoxiong

【Abstract】Online literature is no stranger to people in this era, especially for students who love reading online novels. Nowadays, well-known online writers and works can often touch their "nerv" excitement. Internet literature, especially some of the widely-loved Internet novels, is actual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of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a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novel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hould be dealt with reasonab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is worthy of in-depth consideration by teachers.

【Keywords】Network literature; Cultural environment;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Mind balance

隨着一部又一部的网络小说翻拍成影视剧,网络文学的作者以及作品也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尤其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其实从1998年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诞生开始,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而它的存在也并不全如一些教师以及家长认为的那样只会“带坏”学生,但是同样也不可否认,沉迷于网络小说也如沉迷于游戏一样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如何看待网络小说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是这个时代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正视如今文化环境中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其呈现的形式应是依附于网络,21世纪之后网络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网络阅读也成为许多人乐于选择的方式。在对学生的观察中笔者发现,网络文学之于学生是“搜”与“看”,而不是“找”与“读”,因为网络小说平台对于爱看小说的学生而言就像是一个源源不断提供资源的“永动机”,不管是题材、人设还是风格、桥段,都处在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更何况海量的内容、多样的风格自然在最大限度上契合了不同读者的口味,再加上内容获取方式的便捷,网络文学大受欢迎并不让人意外。如今广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影视剧,诸如几年前的《甄嬛传》《步步惊心》,近两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等就都是根据网络小说而改编,这些作品的影响力未必深远,但确是能称为“红极一时”,而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所造成的结果。

当然,如果只从上述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对于大众而言就似乎成了纯娱乐的所在,但实际上任何食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文学如今能获得这么多人的关注同样也有其合理性,因为网络文学同样具有书写时代、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极富想象力的特点,像《繁花》《悟空传》这样的作品甚至还能引发大众深层次的思考,所以说,如今的文化环境已经不适合我们依旧秉承着以往将“娱乐阅读”与“语文学习”完全分开的态度一味地不让学生接触这些,如今的现实情况需要我们正视这个问题并做出更好的应对,让我们的教学能给予学生理解以及正确的学习引导。

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认清问题

如今的现实环境让我们必须正视网络文学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但既然我们将之称为问题,这也就意味着这种“影响”对于学生常规的语文学习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负面冲击的,我们也需要去化解这个冲击,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知道这个冲击具体是怎样呈现的,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在如今的社会中,许多“网络作家”却是在不断地在向我们证明,对网络文学的喜爱能处理好,也一样可以转变为“生产力”,但在大多数教师与家长的眼里这依然是在“不务正业”。其实在笔者看来,这未必全然是一种偏见,毕竟即使有的学生会说他们将来的目标是网络作家,我们也必须承认凡是能在网络文学领域最终能脱颖而出取得成功的人,一定是具有自制力与创造力的人,而对于能轻易沉迷于网络文学而无心于学业的学生来说,网络文学于他们而言,就真的只感受到“快餐文化”的娱乐性,而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反而造成宝贵时间的浪费了。毕竟网络文学是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倘若这些内容取代了学生对古诗词以及有教育意义作品的精力投入,忽略他们需要重点学习的篇章所包含的语言与文学知识的学习,倘若学生认为《爱的教育》《论语》这些中外名著还不如网络文学看起来轻松有趣,那网络文学侵占学生时间与关注度的原因就找到了:网络文学的人设、剧情迎合了他们口味,而其大多却又不需要学生的学习以及思考,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纯娱乐的过程,为学生带来的是视觉以及情绪的享受,但这个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不仅是时间、精力的浪费,因此面对学生受网络文学影响逐渐加深的现象,我们必须从问题的关键入手,打破如今学生脑海中的一些认知偏好,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鉴赏水平。

三、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变“堵”为“疏”

其实,学生对网络文学的喜爱与具体的语文学习其实就像是一对矛盾,他们看起来是对立的关系,但对立中也不是不能求得统一。如上文中提到过的,网络文学能有如今的发展,自然是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读者一旦处理不好,反而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而受这种影响最深的也就包括本应打好知识文化基础,但好奇心重且自制力、分辨力都未发展成熟的小学高段的学生。

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渐渐到了对自身规划尚不明确,易于受网络环境下一些“流行”元素影响的年龄段,一些学生喜爱看如今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进而喜欢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常见现象,而教师一直以来所采取的措施也大多是限制、没收、批评等方式,其实这不但不能降低学生对网络文学的兴趣,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即使学生未必会做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注意力也很难全部集中于学习,因此这样的方式反而是在做无用功。所谓“堵不如疏”,与其想尽办法制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文学,倒不如将其坦然地摆在学生面前,例如笔者会有意识地去看一些近期大热的小说改编剧,也会去按照学生的喜好搜集网络文学网站上高人气的作品,当知道到底是怎样的内容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时,与学生反而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在课堂中甚至可以将一些相关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与《凡卡》或者《鲁滨逊漂流记》这些经典作品做对比,在直观的语言、人物、情感等表达的对比中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文学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以及写作目的与经典作品之间的差异,同样还可以思考作为以娱乐为主的网络文学,又与这些值得学习经典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该如何从海量的内容中挑取能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但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网络文学所存在的欠缺,也同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笔者看来,语文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会读、会背,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真正地去了解真实的学生,重视这个时代的变化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将学生喜爱的网络文学大胆地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对其有清晰的认知,这对语文的学习反而会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樊文芳.网络媒体对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1).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网络文学小学教学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