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市售饮料中7种人工合成色素添加使用情况分析

2020-06-08徐林王灵秋龚玲谢朋亮张倩彭明虎李显娱

现代食品·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饮料

徐林 王灵秋 龚玲 谢朋亮 张倩 彭明虎 李显娱

摘 要:目的:通過对安顺市售饮料中合成色素检测分析,了解市售饮料中合成色素添加使用现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84份样品中的7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检测,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各合成色素最高检出率分别为柠檬黄91.2%、诱惑红76.5%、日落黄35.8%、胭脂红30.0%、苋菜红27.3%、靛蓝8.1%、亮蓝3.1%;除茶饮料检出率最高为胭脂红外,其余饮料检出率最高均为柠檬黄。各类饮料中合成色素单因子指数P单和综合指数P综均<1。功能饮料、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检出2种最高,分别为86.2%、54.5%、52.9%;茶饮料、果味饮料和自制饮料检出1种最高,分别为100%、49.6%、70%。各采样点果味类饮料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6,P<0.05);外地和本地同类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7种合成色素在安顺市售饮料中添加使用较常见,且在不同类别的饮料中添加使用存在差别。合成色素在各类饮料中不论是单独还是混合添加使用,其添加用量均处于安全水平。部分厂家标签管理不规范。

关键词:合成色素;添加;饮料;市售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ynthetic pigment in the beverage sold in anshun c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synthetic pigment in the beverage sold in anshun city was understood. Methods: A total of 484 drinks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anshun city. Seven kinds of artificial synthetic pigments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the relevant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22.0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s of all synthetic pigments were lemon yellow 91.2%, luring red 76.5%, sunset yellow 35.8%, carmine 30.0 %, amaranth 27.3%, indigo 8.1% and bright blue 3.1%, respectively. Except for tea beverage,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was carmine red, and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of other beverages was lemon yellow. In all kinds of beverages, the single factor index P单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P综 are less than 1. The detection of energy drinks, carbonated drinks and fruit drinks was the highest (86.2%, 54.5%, 52.9%). One kind of tea beverage, fruit-flavored beverage and homemade beverage were the highest detected, which were 100%, 49.6% and 70%,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 of synthetic pigment in fruit-flavored beverages at each sampling poi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536,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synthetic pigment between foreign and local beverages (P>0.05).Conclusion: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seven kinds of synthetic pigments are commonly used in beverages sold in anshun,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beverages. The amount of synthetic pigment is safe in all kinds of drinks,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Some manufacturers label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 It is suggested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supervision of drinks around the school.

Key words:Synthetic pigment; Add; Drink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为改善食品感官、增强食欲,人们常向其中添加食用色素。食用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1]。合成色素是以苯、甲苯和苯胺等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制而成[2-3]。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具有色泽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价格低廉和产量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4-6]。目前检测合成色素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3][5-9]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10-12]等。毒理学研究发现,某些合成色素有致癌性或慢性毒性,过量添加使用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13],因此需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和用量。当今社会,饮料已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饮料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人工合成色素添的加使用情况。到目前为止,安顺对市售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特开展本研究,以了解安顺市售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的现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18年4月—2019年4月,从安顺市主城区不同销售场所随机采集不同类别饮料共484份样品。

1.2 仪器

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公司,日本),配置自动进样器,SPD-2A型紫外检测器,Ultimate AQ-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

1.3 试剂

合成色素标准购自国家标物中心;甲醇(色谱纯)Merck公司;乙酸铵(分析纯)西陇化工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

1.4 方法

1.4.1检测方法

按照GB 5009.35-2016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开展检测分析[9]。

1.4.2 结果评价方法

通过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单项合成色素结果进行评价,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混合添加合成色素结果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成色素检出情况

由表1知,柠檬黄在功能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91.2%、苋菜红在果味饮料中的检出率最高为27.3%、靛蓝在茶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8.1%、胭脂红在自制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30.0%、日落黄在碳酸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35.8%、诱惑红在功能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达76.5%、亮蓝在果味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3.1%。各类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最高情况是:功能饮料、碳酸饮料、果汁饮料、果味饮料和自制饮料中检出率最高的色素均为柠檬黄,检出率分别为91.2%、55.6%、37.8%、35.4%和40%;茶饮料中检出率最高为胭脂红为9.5%。

2.2 合成色素含量安全评价

由表2知,所有饮料中7种合成色素的P单<1,表明所检饮料中各单项合成色素含量均处于安全水平;P综<1,表明所检饮料中合成色素混合添加使用总含量也处于安全水平。对综合指数在0.90以上的样品进行统计,共有3份且均采集于学校周边小卖部。

2.3 各类饮料中合成色素添加种类检测情况

由表3知,各类饮料中检出合成色素种数最高的情况分别是:功能饮料为2种达86.2%、碳酸饮料为2种达54.5%、茶饮料为1种达100.0%、果汁饮料为2种达52.9%、果味饮料为1种达49.6%、自制饮料为1种达71.4%。。

2.4 不同采样点同类饮料中合成色素检测情况

不同采样点中同类饮料合成色素检出率最高情况是:功能饮料和果味饮料均为小型超市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0%和79.5%;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和自制饮料均为学校周边小卖部检出最高,分别达76.0%、25.0%、66.7%和70.0%。各采样点功能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5),各采样点碳酸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P>0.05),各采样点茶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05),各采样点果汁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86,P>0.05),各采样点果味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6,P<0.05)。

2.5 外地与本地生产各类饮料中合成色素检测情况

外地和本地均生产的只有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和果味饮料,其中合成色素检出较高均为本地饮料,检出率分别是100%、76.5%和77.4%。不同产地功能饮料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不同產地果汁饮料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2,P>0.05),不同产地果味饮料合成色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4,P>0.05)。碳酸饮料和茶饮料均为外地产品,检出率分别为67.9%和18.9%。自制饮料为本地产品,检出率为70%。见表5。

2.6 未标识合成色素检测情况

在484份饮料中,有197份未标识添加合成色素,但在其中检出合成色素64份,占32.5%。见表6。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7种合成色素在安顺市市售饮料中添加使用情况较常见,且在不同类别的饮料中添加使用存在差别。合成色素在各类饮料中不论是单独还是混合添加使用,其添加用量均处于安全水平。有研究表明,柠檬黄可致哮喘疾病和小儿多动症等[14],而本次研究发现柠檬黄在多种饮料中检出率均处于最高,因此应关注饮料中柠檬黄的添加用量。综合指数在0.90以上的3份饮料均采集于学校周边小卖部,其含量已接近安全临界值,显示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同时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应引起高度重视。市售饮料中存在混合添加现象,以添加两种合成色素所占比例最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15],使用的合成色素必需标注。调查发现未标识合成色素样品197份,其中检出合成色素64份,检出率达32.5%,反映出部分厂家在标签管理方面不规范。不同采样点部分同类饮料中合成色素检出有差异,反映厂家及执行国家标准等存在差别。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监督管理,尤其加强学校周边饮料的监管,保障饮料市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 毅,夏义平,林肖慧,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冻中8种人工合成色素[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9):3581-3585.

[2]谭冬明.糕点中常见食用合成色素的前处理方法优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3):156-162.

[3]刘珈伶,陈宁周,蒋定之,等.冰淇淋中6种合成色素的固相萃取HPLC检测方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1):194-199.

[4]周伟娥,凌 云,张 元,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前处理与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9):150-156.

[5]黎 星,江 丰,王会霞,等.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色素[J].食品工业,2018,39(10):325-328.

[6]周 霞,王延华,张玲玲,等.裱花蛋糕中8种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22):107-111.

[7]林春曉,曾红慧,付 斌,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熟食肉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5(3):556-557.

[8]谢君红,冯 辉,付晓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11种合成着色剂[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49(10):1245-124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5009.35-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10]王登飞,黄智辉,郑俊超,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合成色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48(4):445-448.

[11]伊雄海,邓晓军,杨惠琴,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多种易滥用着色剂[J].色谱,2011,29(11):1062-1069.

[12]李帮锐,冯家力,潘振球,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料中的人工合成色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4):579-580,585.

[13]何林飞,刘常凯,唐文武,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制饮料中10种合成色素的含量[J].食品科技,2019,44(2):339-343,350.

[14]王丽芳,丁晓静,解 娜,等.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糖果及调制酒中10种人工合成色素[J].食品科学,2014,35(14):145-150.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饮料
喝饮料
最棒的饮料
常识:哪杯更冰凉
饮料
喝饮料的危害
少喝饮料
喝饮料的危害
快速冰镇饮料
酒与饮料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