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6-08张中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策略

张中华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下发与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教师应对其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教学过程的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为学生道德观以及法治观的正确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尤其注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通过优化完善道德法制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并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关教学策略,为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与学习技巧的应用是学生应主要掌握到的学习基本技能,其远远比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死记硬背以及单一灌输知识的方式要强得多。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应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的新式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学生在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后,不仅会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而且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增强学习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对于道德与法治整体课程主体以及教学结构的重要意义,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的重要基础,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课程理论知识,还使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实效性。这也是学生从原本的被动学习过程,变为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相关知识的关键点,打破传统教学壁垒,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帮助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后完善了其教学过程。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因此相对于小学生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心理和生理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要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只有完全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掌握课程主体脉络和关键点的同时,对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和过程反思,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大增强。教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便于在学生遇到问题后,不是第一时间去向教师请教,而是自己首先对题目进行分析探究,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在确定自身没有解决难题的能力后,再向教师进行请教,然后根据自己总结的问题思路和问题难点,结合教师的解答过程进行过程知识的整理,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同时,也能够打破传统知识的束缚。

二、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完善原有的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在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学习思维,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这也是正确形成道德观、法治观的重要前提。想要更好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过程,以在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课程要求,创新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发挥出新式教学方式的优势,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出目前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以对课程知识理解不到位为例,一方面,由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繁杂,学生在缺乏引导的条件下对知识的理解(法律法规等)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相关章节内容,这也就失去了道德与法治课原本的教学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导致了学生不理解课程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求其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强制的要求不仅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还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减少。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强调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或寻找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和体现出道德素质的现象等方式,拓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知识面,以此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新鲜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時,教师也应注意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以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交流,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方式也是随着近些年新式教学方式的大量应用突显出其教学优势,教师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设计出更多的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学习特点,结合自身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提出完善教学方式的建议,让教师能够在整理学生意见的同时,优化教学方案,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习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扮演课程知识的引导者,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由原本的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由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能够把握课程知识重点,以增强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做了良好的铺垫。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说的,这也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基本教学观念。通常来说,相比于学生对教师知识层面的“佩服”,更多的是对教师的“敬畏”,这也是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见到的现象。但确定学生的主体位置以后,学生就会在这种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由原本的对于教师的敬畏转变为对教师的尊重,从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点,更好地梳理课程知识结构。同时,能够通过了解学生动态来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师应在不断完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新式教学思维的要求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同时,需要对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改变,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丽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课程,2018,(4):151.

[2]赵燕,文俊.浅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青春岁月,2018,(28):178.

[3]张永芬.呵护人生最美好的开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考试周刊,2018,(18):153.

[4]王晓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初探[J].儿童大世界,2019,(1):237.

[5]宋同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J].新课程,2018,(4):270.

[6]和炳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25):77.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