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深度学习的策略

2020-06-08张小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学习学习兴趣

张小娟

【摘要】从深度学习的概述角度出发,分别对深度学习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介绍,进而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深度学习的合理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深度学习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事业正处在蓬勃的发展阶段。语文属于一门十分注重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学科,也是小学整体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深度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文字语言的能力,围绕内容、主题、情境引导学生明确语文的重要性,因此意义深远。

一、深度学习概述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

深度学习,属于一类需要学生深入进行思考,并且严格按照相应原则才能够实现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在获取新技能或者新知识的时候,必须经历多步骤地学习、分析,从而逐渐转换思维,改变行为以及控制力来有效地将这些新技能或者新知识进行运用。

(二)深度学习的特点

1.学习目标。在浅层学习中,学生多以机械性学习为主,很难明确知识实质,一切学习的围绕点只有课本。而在深度学习中,学习的主要目标便是使学生更加重视对所学知识的批判性理解,并且在掌握知识含义的基础上,明确其内在本质。

2.知识掌握。在浅层学习中,学生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很难快速理解新知识,并且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孤立学习。而在深度学习中,学生可以围绕主题深入研究,并将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

3.学习过程。在浅层学习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属于被动听讲,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增加了学习压力;同时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对自身学习方式、目的等进行反思。而在深度学习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增加师生、生生间交流;同时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方式,最终构建完善的学习系统以及知识架构。

4.学习结果。在浅层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后,无法主动对其进行长期记忆,更不能将其进行灵活使用。而在深度学习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长久地保有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使之可以迁移使用所学到的各类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1.教学辅助设施。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学校中,这也是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快速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如果教师只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很难让小学生体会到课文里的美丽景象,而且仅凭朗读无法让小学生进行深入理解。此时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以及视频等,便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赏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这不仅能够有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出小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将文章和图片以及视频等进行有效联系,最终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并掌握文章主旨,明确文章的词句、段落架构,以便确保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后续学习中。此外,如果教师在讲授新课文前,提供给学生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使其展开自主学习,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具备自身的见解,便能够有效激发出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其培养科学的预习习惯,这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质、促进其终身发展都有深远意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时,语文教师为了确保小学生可以深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可以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为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让学生在掌握历史时代背景后,更加熟悉周恩来同志的整体形象以及志向,进而对当时东北的整体政治状况有所了解,最终使其对文章主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也能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

2.以往学习经验。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激发出学习兴趣,才会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自主展开思考,进而就遇到的问题展开有效探讨。除了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让学生借助以往学习过程中收获的各种学习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如果在学习新内容时没有有效的学习经验可以借鉴,则会使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反之,小学生如果在学习新内容时能够借助以往经验展开自主学习,便能够快速理解文章内涵,最终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以及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参考之前所学的《夜莺的歌声》展开学习。一方面,两篇文章的题材类似,学生在学习《夜莺的歌声》一课时已经明确了类似文章的深度学习方法,即拥有此类学习经验,这便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将教师所提的问题答案从文章中快速找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出其学习兴趣。

(二)增加课堂讨论

1.为了使课堂讨论更加有效,师生间需要拥有共同的学习方向以及目标,进而使每一名学生的思维都能够融入到班级整体思维中,进而通过思维碰撞使学习更加有效。

2.合理的课堂讨论前提,便是师生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与学生亦师亦友,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现师生相互关爱、帮助、尊重以及平等的关系。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勇敢地表达所思、所想,并且使思维更加活跃、发散,最终实现师生间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3.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地增加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沟通、讨论平台。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讨论小组,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交流探讨,深入掌握文章主旨;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在课下为学生组织丰富的社团活动、交流会或者报告会等,并在各类活动中设立主题,引导并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三)进行深度思考

深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虽然当前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应当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以及辅助者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尚不成熟,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方向以及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進而使其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涵,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怀念母亲》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逐渐思考并且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以及祖国母亲的浓烈感情,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感情,使学生能够对作者深入了解,最终通过学生的深度思考,逐渐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总体而言,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小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深度学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要求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拓展其知识面,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探索深度学习的运用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美娇,王岩.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13.

[2]张肖华.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简单”教学探索[J].现代教育,2018,(09):5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学习学习兴趣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