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研究

2020-06-08张正玮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

张正玮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掌握的字词少,社会经验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智力的提升。

【关键词】解题能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 数学思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程,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会依照自身的经验,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进行教学,甚至有时候还会让学生对一些概念公式进行背诵,这就会导致无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加强实践,并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与观察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现一道题目多种讲法

语言与思维的养成有极为紧密的关系,它是思维的载体,同时也是思维的关键性工具。语言可以进一步推动思维的进步与深化,而良好的逻辑思维又能够将严密、流畅而精准的语言引出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的时候,大部分教师一直在强调“怎样进行解题”,而忽视了“怎样进行说题”。这里的“说题”指的是将题的含义、解答思路、解决方式以及检验方式等全部解释出来。这种“怎样进行解题”从表面上来看是注重对题目的解答,本质上却尚未重视对学生的解答题目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只能拘囿于基本的题海战术或者死记硬背,和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从学生解答题目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出现错误基本是因为没有认真地思考与分析。从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老师们为了进一步加强训练学生的解答题目思路,基本会让学生将题目的分析研究思路图画出来,但是这项工作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难度,而且这种方式通常也比较耗时,所以学生对于解题的持久性相对较差,因此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进一步加强“说题”,比如可以使用转换说题法、顺逆说题法、辩论说题法,等等,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

顺逆说题法:当在思考解决一个应用题的时候,不要先去寻求解决方案,而是让学生先通过逆思考和顺思考的方式,将整个思路和自己的解题计划说出来。这样的抽丝剥茧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对题目条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思路。另外在解答文字类题目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训练。

转换说题法:该方式主要就是对于题目当中的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条件,引导学生去转换思想,将其转变成与内容等价相关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进而提升解题能力。这样一来,学生解答题目的思路就会变得明朗起来,解答方式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进而实现化难为易的目的。

辩论说题法:这一方式就是需要鼓励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发表自身见解的思维习惯,进而获得更多解答题目的思路。

二、多方位分析,提升题目解答的灵活度

多方位的探索,其本质就在于要提升学生的求异思维,该思维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通常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能力水平,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层面或者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析,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思维基本是以具象思维为主,所以就极易出现消极的思维定式,从而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从而对题目解答的灵活程度和精准程度产生相应的干扰。很多学生还经常把题目当中的两个数据随意地连接在一起,而没有重视其中的逻辑意义。为了能够将学生的这些消极的思维定式予以消减,在解答题目的时候,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创设相应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引发其基本的求异思维,确保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比如,可以用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式。

一题多问法。该方式就是对于同一个题目,同时条件相同,但是從不同的层面入手,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的时候还可以从其分析方面多进行提问,或者从解法上面多进行提问,又或者从检验方式上多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一题多解法。在解答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出发,积极探索新型解答题目的方式,最终获得最佳的解决方式。

一题多变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般在解答题目的时候会受到相关动机的影响,从而使得部分认知干扰到全面的认知。要将这类干扰完全消除掉,需要实施一题多变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一些题目解法的干扰实施题目变化训练,一般情况下变换条件,或者变换问题以及将问题和条件相互交换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不过,在实施该类训练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公式与法则的基础上实施变题训练,否则只会将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消除掉,并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各项知识。

三、强化联系比对,提升题目解答的精准率

为了进一步降低学生解答题目的错误率,提升精准率,除了要进一步强化预算和检验措施之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联系比对,让学生能够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区分、理解和提升。一般运用到的联系对比方式主要有: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错误和正解进行联系、将题型相互联系比对。

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向大家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3只鸡+4头牛=?”或者是“30头牛-20只鸭=?”等等,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就会发现,这些是不能随意进行加减的,因此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就会进一步明确,不同物品之间是不能进行加减的。然后教师再问学生:“5只羊(10只羊=?”学生同时又会发现这样的乘法实质上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就会明确,相同物品在数量上是不能做乘法的,但是解答面积的题目除外。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只要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在一起进行比对,解答数学题目并非是一件难事。如果有些题目比较难以理解,教师还可以给其增加一些和数量关系相同的且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入手,然后再去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将错误和正解进行联系。只有相互比较才能够产生一定的鉴别能力。学生在解题上犯的错误基本是感知模糊、认识不充分以及理解较为浅显。将正确的解法与错误的解法相比对,如解法比对、分析比对等,都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分辨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解答题目的能力。这种方式通常可以应用选择题来进行讲解。

将题型相互联系比对。小学数学所有题型之中基本包含文字题、计算题、概念题、图示题以及应用题。其中文字题、图示题等都是在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案例,只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所以教师在解题训练教学的时候可以依照其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种描述相互联系在一起,实现由内到外,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提升低年级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方式和手段非常多,但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其本质还需要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教师还需要依照教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数学大世界,2017,(7).

[2]李艳.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 2017,(5):88.

[3]钟联.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探析[J].广西教育,2017,(13):108.

[4]徐小玉.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从低年级学生抓起[J].小学科学, 2017,(3).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
数学乐园,说“画”算“数”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