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三例

2020-06-08陈妍洁张小垒罗荣奎沈锡中

上海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膜腹水酸性

陈妍洁 张小垒 罗荣奎 沈锡中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52岁,因“上腹疼痛3个月”于2016年9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进食后加重,伴恶心,无呕吐、腹泻、黑便、黄疸等症状,自服奥美拉唑后症状稍缓解。至外院就诊,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巨大肥厚症”,予以雷贝拉唑、聚普瑞锌颗粒治疗后病情略好转,但仍有反复腹痛不适。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特殊食物药物过敏、重要药物应用史,无特殊不良嗜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4个月前绝经,绝经后自觉烦躁,偶有空腹饮酒,2~3次/月,单次乙醇摄入量10~15 g。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6.5 ℃,心率80次/min,呼吸16次/min, 血压 110/70 mmHg (1 mmHg=0.133 kPa),腹部平软,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殊。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1.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9×109/L,ESR 2 mm/1 h。肝功能示:总蛋白56 g/L,白蛋白31 g/L,CRP 0.6 mg/L。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肝炎标志物全套、淀粉酶脂肪酶均为阴性。腹部超声提示:肝囊肿。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过敏原检查:IgE阴性,未见明显阳性反应。粪便寄生虫检测阴性。胃镜提示:胃体黏膜肥厚伴脓苔(图1A、B)。胃镜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的标本病理学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间质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灶密集区约100/高倍视野(HPF),图1C]。

A和B 胃体部胃镜图像提示,黏膜肥厚伴脓苔 C 胃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箭头所指)浸润(H-E染色,×400)图1 病例1的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入院后结合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胃镜活检病理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考虑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胃炎,予以醋酸泼尼龙片30 mg,1次/d口服,辅以雷贝拉唑护胃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前下降,之后门诊调整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用量,未再出现特殊不适。

病例2患者男,28岁,因“腹部不适半年余,加重1周”于2016年12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服用自制木薯粉胶囊后出现全身皮疹,进而有腹部不适伴呕吐,餐后加剧,无呕血、黑便等症状。患者于外院治疗期间腹痛明显加剧(具体不详),遂自行出院,自服中药治疗,腹痛略有缓解。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全身皮疹伴呕吐,餐后加剧,1~2 d排便1次,量较前略少。患者既往有哮喘和鼻炎病史多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有山药和海鲜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 ℃,心率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75 mmHg,全身可见散在皮疹,以四肢为主,略高出于皮肤表面;腹部平软,中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阴性,余无殊。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88×109/L,IgE 295 U/mL,CEA 8.1 μg/L。肝肾功能、炎性反应标志物、自身抗体、肝炎标志物、免疫固定电泳、凝血功能、T细胞斑点(T-spot)试验均未见明显异常。过敏原检查提示:对户尘螨过敏。胸部CT提示:两肺少许慢性炎性反应。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提示:小肠积气。小肠CT提示:肠系膜血管周围见稍大淋巴结,盆腔少量积液。胃镜提示:慢性胃炎(图2A、B)。肠镜提示:结直肠无异常发现,末端回肠淋巴滤泡增生。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性反应伴固有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密集区约40/HPF(图2C)。胃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食管黏膜慢性炎性反应伴部分区鳞状上皮增生。

A 胃镜提示慢性胃炎 B 十二指肠无特殊病变 C 胃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性反应伴固有膜内嗜酸性粒细胞(箭头所指)浸润(H-E染色,×400)图2 病例2的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IgE水平增高,胃镜十二指肠活检病理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考虑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予以甲泼尼龙40 mg/d口服,5 d后腹痛明显缓解,遂改为口服醋酸泼尼龙30 mg/d,辅以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碳酸钙D3片补钙。出院后于门诊随访,激素减量,患者未再有腹痛不适。

病例3患者男,64岁,因“自觉腹围增大10 d”于2016年1月入院。患者近10 d来自觉无明显诱因下腹围增大,伴有腹胀,未予以重视。3 d前患者自觉腹胀加剧,伴有双下肢水肿,胃纳减退,稍有咳嗽,无咳痰、发热、胸闷、气促,无胸痛、夜间不能平卧,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无腹泻、便秘等。外院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脂肪肝,腹腔积液,左肾囊肿”,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功能检查示白蛋白水平稍低,遂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口服盐酸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尚可;有心肌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烟酒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 ℃,心率 75次/min,呼吸 18次/min,血压 130/70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部膨隆,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min,双下肢水肿(+),余无殊。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 10.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6,淋巴细胞百分比10.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71×109/L。白蛋白31 g/L。NSE 21.6 ng/mL,ESR 24 mm/1 h,CRP 84.5 mg/L。自身抗体、T-spot试验、肝炎标志物、心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未见明显异常。腹水黄色微浊,蛋白定性试验(+),比重1.03,白细胞245/mm3,淋巴细胞比例0.55,中性粒细胞比例0.42;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腹水白蛋白24.36 g/L,腺苷脱氨酶(ADA) 12 U/L。多次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胸部和腹部增强CT提示:两侧胸腔少量积液伴两下肺局限性膨胀不全;腹腔积液,伴网膜增厚;脂肪肝,左肾囊肿(图3A、B)。

考虑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为6.64,为非门静脉高压性腹水,肿瘤、结核等均不能排除,与患者沟通后行腹腔镜大网膜活检术明确诊断。术中腹腔内见大量黄色腹水,肝脏、胰腺、胃、膀胱、胆囊、阑尾外观均正常,无充血水肿。腹膜和大网膜均未见结节样病灶。大网膜、肠管组织水肿。吸引器吸尽腹水,取大网膜送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纤维脂肪组织,伴部分区纤维组织增生,炎症细胞和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密集区约200~300/HPF),未见明确的恶性肿瘤证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IgG阳性浆细胞约250/HPF,IgG4阳性浆细胞约30/HPF,CD68(+),Ki-67散在阳性,CEA(-),CD138(+),VS38C(+),提示主要为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图3C)。

根据患者病史,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腹腔内大量腹水,腹水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大网膜活检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考虑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入院前行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行多点活检,此次不愿再行胃镜检查,且因大量腹水无法行肠镜检查。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0 mg/d口服10 d,未再诉腹胀;出院后予以甲泼尼龙片60 mg/d,辅以艾司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补钙,呋塞米20 mg/d和螺内酯40 mg/d利尿,患者门诊定期随访,直至4个月后激素减停,未再诉不适。

患者激素减停后1个月出现胸闷胸痛, 外院胸部X线

A 腹部增强CT腹腔积液,伴网膜增厚(箭头所指) B 胸部CT见少量胸腔积液 C 大网膜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纤维脂肪组织,伴部分区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和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箭头所指)浸润(H-E染色,×400)图3 病例3腹部、胸部CT和大网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

摄片提示大量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比重1.022,蛋白定性(+),白细胞2 100/mm3,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2%,白蛋白30.77 g/L,ADA(-)。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细菌培养(-)。 结合病史, 考虑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所致,予以甲泼尼龙40 mg/d冲击治疗, 盐酸莫西沙星片400 mg,1次/d,抗感染治疗。胸腔积液减少,患者未再诉不适,出院后门诊随访减停激素。

激素减停1个月后患者无特殊不适,因当地医院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增高,自行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0.4 g,当夜出现双上肢红疹,并逐步增加至躯干。皮肤科检查:向心性分布皮疹,表现为花生-蚕豆大小水肿性红色、暗红色斑丘疹,呈虹膜状损害。考虑为盐酸莫西沙星引起的多形红斑性药疹。停用盐酸莫西沙星,并予甲泼尼龙40 mg/d+复方甘草酸苷片80 mg/d治疗,炉甘石洗剂外用,依巴斯汀抗过敏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门诊随访减停激素。

之后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偶有大便不成形、早饱、易饥等不适,遂复查胃镜和肠镜。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镜检查见肠息肉,活检钳咬除,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考虑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予以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吉法酯片等药物治疗,症状较前减轻。

Klein等[5]根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的程度将该疾病分为:①黏膜病变型。侵犯胃肠道黏膜层,伴有明显上皮细胞异常,可有失血、缺铁、吸收不良等表现。②肌层病变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肌层为主,胃肠壁增厚,呈结节状,可导致肠梗阻症状。③浆膜病变型。嗜酸性粒细胞可浸润至浆膜层,浆膜增厚,并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有腹水形成。本研究中,第1例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病理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层伴间质水肿,为黏膜病变型。第2例患者虽未出现显著的肠梗阻,但肠道内积气伴胃肠蠕动减弱,考虑侵犯至肌层。第3例患者出现了腹水和胸腔积液,大网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腹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为浆膜病变型。

该疾病常见的内镜下表现包括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红斑、黏膜充血,以及黏膜增厚、粗糙、糜烂、表面溃疡、触之易出血[6]。本研究的3例患者,除了病例1胃镜检查见明显的黏膜病变,另外2例均无特别表现。目前对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病例报道显示,约半数患者的内镜检查未见明显病灶[6]。病例2在胃镜下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处行随机多点活检,仍能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因此对于疑似患者,出现异常的黏膜和相对正常的黏膜,都应该进行多点活检,以提高检出阳性率。病例3出院后长期于中山医院门诊随访,虽未再出现腹水和胸腔积液,复查胃镜和肠镜也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长期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这是患者在患病后才出现的。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存在失弛缓等食管动力异常,推测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诱导趋化因子分泌,肌活性肽、神经活性因子的释放有关;此外,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可导致食管内神经丛受到破坏,从而引起失弛缓的症状[7]。因此推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胃肠神经受到破坏,或是趋化因子发生改变,也可能会引起患者反复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此外,肠道内炎症介质的增多可能改变之前的肠道菌群分布,从而改变肠道微环境,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作为罕见病,在临床上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因此,对于疑似病例应行胃镜多点活检以明确诊断。而对于部分患者治愈后出现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还需进一步研究。

(该论文经审稿,已入选“春蕾杯”病例报告评比)

猜你喜欢

网膜腹水酸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保留大网膜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