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利商标混合质押为主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研究

2020-06-07张建军郑少斐代玲玲吴蔚然杨洋

河南科技 2020年21期

张建军 郑少斐 代玲玲 吴蔚然 杨洋

摘要:本课题聚焦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以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企业融资需求、召开论证会、推进会、上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精准指导帮扶、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助推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牵手”银行和企业,搭建银企、中介服务机构对接平台等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总结本地区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经验,形成典型经验在省工作会上做推广发言,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专利权+商标权混合质押新模式,盘活中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实现知识产权的资本价值,积极推进专利商标与金融资源有效融合,构建完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专利商标混合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1-00041-05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赋予了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新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知识产权保护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等重要论述,赋予了知识产权新的时代内涵。而如何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水平,就成为摆在各级知识产权部门前面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2 当前现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顾名思义,就是用无形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以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其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2.1 国内现状

199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办法》,是我国最早提出“专利权质押”工作的政策文件,但未真正落地,行业发展缓慢。直到2006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引导、各地政府支持和多家金融机构参与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成为首批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才真正开始推广试行。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地方层面也相继出台配套措施,积极引导知识产权评估、担保和金融机构多方发力,共同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知识产权这项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资产,其综合运用效应逐步凸显,已越来越为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所重视,以专利权、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融资贷款的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得以开展,但现阶段由于区域差异、银行因素、无形资产评估难度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尚未达到普遍程度。

2.2 河南现状

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基本和全国同步起步发展,目前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2019年河南知识产权质押总额排在全国第10位。从2011年全年专利质押融资8 700万元,到2019年融资达到38.71亿元,9年时间增长了44.5倍,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发展势头强劲。

但是相比专利权质押融资红红火火推广的同时,商标质押融资工作在河南基本没有开展起来,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制度,零零星星的几个项目,没有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工作成效。2019年,河南专利权质押融资额占当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的93.5%,而商标质押融资额仅为2.69亿元,占质押融资总额的6.4%,与河南当年有效商标注册量98.8万件的体量规模极不相称。[1]

2.3 濮阳现状

针对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贵融资难融资不畅问题,早在2012年,濮阳市就积极探索专利与金融有效结合,在全省率先出台指导意见,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经费,建立市专利权质押融资项目库,开展巡讲对接活动,通过建立健全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环境,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对接平台,探索形成了一套“政府引导带动、银保协同联动、平台助力推动”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助推濮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濮阳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连年居全省先进位次,工作经验在全省作典型发言,经验做法被推荐至国家知识产权局。濮阳市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2015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城市,试点主题为专利权质押融资。

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濮阳市知识产权局在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商标无形资产的价值作用,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打包组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在前期征集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基础上,通过上门精准服务指导,宣传质押融资政策,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牵手”银行和企业,搭建银企、中介服务机构对接平台等措施,南乐广安金属门业制造有限公司通过质押2项发明、8项实用新型、12项商标,实现专利+商标权质押融资600万元,为濮阳市商标权质押融资工作开了好头。截至2020年6月,全市10家企业通过质押59项专利12项商标,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 090万元,融资额实现历史新突破,全市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73 628万元,实现了“知本”到“资本”的转变。

3 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引导,与银企联动协作,探索专利商标混合質押新模式,统筹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各类梗阻和制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3.1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银行。银行能否顺利放贷,关键在于知识产权质押风险的高低,特别是专利权、商标权存在评估、变现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存在较高风险,导致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积极性不高。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为最大化降低自身风险,不得不提高对专利权、商标权质押的门槛,例如:对贷款用途、期限作出严格限制、限定企业的授信额度、加大对企业信用评估等。对于企业而言,质押门槛的提高,意味着贷款额度降低甚至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风险共担、补偿机制。可以参考一些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比如四川德阳、山东青岛等地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方式,实现风险共担,国务院有关文件及濮阳市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措施》也要求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但由于有些地区财政经费紧张,目前尚未建立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

3.2 知识产权转让交易体系尚不完善

专利权质押权,本质而言是一种优先受偿权。在发生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等情形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有权依法将专利权变现,并优先受偿。当出现风险时,是否能高效灵活的将专利权处置变现,从而化解债权人的风险,就显得极为重要。专利质押变现存在诸多难点。首先,专利权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市场流通性普遍较差。其次,交易渠道不畅、较难实现成功交易,各地专利交易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这容易使债权人在专利权处置变现时,交易成本激增。由此可见,专利权质押融资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高成本与低效率,可能面临无法收回贷款的局面。

3.3 无形资产评估有待进一步规范

专利权价值评估是专利权质押融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专利权价值具有不确定性,不同于传统的质押物,其价值波动会受到市场需求、产业政策、技术更新、发展前景等外部因素影响,使其价值波动频繁。其次,缺少专业的价值评估机构。无形资产评估难度大,对机构的专业要求较高,普通评估机构一般不具备评估此项资产的实力,报告质量及权威性普遍较差。

3.4 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相对不足

目前,各级政府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补贴资金额度较小,难以满足工作需要,财政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濮阳市为例,随着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深入开展,质押贷款企业数和贷款额度逐年增长,已从2012年质押贷款金额400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1 1014万元,但专项补贴资金自2012年设立以来一直是100万元未增加,且2018年减少至75万元。

4 推行“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印发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66号)中提出,“支持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等机构广泛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并明确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引导企业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范围”。其中自然包括专利之外的商标质押。

2018年3月,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中央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管理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时,省级机构改革2018年年底完成,市级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的完成,专利、商标归属统一管理,理顺了“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管理体制,为“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迎头赶上提供了契机,对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知识产权政策理论学习

要深入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战略部署,加快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促进创新资源良性发展及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探索建立由政府、银行、保险等多方参与的风险补偿机制,分担融资风险,构建质押融资服务体系,帮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融资瓶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创新驱动发展。

4.2 建议市政府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

建立由政府、银行、保险等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形成各方合力、风险共担的局面。以濮阳为例,建议首期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1 000万元,以后按工作需要逐年增加。

4.3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

政府加大助企服务力度,积极开展到企业上门服务,点面结合进行沟通,多渠道建立沟通交流途径,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在调研企业融资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赴四川德阳等先进省市地外出考察学习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等工作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研究出台本级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进优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担保和运营等服务机构,奖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绩突出的银行等服务机构,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

4.4 落实中小微企业质押贷款利息等补贴政策

加大对银行、企业、担保机构、评估机构、专利运营机构等单位的政策支持,提高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好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以濮阳为例,建议增加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规模至300万元,争取年新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额达到8 000万元以上,进一步提高濮阳市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经济体制增效,促进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4.5 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能力

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形势分析、业务培训和宣传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深入落实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深化改革工作台账》要求,引导借鉴学习四川德阳、山东等地方质押融资经验,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整体水平。

5 探索“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新模式的案例分析

5.1 濮阳市做法及成效

5.1.1 地方市委市政府重视,政策引領带动,为专利权质押融资提供重要保障。一是市委、市政府将专利权质押融资列入重要议程。2012年底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金融、财政、知识产权等七部门联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濮阳市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专利权质押融资纳入重点改革内容予以推进。二是设立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市政府设立100万元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并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之后每年市财政给予预算保障。三是完善扶持政策,修改完善了《濮阳市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于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按不超过企业专利权贷款利息额50%的比例贴息,一个企业年贴息额最高可达20万元,可连续补助3年。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七批专项资金623余万元,惠及企业93家,撬动专利权质押贷款8.481 8亿元,实现了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百倍放大效应,为推进专利资本化、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2]

5.1.2 加强统筹协调,银保协同联动,为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一是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在濮阳市政府领导下,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密切合作,先后四次组织银行、保险等部门,赴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质押融资工作经验,开阔视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引导本地金融机构开发质押融资产品,指导市农信社推出“专利贷”金融产品,与邮储银行濮阳支行签订了3亿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战略协议,引导其开发专利权质押融资产品。邮储银行已为14家企业办理22笔专利权质押贷款,放款7 562万元。三是对接引入保险机构,在前期与人保财险濮阳公司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合作的基础上,调动保险机构参与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银行与保险机构对接,利用专利保险加强专利权质押贷款项目风险保障,引导银行+保险协同发力。四是重心向县(区)小微企业延伸,南乐县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探索形成了南乐特色的专利权反担保质押模式,帮助企业通过专利权间接融资,累计实现专利权间接融资1.43亿元;清丰县以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困难为出发点,从单笔3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做起,調动了银企双方的积极性;台前县发挥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方便快捷的优势,大力扶持科创型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为9家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放款,助力精准扶贫,为该县早日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做出了贡献。截至目前,专利权质押融资已在濮阳市实现县(区)全覆盖。

5.1.3 加强风险防控,创新服务举措,探索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保险。针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风险防控难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补贴两探索”:一是开展企业首项专利保险保费补贴。明确对企业首项专利保险,按实际发生额资助,其中专利执行险、侵犯专利权责任险、境外展会专利纠纷法律费用险,单项最高资助不超过3 000元;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单项最高不超1万元。濮阳市已累计补贴27家企业首项专利保险保费7.4万元。二是探索推出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产品,濮阳知识产权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措施对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进行资助,以引导企业及保险机构开展此项工作;与人保财险河南省公司及濮阳市分公司就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推进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就探索推出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产品、共同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与专利保险整合发展进行了探讨。三是探索建立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濮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设立市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银行出现风险的,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市政府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题座谈会,就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创新、激励机制建立、银行风险防控、提高知识产权出质率等征求银监、银行、担保、保险机构的意见建议,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工作正在协调中。

5.1.4 强化宣传培训,联动政银企保,搭建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一是开展政策宣讲,针对企业不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专利运用能力不高的现状,编印《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汇编》,利用宣传、培训、会议、调研等时机广泛发放;面向全市五县四区和八个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巡讲,已累计开展专题政策宣讲47期约6 000余人次。二是开展专项业务辅导,面向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聘请北京东鹏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及金融机构专家,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专题培训和业务辅导,共计培训8期240余家企业1 600余人次。三是积极组织银企对接,面向全市拥有有效专利的300余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意向调查,建立质押融资项目数据库,并积极向省、市金融机构推荐,不定期邀请金融、评估、保险机构举办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政策导向、保障措施、贷款方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5.1.5 工作成效。截至目前,濮阳市累计112家企业通过质押630项专利、12项商标,签订120笔贷款协议,实现质押融资贷款8.481 8亿元,转化专利技术300余项,新增专利产品产值15亿元,22个企业新晋高新技术企业、8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强企),11个企业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省科技进步奖,企业真正将知识产权快速转换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真金白银”,为企业实现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濮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最为突出的三大成效:一是惠及企业多,濮阳市专利权质押融资8.481 8亿元,涉及112家企业,单笔专利权质押贷款最高3 700万元,最低30万元,融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惠及企业最多,真正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二是贷款质量高,截至目前,每笔专利权质押贷款均按合同如期付息还本,无一笔呆账坏账,大大调动了银行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催生了高质量专利,推动企业新申请专利500余件,4项专利获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河南省专利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专利奖三等奖,截至2020年6月,濮阳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7件,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5.2 濮阳市南乐县工作做法

近年来,濮阳市南乐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创新观念、强化服务,把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作为实施县域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抓手,力推企业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变“有形资产”,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开展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初期,通过到企业现场调研、召开银企对接会、组织举办培训班,及时掌握了银行、企业双方的所需所求。面对当时南乐县内金融机构为降低放贷风险、尚未开展专利权直接质押贷款业务的形势下,以银行放款、企业贷款模式为切入点,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加强对国家、省市关于专利权质押融资方面有关文件的学习和研究。指导企业在以担保贷款模式时,建议贷款企业将拥有的有效专利质押给为其担保企业,增强担保企业信心。同时,加强与中介服务机构联系,对融资贷款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申请、所需资料等进行对接交流,精心服务企业完成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备案工作。以此,南乐县以专利权间接、反担保方式进行质押融资的模式取得了成功。[3]

截至目前,南乐县共有13家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28笔,融资金额达到2.265亿元。其中专利反担保融资22笔,金额1.43亿元。

5.3 濮阳惠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做法

获得河南省专利奖一等奖的企业濮阳惠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用于电子电气的封装材料固化剂和有机光电材料,产品远销日韩、欧美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2014年、2017年,该企业利用包含1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在内的10项专利,共质押贷款8 60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及“5-降冰片-2、3-二甲酸酐专利技术产业化”“一種合成双(二苯基膦)烷烃方法产业化”项目。通过质押融资,该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3年、2014年、2017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2.94亿元,其中专利产品收入11亿元,创汇7 362万美元,利税1.2亿元,新增就业30人,制定企业标准42项,申请发明专利15项,3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专利获河南省首届专利奖一等奖,实现了创新资源的良性循环,已成为开发区支柱产业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的龙头企业。

5.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濮阳市分行工作做法

2016年3月25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濮阳市分行与濮阳市知识产权局就濮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战略合作协议举行了签约仪式。协议签订后,知识产权局每年都会举办两场知识产权融资巡讲,宣讲知识产权最新质押政策、贷款政策。会后双方共同开展“送金融知识到企业”活动,对有资金需求的企业逐一进行上门走访。

在后续具体办理过程中,邮储银行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专利权价值进行评估,合理设定专利权质押贷款期限、金额、利率,在批准贷款申请前考察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确保贷款资金还款安全。截至2020年6月,邮政储蓄已为14家企业办理23笔知识产权贷款,金额共计6 868万元,为企业节省成本支出约245万元。借助与知识产权局战略协议的签订,邮储银行积极探索符合小企业融资的创新模式,有效缓解濮阳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将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实现价值货币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中的支撑作用,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优质服务为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6 结语

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专利商标混合质押融资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专利商标混合融资新模式,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质押物范围,推动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强国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戴乐.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及应对[J].商场现代化,2020(02).

[2] 李姗蓉,田亚芳.科技贷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畅通渠道[J].河南科技,2019(33).

[3] 李建昌.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全面提升商标注册运用保护管理能力[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