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及方法探究

2020-06-06施伟军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治理方法

施伟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应用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中以自动化为标志的应用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如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等技术均为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本研究根据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为出发点,探寻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目标及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可行性,以此为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提供参考及帮助。

关键词:台区同期线损;数据异常;治理方法

1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形成原因及影响

1.1 异常数据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发生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是指,电力企业在计量、营销、配电网设备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不佳。随着我国大范围电改的推行,集抄改造以及电力营配数据贯通等项目的应用造成电力系统中突然需要增加大量的用户档案数据,这种状态下将无法保障数据的有效性及数据录入的质量[1]。另外,目前台区中线损管理涵盖面较大,包括配电网的建设、运行维护、营销管理等方面,而所做的工作成绩也转变成为了数据的形式,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将对系统中运行、信息变更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发生失误便会形成异常数据并致使数值质量的下降。

1.2 同期线损中典型异常数据类型

在当前电力系统中同期线损异常数据主要为档案数据异常、户变关系异常、数据同步异常这三个方面[2]。其中档案数据异常指系统中主要档案数据维护发生的错误;户变关系异常指营销系统因电力营配数据贯通或者户变关系清理有误而造成的数据出现异常;数据同步异常通常表现在关口计量数据或者配网关系出现变化后,营销以及采集系统在数据同步方面出现异常。

1.3 异常数据对同期线损影响

当台区同期线损中存在较大的异常数据时将会严重影响相关统计指标的准确性,造成电网管理人员无法按照规范标准对其实施管理控制,并直接导致无法实施降损工作,可见,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目标及方法

在实施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时需要由不同部门的共同协作,通过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根据不同系统间存在的异动流程进行各部门间营销、生产数据的同步与更新,因此,业务融合、信息共享是解决台区同期线损异常的主要方式。但现阶段电网协调工作中存在的协调难、责任划分模糊、数据标准不统一问题严重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实施,对此应采用必要的手段进行解决[3]。

2.1 线损异常的治理途径

通过对实际电网系统进行分析后可知,对台区线损异常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是配电变压器的对应关系准确性、计量关系准确性以及用户表计电量等装置存在异常,对此可采用以下途径进行解决:第一,若无法明确公用变压器对应关系,则应以现场实际配电变压器信息作为依据,纠正系统中有误的对应关系;第二,考核表发生计量错误时可采用现场检验的形式监测设备及相关装置运行状态,并检测现场互感器倍率是否与采集系统中是否相同、现场考核表逻辑地址与系统中是否相同,若发现出入应及时校正;第三,针对营销表计量问题通过校准采集设备以及校正用户表的方式进行处理。

2.2 采取营销、采集数据档案同步流程

在营销、采集数据档案同步的过程中若客户档案、计量信息或者归属关系发生改变后,营销系统没有与客户档案数据相同步便会发生异常数据,对其需要采用异常校验规则对数据进行检验:第一,检测营销、采集系统中关口表计综合倍率是否相符,便可解决因客户更改电流互感器后产生的数据同步异常;第二,当营销、采集系统台区中发生人为删除采集系统中客户信息以及归属关系发生變动后,应检测营销、采集系统台区客户数量是否一致,避免发生异常数据;第三,当台区关口电能表更换后将会造成异常数据,需要针对营销、采集系统台区关口电能表资产信息是否进行有效的同步。

2.3 强化日常营配贯通工作的有效实施

在日常工作中,应以企业中主要负责人为首,组建电力营配数据贯通小组,针对企业中各部门工作实施统筹协调,并制定及完善电力营配数据贯通制度,明确职责以及责任划分,对数据进行定期的汇总通报以及做好考核工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纠正。

2.4 加强数据治理以及设备测绘工作的开展

实施数据治理以及设备测绘工作时需要遵循标准统一、责任利明确以及相互协调的原则。在工作过程中应采用统一的规范作为工作的标准,提升数据采集、处理以及异常数据治理的严格化,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完善营配数据采录质管理的方式方法,明确责任的划分;根据地区等级划分不同,进行线路与台区的数据清理,健全数据采集的作业标准以及规范,将全面、从严的工作方式作为数据治理以及设备测绘的常态化。

3 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的应用

3.1 案例概况

某台区台片位于居民区,用电情况为居民生活用电,且用电量较小,自第三季度首月前后便不断发生多次日统计线损不达标的情况,其中前期线损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的范围(0.5~1.5),但自首月16日后线损开始发生较大的波动,当日发生6.1的大线损,造成74.72度电量的损失,此后连续多日处于不达标的状态,但损失电量均保持在1010度以内。20日后对根据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检查后发现,台区供售电量为上升状态并且无用户用电量下降的情况,初步排除表计出现故障,经排查可排除人为偷电以及漏电的情况,台区总漏电保护器处于正常状态、户变正常。经调查发现上季度末台区内进行了用户接户线、配变进出电缆的改造施工,经检查后总表接线无误、用户接户线无误。

3.2 线损异常数据分析

针对台区内同期线损异常数据的情况,经过检查总表电流曲线以及用户用电量后发现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线损异常期间二次侧电流虽未达到额定电流的半值,但存在异常数据,其中B相电流连续出现高峰期突增现象,并随零序电流共同上升,而A、C两相电流却无显著的变化;第二,台区内具有用电量较大的用户,且在线损异常期间用户用电量均高于往常。造成问题的主要由于接户线改造后并没有校核用户负荷,致使用电量较大的用户挂接到了B相,加之第三季度温度上升,台区内用户用大功率电器增加,造成B相电流明显上升以及三相不平衡,零序电流随着B相电流的升高而上升,造成线路中损耗的加剧。

3.3 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线损异常数据形成的原因,对台区内用电量较大的用户进行排查后发现,与所分析观点相一致,随后进行现场的调整,将用电量较大用户挂接到A、C相,达到台区用户负荷的平衡。处理1周后检查系统中三相电流数据显示,达到平衡的状态,处理后的线损恢复正常值。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的同时用户用电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其中台区同期线损异常数据严重地影响到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际运用过程中导致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也较多,解决时具有较大的处理困难性。通过对同期线损异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将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排查处理,及时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确保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效果,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郭卫国. 新形势下配电网降损管理办法探究[J]. 居业, 2020, (12): 128-129.

[2] 王建功,王宪才. 技术+管理双轮驱动  加强同期线损管理[J]. 农电管理, 2021, (05): 60-61.

[3] 王巨灏,蔡嘉辉,王琨,等. 基于WinCC平台的台区线损异常监测系统开发[J]. 电工技术, 2021, (08): 163-165.

(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陕西 商洛 726400)

猜你喜欢

治理方法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整治为官不为
饮用水中钼元素测定及钼超标治理方法综述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试谈城市雾霾的治理方法
浅谈宁夏地区黄土的湿陷性危害及治理方法
新时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