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并举,建构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020-06-05吴耀东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

吴耀东

【摘  要】  在现代化的社会氛围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素养,教育教学也开始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应当主动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从而在灵活设计导入、指导学生合作等策略中,建构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  学生;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主要场所,所以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而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开始迈入了崭新的阶段,信息技术课堂也承担起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职责,既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也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当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以优化教育作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依据,逐步对传统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调整,从而在转变思想中顺利地搭建理想中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一、灵活设计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学生引发行为的动机,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支撑,而导入是教学的开端,巧妙的导入设计往往能够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让学生生成對知识进行探究的主观意愿。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中,结合课改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等,进行导入的优化设定,使得学生在竞赛、疑惑等趣味形式中,引发学习欲望,正式地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讨。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插入超链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进行导入设计,从而让学生在思索、疑惑中,主动地进入本节课的探究。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心理游戏活动:当教师为学生呈现出四个图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第一反应选择图片,随后,教师点击图片为学生展示对应的心理解释。之后,结合游戏活动的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图片能够跳转出心理解释呢?”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超链接”的答案,紧随其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追随教师的脚步,走进本节课。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同时能够基于自身的思考和生活经验,一步一步地走进信息技术课堂中,从而产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合作,落实主体位置

在课程改革之风大力盛行的当下,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再停留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基于自身的能动性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响应课程改革的理念,建立严谨的教育模式,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小组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实践操作流程进行体验,使得学生在充分展现自身主体地位中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设置个性桌面》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基于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个性桌面的设置,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师能够明确地认识到本节课以实践操作为主,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分组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分析,区分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之后,教师以优势互补作为分组的原则,保障分组的公平、公正。随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操作的任务“让各个小组进行个性化桌面的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当中进行相互指导,学生依靠小组的集体智慧,逐步掌握设置个性化桌面的方法。

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设定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边交流、边实践中进行桌面设置方法的学习,能够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促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质量。

三、灵活提出问题,促进主体探究

提问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基础性教育环节,不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重视课堂问题的提出,尝试结合信息技术知识的重难点,以及新课与旧课之间的关联点来进行问题的设计,保障问题的难度适宜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使得学生在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思考的动机,触发求知的动力。

以小学信息技术《使用云盘储存》的教学来说,在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巧,并且能够利用网络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检索和交换,让学生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之处,所以,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向学生提出:对于检索的信息,我们如何进行保存呢?让学生在探究中将旧知与新知进行联系,促使学生从旧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中。之后,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进行云储存的方法有哪些呢?”“如何使用云盘进行储存呢?”等问题,促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时,逐步掌握利用云盘进行储存的方法。而在课堂的最后,为了发展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提出:“云盘储存这么方便,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云盘储存所有的东西吗?”让学生联系网络中资源泄露的事件,认识到应当正确地使用云盘进行信息的储存等,从而强化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观。

显然,将问题贯穿在课堂的始终,能够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中,提取其中的基本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在解答问题中促进信息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品质。

四、促进作品展示,优化评价方式

进行作品展示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不仅能够让优质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强化学生的信心,也能够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教师也可以进行教育效果的总结,认识到自己在讲解信息技术知识中的不足,以便进行后续的调整,为之后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美化文档》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优化评价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文档的美化。其次,在学生完成操作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并将得分最高的作品展示给其他的学生,以便其他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文档的美化,促使学生在弥补不足中,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同时,结合评分的过程,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反馈,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下一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改进,从而为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施教奠定基础。

从上述案例的论述可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优化课堂评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找到学习的方向,促进学生的改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为之后的高效教学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当下每一位教师的任务,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应当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从课堂导入设计入手,进行课堂教育活动的优化设计,创建多样化的教育举措,以便在打造灵动教育模式中,真正地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冰.基于信息素养优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9(31):101-102.

[2]万振华.以活动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9(11):161.

[3]吴海树.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0):103-104.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学生写话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