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0-06-05虞佳千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余训练安全防护小学体育

虞佳千

【摘  要】  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体育课余训练时,体育教师要从训练意识、体育人才的挑选、训练场地、训练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让他们在训练中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提高体育能力。在课余训练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使训练活动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高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余训练;训练计划;安全防护

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是让体育特长生进行的训练,是提升他们体育能力的训练。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开展体育课余训练时,体育教师要坚持创新训练观念,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锻炼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训练中,高效完成训练任务,提高体育运动能力,让他们的体育特长得到发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在课余训练中高效、安全地完成训练内容,实现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一、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现状分析

1.缺乏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在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时,体育教师是训练员。由于没有掌握系统化体育训练的理论知识,在训练时经常把提高体育水平和比赛成绩作为训练的标准,导致设计的训练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影响他们进行训练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人才选拔的方式不科学。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在进行体育人才的选拔时,班主任不希望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体育课余训练,害怕影响他们的成绩,导致一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不能参与到体育课余训练中。

3.家长对体育课余训练的认识不足。很多家长认为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但是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就接受不了,一方面害怕大量的体育训练花费孩子的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害怕孩子在训练中受伤。

二、精心设计训练环节,推动课余训练高效进行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余训练时,要加强科学训练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训练能力,能够针对学生的体育特长设计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促进体育能力的提升。同时,体育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体育课余训练的作用,使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余训练中,推动训练的高效进行。

1.多渠道选拔体育人才,壮大训练队伍。有效开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前提是对体育人才的选拔。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地位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水平有了普遍提高,能力越高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课余訓练中,训练达到的效果越好。因此,在选拔人才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特长进行选拔。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对他们学习和练习情况的分析,了解他们的体育能力,选出一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参加体育课余训练,并根据他们不同的特长确定他们训练的体育项目。例如,弹跳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训练跳远、跳高等项目,耐力较强、腿部肌肉力量较强的学生可以参加跑步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人才选拔,使体育课余训练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实现训练的有效进行。

2.展示体育魅力,激发训练兴趣。在进行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时,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刚开始参加训练时,积极性都很高,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内容,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感到枯燥无趣,产生消极情绪。针对学生的特点,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前可以利用多媒体给他们播放体育运动会的比赛过程,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渴望通过体育课余训练来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3.展示体育才能,提高训练自信心

在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给他们展示体育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体育训练对他们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的训练自信心。例如,在课余训练之余,教师要组织一些体育运动竞赛,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长跑比赛、接力比赛、跳高跳远比赛等。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示,激活他们进行业余训练的动力。

4.制订科学的课余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在进行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特长和身体素质制订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学生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会充分调动全身的运动机能,使课余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田径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设计全面的训练内容,使他们在训练中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技巧,让学生在科学的训练计划指导下完成训练任务,提高体育综合水平,推动课余训练的高效进行。

5.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提高体育能力。在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时,体育教师设计的体育训练内容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的体育能力通过训练得到稳步提高。在进行训练时,教师要根据运动学的规律,从学生的年龄和特征出发,给他们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让他们在积极的训练中提高体育素养。要使体育课余训练效果得到保障,体育教师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课余训练时间,让他们在充分的体育训练中得到发展。

6.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得到家长的支持

在进行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时,体育教师要和家长建立沟通平台,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到课余体育训练对孩子的促进作用,并随时给家长发送训练视频,让家长了解到课余训练的方式,认同课余训练的有效性,并能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孩子积极参与到课余体育训练中,不断提高他们的体育综合能力,推动课余体育训练的高效进行。

三、加强课余训练安全防护,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时,体育教师要加强安全防护,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在训练时要做好防护措施,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布置合理的训练任务,确保体育课余训练安全有效地进行。

1.完善训练场地,从硬件措施保证训练安全

学校要增加资金投入,用于体育训练场地的设施建设,保障学生在进行体育课余训练时的安全。针对体育训练的硬件设备,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做到每天检查,在发现质量问题时及时进行维护,使课余训练能够按时完成,让学生安全地完成训练内容。

2.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让体育特长生进行体育课余训练时,全面提升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提高安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体育课余训练的专业能力,认真观察训练情况,做到能及时发现训练中的安全隐患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消除。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时,体育教师要向他们介绍体育训练中的安全防护知识,让他们了解各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到安全训练,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时,学校、教师、家长要树立对课余训练的正确认识,使课余训练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训练能力,掌握系统化训练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体育综合能力,使他们的体育特长在训练中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安全有效的训练活动,提高体育课余训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俊.如何开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J].成功(教育),2011(02).

[2]胡国栋.浅谈提高学生课余训练出勤率的有效策略[J].体育师友,2011(04).

[3]吴元兵.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几点注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S4).

猜你喜欢

课余训练安全防护小学体育
中学足球课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思考
提升农村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五策略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
电力工程中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提高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质量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