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2020-06-04施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语文教学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学中蕴含着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近年来,国学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塑造优良的品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53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学生继承并发扬。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大量的信息涌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学生们难免会接触到新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弱化。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较为浅显,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导致学生们在精神品德层面出现了文化流失。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继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强化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创新语文教学形式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帮助教师们在挖掘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因素随处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借助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更加便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以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实现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2.有利于增进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传统语文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并且教学内容较为固化、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得学习兴趣降低。过度注重智力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文化层次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语文教学缺乏生机。

积极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语文教学工作具备文化氛围和文化代入感,借助文化知识来增加语文教学工作的鲜活性、生动性,结合语文教学,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心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

语文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当前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升学、考试等诸多压力,所以教师更加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对语文教学当中的文化内涵。

若一味地向学生们传授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畏惧感,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因為教师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造成语文教学存在固化、死板等诸多弊端。

2.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有限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会涉及诸多古代文学作品,因为当代生活、当代文学与古代相差较远,并且文言文、古诗文与当代白话文的表述方式不同,为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困难。古代诗文当中蕴含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学生们无法深入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那么他们将很难挖掘蕴含在古文当中的积极情感。就当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学生对于古文、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等问题,一些学生们也并未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很难深入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精髓。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在语文课本编排中,蕴含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们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课本,深入挖掘课本当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拓展语文教学思路,让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加鲜活。结合广大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借助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尽可能在语文教学当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可以结合词的内容,将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针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的“长亭”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公共设施,引入“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知识点,指出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教师要挖掘语文课本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展现出我国自古以来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引导学生珍惜友情、珍爱亲情,向学生传递正确、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

2.通过信息化教学展现优秀传统文化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引入语文教学工作中,为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深入挖掘、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课本进行挖掘与延伸,借助多媒体,将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音频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修养。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曹雪芹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描绘出了贾府的园林景观、壮丽建筑、书画作品等,展现出了中华优秀的园林装饰、书香门第之家的礼节,诠释了我国“崇尚礼仪”这一优秀传统。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红楼梦》选段,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园林建筑之美,感受传统礼仪。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生动直观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形象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拓展。搜集课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借助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向学生们进行推送,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进步,还能够强化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在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喜好、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向学生生动直观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林艳《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策略分析》,《青春岁月》2019年第8期。

[2] 马怀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课外语文》2020年第9期。

[3] 李梅兰《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4] 文玲《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新作文:教研》2019年第12期。

[5] 覃艳艳《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对策探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23期。

[6] 樊庆华《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因素之分析》,《明日》2019年第3期。

(本文是学校课题:《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中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模块化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号:ZJ2018012。施健,1985年生,女,汉族,江苏海门人,研究生学历,讲师,从事中职语文教学

工作)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语文教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