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06-04郑爱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郑爱玲

摘 要: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发掘传统文化要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从中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得到文化熏陶。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1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力量。教育工作者应该富有成效、恰如其分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适度、自然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深度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教师应把握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在教材分析中,明确传统文化和课本知识的契合点,明确融合的区域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传统文化内容,提升传播效果。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着较强的魅力,教师应持续发掘其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包含的文化特质。

二、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进行渗透

在课程设计中,结合当前的教学条件,思考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设计符合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方案,为学生傳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引导,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为了达到渗透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乐和视频等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一些阅读文本涉及文化典故或文化遗址,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图片或者纪录片片段等方式展示文化古迹,让学生产生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当前的教学中。

三、立足阅读课堂活动,培育文化之苗

利用精彩纷呈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让这些活动成为孕育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仅仅依靠展示和语言讲解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入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令所学与实践融会贯通。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教材的核心内容,并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能力素养,巧妙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中,组织一个评价人物的活动,让学生分别讨论烛之武、郑伯等人物,思考他们的人物特点。一些学生提出:当前的历史中对于烛之武的描写比较少,除了《左传》中的描述,很难找到其他的文字资料。另一个学生说:在《史记》中,有简单的几句话描述了烛之武:“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为秦穆公。”烛之武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但是从始到终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能够在这个人身上看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激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

四、在教学环境氛围中融入传统文化

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学生才能产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积极认识,能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充满渴望。教师在结合传统文化和教材的过程中,还需要创设活跃的学习环境。

比如,在讲解《荷塘月色》的过程中,作者从荷塘写到了月色,从月色写到荷塘,将荷花作为精神寄托,可以看到荷花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作者希望自己也有相同的品德。结合文章中的精彩文字叙述,可以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文字素材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荷塘月色的场景,体会古人对于荷花品质的向往之情。学生可以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

五、阅读拓展延伸,结传统文化之果

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拓展,做好延伸。不仅要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欣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同时也应该以教学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了解范围,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如此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间接地培养写作能力。而在进行教学拓展以及教学延伸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多多的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节选片段进行学习,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思维,打压学习兴趣。学生无法在只了解故事片段的前提下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整本《红楼梦》,引导学生立体、客观地刻画人物形象。《红楼梦》中包含很多传统文化因素,例如晚辈与长辈之间的交流方式、问好方式、礼仪举止以及不同的节日习俗,等等,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同名影视剧的方式,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记忆,带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在学生的心底生根发芽。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加强对渗透方法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合理选择传统文化素材,耐心引导学生寻找传统文化之根,可以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于静英《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的价值》,《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第5期。

[2] 贾健麒《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12期。

[3] 任翔《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化刍论》,《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