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的手抄报不再是“抄”

2020-06-04汪源源

中国德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脚力手抄报道德

手抄报是一种可以传阅、观赏性很强的报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成本低、综合实践性强、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特点,手抄报成为小学德育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德育活动形式。但我们常见的采用手抄报形式的德育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布置专题的手抄报,作为家庭作业,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再收上来,针对手抄报的美观程度进行评比,最后粘贴在校园的橱窗栏里,就算一次德育活动完成了。

不可否认,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习得了部分德育知识,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唤醒学生道德情感的作用,但纵观手抄报“诞生”的整个过程,我们发现,我们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抄”字上。学生从网上找一些素材,依葫芦画瓢画下来,再抄点文字,就算“大功告成”。而在最后的评定中,我们更多地注重手抄报的美观效果,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德性成长,因此德育功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手抄报的特点及优点决定着它可以成为小学德育的优选媒介,当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手抄报的德育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眼力”:让手抄报充满生活昧

德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德育与儿童及其生活是一体的,儿童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德育不仅是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美好生活,更是通过儿童生活本身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手抄报就要以具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使儿童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理解道德、学习道德知识。而手抄报的这些生活“原材料”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教师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發现生活中的“德”,再将“德”的生活内化到手抄报上。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儿童真正经历的生活,而手抄报像是一个“加工站”,学生将内容呈现在手抄报上时已经在内心将经历的生活进行了“德性”的处理,因此,儿童在手抄报上所呈现的内容,不仅仅是“德”的知识,更是“德”的情感表达。比如采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劳动节主题教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父母的手、老师的手、菜市场里叔叔阿姨的手、清洁人员的手……以“手”为触发点,将这些“手”搬到自己的手抄报上,这样手抄报就“活”起来了。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观察到的生活也是不一样的,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不一样的,经过对生活的观察,并且是这种直观的观察,儿童对劳动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二、“脚力”:让手抄报彰显生命力

手抄报之所以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德育效果不明显,是因为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抄”上。抄的只能是没有情感的德育知识,只能停留在“知”的层面;而儿童德性的真正养成,是在“行”中体现的。因此,如何借助手抄报这个媒介,让儿童实现从“知”到“行”的改变,就需要儿童在创作手抄报的过程中进行真正的实践。

在实践中探索,将自己的探索通过手抄报来表达,这就是脚力。脚力的本义是走路的能力,而这里指的是儿童的实践能力。儿童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将自己所拥有的“德”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运用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升华,这就是有脚力的手抄报的德育性体现。有了脚力的手抄报是有生命力的手抄报,是真正检验并践行了“德”的知识的手抄报。这样的手抄报,学生收获更多,印象更深刻。比如采用手抄报形式进行国庆节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实地走访当地的红色革命基地、标志性建筑物等,把自己走访的所见所闻“溯游”到手抄报上来。南京的教师就可以号召儿童走长江大桥,在走的过程中和大桥合影,重新审视大桥上的标识物,走访参与大桥建筑及维修的有关人员,了解、聆听大桥故事,参观大桥展览馆,等等,然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所作所为,通过手抄报传递出来,这就是有脚力的手抄报。

三、“手力”:让手抄报激发生长性

这里的手力,不是指手中的力气,而是指在创作手抄报的过程中要协作,实现“手拉手”的合作。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合作”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这也正是我们国家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与其空洞地进行合作意识的说教和灌输,不如让合作的种子播撒在德育的每个瞬间。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将手抄报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单独完成,这就使得在完成手抄报的过程中少了许多合作的机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采用手抄报形式进行德育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分组,也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合作过程中如有问题,先尝试着内部解决,在内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样在创作过程中,每个儿童的长处都得到了发挥,找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又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能。而家长的参与更是增加了亲子时光,增进了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感情。所以,在合作中完成的手抄报,不仅仅是手抄报,更是一首德育的“交响曲”。比如采用手抄报形式进行雷锋精神专题教育时,教师就可以在鼓励儿童自由分组的前提下,稍作人员调整,让儿童合作创作手抄报。可以从内容上指导合作,开展“我们组内的活雷锋”专版的手抄报创作,让儿童发现身边的雷锋,发掘他人身上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实现“由他到我”的德育效果。也可以从技术上指导合作,让儿童在合作创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承担绘画、构图、着色、配文等不同任务,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直至实现儿童的德性生长。

由此可见,稀松平常的手抄报蕴藏着生动的德育契机和巨大的德育能量,但想要抓住德育契机、激发德育能量,就得让手抄报汇聚眼力、脚力和手力,从而使手抄报充满生活味、彰显生命力、激发生长性,这样的手抄报,才是一份不让儿童只顾“抄”的手抄报,才是一份充满“德”的手抄报。

【汪源源,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校长助理,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李敏

猜你喜欢

脚力手抄报道德
我的手抄报
我的手抄报
跟踪导练(五)(2)
大型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试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传思想干部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