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岩溶泥槽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处治方案研究

2020-06-04朱贤钢

交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格构坡脚屈服

朱贤钢

(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南宁 530200)

1 工程地质概况

贵州地区多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因此,施工过程对岩溶地质灾害的处治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贵阳某市政工程路基边坡开挖后,边坡中部一段发育较深溶槽,长约80 m,内部充填黏土夹碎石。为保证路基边坡坡面整体一致,该段岩溶泥槽边坡由上到下按1∶0.75→1∶0.5→1∶0.5坡率由上到下分3级开挖,坡高约27.75 m。

泥槽周围岩体受构造影响产状局部变化较大,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滑塌[1]。该边坡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局部有红黏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泥质白云岩,局部含灰岩,薄至中厚层状结构,层间含黄色、紫红色泥质条带,主要产状为230°∠15°。覆盖层1.1~5.0 m,强风化层厚0.9~4.1 m,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节理面泥质充填发育;中风化层岩体较破碎~较完整。按GB 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2]要求,该边坡为永久性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无需考虑地震工况。

2 边坡开挖稳定性模拟分析

假定边坡岩体应力、应变之间的本构关系为弹塑性,岩土体的破坏服从摩尔-库仑准则。即岩(土)体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发生剪切塑性破坏。采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中的岩土应力-应变分析模块(SIGMA/W)模拟该边坡开挖后稳定性和支护方案的效果[3-4],从而为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参考。该边坡模型共划分了3个面域,包括2 224个节点和2 164个单元。边坡模型下边界固定,不允许模型水平竖向移动;左右边界水平向固定,允许模型竖向移动;坡面为自由边界,允许模型水平竖向移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

注:黏土夹碎石一栏括号内的值为饱和状态下的物理力学参数。

开挖后边坡位移图见图1,开挖后边坡最小主应力-塑性屈服区图见图2。由图1、图2可见,开挖后边坡坡脚第一级坡位移最大,最大值达到14.8 cm,整体位移较大;最小主应力基本为正值,说明整体呈受压状态,泥槽后缘黏土夹碎石层出现负值,最大值为-52.5 kPa,即出现受拉破坏;泥槽与强风化岩层分界处应力曲线分布密集,出现应力明显集中现象,塑性屈服破坏沿此界限由上向下开展,塑性屈服区(图3中阴影部分,下同)厚度达5~15 m,坡脚也出现局部塑性屈服现象,即出现受剪破坏。该段泥槽边坡整体呈圆弧破坏趋势[5],潜在滑面为泥槽与强风化岩层分界面,剪出口位于第一级坡脚。按简化Bishop圆弧滑动法计算,边坡开挖后坡饱和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002,天然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126,故该边坡开挖后基本稳定,但不满足规范大于1.35的要求。

图1 开挖后边坡位移图(位移单位:m)

图2 开挖后边坡最小主应力-塑性屈服区图(应力单位:kPa)

3 支护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GB 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取安全系数1.35,计算饱和工况及天然工况下剩余下滑力最大值Fmax=379.6 kN/m。考虑到剩余下滑力不大及保证坡面整体一致,在第一、二级坡设计采用6排格构锚索[6]主动加固,抵抗全部剩余下滑力。锚固段长8 m,自由段应至中风化岩层以下1.5 m以上,设计张拉力500 kN。为防止坡顶出现浅层碎落及局部滑移失稳,在第三级坡设置格构锚杆防护坡面,锚杆长9 m,锚至岩层。由于泥槽中黏土夹碎石较为破碎,锚索格构梁空隙较大,松散岩土体可能从格构梁中外落,故开挖后先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坡面,再采用格构锚索、锚杆加固。在建立模型中,锚杆采用梁单元来模拟,锚索自由段采用杆单元,锚固段采用梁单元来模拟。

表2 锚索(杆)物理力学参数表

对此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支护后边坡开挖位移图见图3,支护后边坡最小主应力-塑性屈服区图见图4。

图3 支护后边坡开挖位移图(位移单位:m)

图4 支护后边坡最小主应力-塑性屈服区图(应力单位:kPa)

由图3、图4可见,边坡位移明显减小,坡脚位移最大值减小为6.2 cm,边坡中部基本小于4 cm,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边坡泥槽后缘拉应力区基本消失,边坡整体呈受压状态,受力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泥槽与强风化岩层分界处的塑性屈服区基本消失,坡脚处的则明显缩小,边坡整体处在弹性状态下。计算支护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713,满足规范安全储备要求。

4 支护完成后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先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坡面,再采用格构锚索、锚杆加固,约20 d完成施工,支护完成后边坡现场照片见图5。为验证防护效果,从边坡开始防护到结束较长时间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网络共布设监测点6个,每个监测点每天进行3次监测。选取坡脚第一级、中部第二级、坡顶第三级坡各1处具有代表性监测点的水平位移进行统计分析,支护完成后边坡水平位移监测图见图6。从图6整体来看,边坡变形稳定后,边坡下部第一级坡位移最大,最大值约44 mm,中部第二级坡位移约为16 mm,坡顶第三级坡位移约为19 mm。边坡变形总体与分析结果趋势较为一致,位移总量相近。从第22 d施工完成后来看,第一级坡位移增大约9 mm,第二级坡位移增约4 mm,第三级坡位移增约5 mm。监测结果满足规范的要求,表明该处治方案作用效果良好。采用生态袋植草绿化1年后,植被生长旺盛,绿化景观较好。

图5 支护完成后边坡现场照片

图6 支护完成后边坡水平位移监测图

5 结论

1) 模拟显示开挖后边坡下部第一级坡位移最大,最大值达到14.8 cm;泥槽与强风化岩层分界处应力集中,出现塑性破坏;边坡整体呈受压状态,泥槽后缘黏土夹碎石层出现受拉破坏。泥槽岩体为结构松散,整体呈圆弧破坏趋势,边坡稳定系数最小值为1.126,基本稳定,但安全储备不足。

2) 采用格构锚索处治加固后,模拟显示边坡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边坡泥槽后缘拉应力区基本消失,边坡整体呈受压状态,受力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边坡安全系数提高到1.713,满足安全储备要求。

3) 根据支护后边坡监测成果,边坡变形总体与分析结果趋势较为一致,位移总量相近。施工完成后边坡位移增量满足规范要求,表明该支护方案作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格构坡脚屈服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师秘书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工作阶段格构内力计算方法
桥梁钻孔桩格构柱快速安装施工技术
生态格构梁在韩江南北堤混凝土护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The Classic Lines of A Love so Beautiful
钢管式格构柱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
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