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反哺视角下藤县非遗狮舞技艺传承现状调查

2020-06-03霍虹伶钟塘献梁琪琪郑舒婷

广告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代沟

霍虹伶 钟塘献 梁琪琪 郑舒婷

摘要:藤县狮舞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却是“墙内花开墙外香”,很多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了解舞狮技艺是怎么回事。经实地调研,这一局面缘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使得老一代人和年轻一代人之间出现文化上的“代沟”而导致。年轻一代人争当时代的“弄潮儿”,走在时尚的最前线,但是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家乡珍贵的技艺从自己的记忆中遗漏下了。要扭转现状,促进藤县非遗狮舞技艺的传承,须从文化反哺方面着手,即年轻一代人学习了新的技艺、知识后反过来教授给老一辈狮舞传承人,以达到藤县狮舞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藤县;非遗狮舞技艺;文化反哺;代沟

文化反哺是在急速的社会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原本由老一辈教授下一代知识的文化传承模式出现了变革性的变化或代际“颠覆”78。文化反哺在中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广西梧州的小县城——藤县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从文化反哺现象的角度去研究藤县非遗狮舞技艺的传承现状。

一、调查背景

(一)文化反哺

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有两大因素,其一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其二是和大众传播媒介和同辈群体有关。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受益颇深。我们来看一组对比数据:1978年,中国普通专本科的招生数为40.2万人,到了2018年,普通专本科的招生人数升至790.9931万人,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40年,普通专本科的招生人数增长19.676倍。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难考、难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文化层次得以不断提高。教育可以使人的眼界更加开阔,也导致高等教育缺失的老一代人和年轻一代人之间出现知识、文化沟通和交流上的“代沟”。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得益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及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较之老一代人更强。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等方式形成一个个群体,年轻一代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看到、了解到别人的生活,同时也让他们快速成长。年轻人争做时代的“弄潮儿”,走在社会的最前端,但是老一代人的思想已经形成且固化,新思想、新文化对他们原有的思想、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相对于年轻人,老一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强、那么大,但他们愿意努力去尝试着接受。老一辈对新鲜事物的学习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年轻人掌握丰富文化知识及技能,于是,文化反哺现象出现。

(二)藤县狮舞文化

藤县舞狮属于南派舞狮,自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见“藤县狮舞文化发展历程一览表”)。舞狮表演一般由两个人合作,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表演形式主要是侧重于地面技艺的采青表演和侧重于桩上技艺的高桩表演。藤县舞狮将武术、杂技、技巧、舞蹈等技术融于狮艺之中,把狮子的喜、怒、醉、乐等神态、形态表现得出神入化。

在藤县各乡镇,逢年过节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舞狮表演。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舞狮表演愈来愈少。舞狮队慢慢从街巷中走到了体育馆中,从热闹大街小巷走进了安静的非遗陈列馆中。为了推动狮舞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藤县政府采取五大项措施:成立非遗保护中心;成立舞狮协会;建设狮舞技艺传承基地;扶持舞狮企业发展,加强政府和舞狮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舞狮进校园活动。采取五大项措施提高舞狮在群众中的关注度、参与度和知晓度,解决舞狮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后继无人的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2017年8月,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藤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进一步弘扬优秀的舞狮文化,发扬世界舞狮冠军“东方狮王”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2018年6月,藤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到已经尝试在全县各中小学引入非遗文化(舞狮、牛歌戏、脸谱等地方特色课程)。

藤县蒙江子孙堂狮队已有100年的历史,迄今为止,传承历经四代:第一代的黄伟清等人,第二代的陈定昌等人,第三代的朱甲华等人以及第四代的禤洲狮队。禤洲狮队教练和非遗传承人邓明华致力于藤县狮舞技艺的传承,他的女儿邓慧婵和儿子邓宇文在其的感染下也喜欢上了舞狮。现在狮队由邓宇文担任团长,邓慧婵和祝志明等几个师兄弟担任教练。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文化反哺现象进行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主要以当代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填写人数为210人,调查时间为2018年12月。第二部分是关于藤县狮舞非遗文化的现状调查,采用主要使用采访调查法,采访调查的对象为藤县文体局副局长黎晓龙以及狮舞技艺非遗传承人邓明华。时间为2018年8月21~23日,地点是在广西梧州市藤县的文体局和禤州舞狮队基地。

(二)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是针对生活中文化反哺现象进行调查。在采访藤县文体局副局长黎晓龙时,主要是询问政府对藤县狮舞的详细政策支持、态度以及未来规划;采访狮舞技艺非遗传承人邓明华,主要是询问现在藤县狮舞面临的困难,身为传承人该如何做等。

三、调查分析及发现

(一)关于生活中文化反哺现象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在遇到不了解的新事物和技能时普遍会向在读大学的孩子寻求帮助,诸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有许多的功能是年岁渐老的父母一时难以摸通的。这个时候,熟悉使用智能设备的在读大学的孩子就成为教父母如何使用的“老师”。美国学者迈克·普伦斯基将因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的高速发展而拉开差距的两代人分别称作“数字化土著”和“数字化移民”:前者是和网络同时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使用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就如同呼吸空气一样自然;而后者则是年龄较大的一代,全新的数字化环境对他们而言就像刚刚迁徙上岸的新大陆,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的步履蹒跚、畏缩不前083。这些东西对父母一辈来说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而对于在新时代文化浸润之下的年轻人,仿佛天生自带这种能力。从小开始,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是很多人一直以来都有的思想观念,父母一代生活经验丰富,知識储备也相对丰厚,是文化的“高地势”。而儿女一代是生活经验不足的,知识水平处于萌芽阶段,是文化的“低地势”。水往低处流,所以文化的传承是由父母给予儿女的,但是在现如今观念反过来了,当前老龄化问题严重困扰着全球很多国家,中国也正在面临着这个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在代际之间尤其明显135。很多事情父母会要去询问儿女。在非遗文化传承上来说,在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受访者认为,非遗文化在传承上受到老一辈与年轻一辈在文化上存在代沟的影响。国内产生的新文化和国外的思想文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新旧文化的碰撞,是父母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文化代沟。

(二)藤县狮舞文化发展现状

在采访中,黎晓龙副局长谈到了藤县狮舞文化的现状:“墙内开花墙外香”。藤县的舞狮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粗略估计在全国70%~90%有水平的舞狮队人员都是来自藤县或者受到过藤县舞狮文化渲染的。但在藤县的县城里,连一个舞狮的标志都看不到,很多年轻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藤县的舞狮。迫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许多人选择经济效益增长较快的职业和去外地发展。在藤县有许多有实力的舞狮表演人员或者教练,都会选择在外地发展,有许多原因:

第一,政府对藤县狮舞发展的资金短缺。藤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比较低,产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从业人员的生存需求,虽然这几年政府也有文化项目的资助,但是很少,政府的发展重心还是放在实体经济上面。

第二,藤县非遗狮舞的传承存在断层现象。藤县狮舞训练基地每年暑假都会免费开设训练班,藤县中等专业学校会专门设置舞狮班,但是很多人受不了艰苦的环境和训练难度最终坚持不下来。

第三,藤县狮舞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狮舞文化在外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但在藤县本地,非遗狮舞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四、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藤县非遗狮舞技艺的现状是现在老一辈所熟知,年轻一辈浅知甚至不知;县城里的人不熟知,城外人却知道很有名,颇有“当局者迷”的景象。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不仅仅是老一辈人教授下一代知识的传承顺序,还需要年轻一辈人反过来教授老一辈人知识,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藤县非遗狮舞技艺传承不利的现状,是因为文化反哺的缺失。父母老一辈一般是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播者,即使与儿女有一定文化上的代沟,但是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是可以跨越这些代沟的。如果要让年轻一代去学习新事物,必须要足够的新颖。传承人可以选择通过儿女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学习新型科技的使用技术,运用到宣传以及传承非遗技艺上。

(二)对策及建议

父母一辈人的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传统技艺的流失没有意识。“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我们长大不仅只是在经济上要报答父母,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文化反哺。亲代与子代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信息获取的技能上,而且也存在于信息获取的内容方面69。文化反哺现象对社会的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这个反哺的文化在哪一范围却是不可把控的,会对文化产业不同的分支造成影响。

首先,落实好文化反哺工作。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改革开放而带来的急速的社会变迁78。这现象的发生主体是年轻一代人,所以要改变就要从年轻一代开始。不管是政府还是非遗传承人亦或者城里的每一个人,都要知道传统文化要跟着时代一起变化,不然会在文化大潮流中被人们渐渐遗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设置就是为了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及其文化。熟知非遗狮舞技艺同辈群体要学会用群体去影响群体,进而去影响父母老一辈和更年轻的一代。

其次,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是非比寻常的,年轻一代对信息把控是比较熟悉的,可以通过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去宣传和传承非遗狮舞技艺。“两微一抖”现在是新媒体宣传的阵地,成为文化发展的“温床”。年轻一代是非遗传承的关键点,对于如何使用新媒体有着超前的思路和能熟练的技术。文化反哺就是非遗传承的一座桥,连接着年轻一代人和老一代人,将非遗的精彩得以跨过代沟互通,非遗得以注入新的灵魂才能更好地宣传和发展。

最后,得让每个人心中都有舞狮。藤县新型城镇化在不断进行,狮舞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搭上城镇化这趟开向未来的班车。现在政府在做着一些藤县文化建设工作,政府在校园中给学习舞狮的贫困生提供减免学费的政策,来打造新的非遗传承方式。踏出的第一步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该方式运用范围扩大。让年轻一代学习到新的技术去教授给老一辈的狮舞技艺者,创新狮舞技艺,让非遗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文化反哺:生发动因与社会意义[J],青年探索,2017(5).

[2]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1978年普通专本科的招生数[R/OL]. [2020-04-12].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M0201&sj=1978.

[3]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2018年普通专本科的招生数[R/OL] . [2020-04-12].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M0201&sj=2018.

[4]  周晓虹.文化反哺:生发动因与社会意义[J],青年探索,2017(5).

[5]  梁晓琳. 网络时代的代际数字鸿沟[J],新媒体研究,2018(20).

[6]  周晓虹.文化反哺与媒介影响的代际差异[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86).

[7]  周晓虹.文化反哺:生发动因与社会意义[J],青年探索,2017(5).

作者簡介:霍虹伶(1999—),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钟塘献(1996—),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梁琪琪(1998—),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郑舒婷(1998—),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西财经学院校级)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9115482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代沟
架起跨越代沟的桥梁
代沟
80、90、00后,年度代沟调查
神回复
代沟
代沟
代沟
代沟
问代沟
辛巴历险记(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