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2020-06-03袁丹丹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社会支持

摘 要 在社会支持、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下,分析微信主动性使用行为与被动性使用行为,探讨微信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和朋友圈一方面拓宽了个体获取社会支持的渠道,但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比较的概率。主动性微信使用行为能够增加社会支持水平,促进个体的积极自我评价;被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容易引发自卑感甚至产生对他人的嫉妒心,导致自我评价水平降低。

关键词 社会支持;社会比较;拟剧理论;自我评价;主动性使用;被动性使用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整体性评估,包括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人际关系、未来发展以及身体状态、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性认识,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部分。个体的自我评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伴随着个体成长不断发展变化着,每个阶段的重要他人都不一样,幼年时期主要受父母对自己的态度的影响,学生时期主要是受到老师、同学、同伴对自己态度的影响。大学生正是处在个体的成年早期阶段,一方面需要继续学习完成学业,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恋爱结婚、求职工作的社会压力,需要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成人”角色的转变,能否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客观处境、给当下的自己做出正确而积极的评价,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

2019年微信的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月活账户数高达11亿,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款移动端的社交软件,微信既有QQ、MSN等工具的即时互动特质,又具备微博、Twitter、Facebook等软件的社交分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同时手机外形小巧、方便随身携带的属性,拓展了微信的使用空间和使用时间,在网络信号允许的条件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打开关闭微信;微信的朋友圈、添加好友、微信群等功能,有利于个体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获得社会支持。微信上的人际关系与现实关系重叠性很高,主要集中在亲属、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熟人之间,是一个感情联结较深的熟人朋友圈,具有私密性、实名制的特点。同时微信的公眾号、游戏、小程序、微信红包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等服务。

个体在社交网站平台上,既可以通过互动分享功能进行内容生产,也可以浏览消费他人生产或分享的内容,相关研究把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区分为主动性使用行为和被动性使用行为:主动性使用行为,即个体积极得在社交网站平台发布信息、更新状态,与他人在线频频互动等内容生产行为;被动性使用行为,即个体自己从不主动发布只浏览他人发布的信息,也很少与他人互动的“潜水”行为。国外研究Facebook发现,当个体通过晒照片、文字等方式更新最近状况,积极主动塑造了良好的线上自我形象时,会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直接提升主观幸福感;还有研究发现,更新Facebook上的个人信息或者主动浏览Facebook的个人展示页面,都会增强个体的自尊水平,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相比于主动性使用行为,被动性使用行为,会降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引发社交焦虑,导致自我价值感低、无法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严重得还会诱发自卑、嫉妒等负面情感。

1主动性微信使用行为有助于积极自我评价

社会支持,既包括个体从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有形支持,比如金钱、食物、医疗资源、教育机会等个体能够明显感知到的帮助;也包括个体从人际资源中获得的无形支持,比如父母的尊重、配偶的理解、朋友的信任等情感上的积极作用。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个体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越好,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归属感越高,相应地在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也更强。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在家长、老师、同学之间进行,家庭的支持、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接纳等这些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支持, 对于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评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当个体能够从生活环境中获得更多情感、经济上的帮助,自我价值感会更强,相应地自我评价也高,社会支持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

主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即个体在微信上与朋友积极聊天、经常更新朋友圈状态、在朋友圈点赞或留言等,是主动的、有目的的使用行为。通过即时通讯功能和朋友圈,大学生能够以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避免了因为时空距离而产生的疏离感,缓解陌生环境里的孤独感、无助感等消极情绪,而积极情绪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同时微信的添加好友、微信群等功能也拓宽了个体的社会交往范围,有助于大学生获取新的观点和信息,在新环境下结交新的朋友,拓宽自身的人际关系圈,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

由此可见微信平台作为一项社交工具,使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广度和强度都相应增强。研究显示,微信各种便利的社交功能可以帮助个体巩固已有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信任,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大学生的微信使用强度越高,社会支持水平也越高,在处理问题时更能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生活态度比较健康。评论和点赞是微信朋友圈互动的主要方式,相比于点赞行为,经常在朋友圈里留言评论的学生,不管是获取的信息资源还是情感支持都更丰富,个体的无聊感、无意义感等消极情绪也会减弱。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象级社交软件,微信不仅满足了个体获取信息的需要,也满足了娱乐消遣的情感需求。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时候,主动性使用行为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增强了个体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1-4]。

2被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容易导致消极自我评价

费斯廷格最早提出社会比较的概念,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对自己的能力、观点进行评价的心理,并且通过与周围人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处的地位。社会比较包括三个类型,跟自己相似的人进行的平行社会比较,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进行的上行社会比较,和比自己状况差的人进行的下行社会比较,无论哪一种社会比较类型,对个体的自我评价都可能产生对比效应或者同化效应,进而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

社交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承载了丰富的用户信息,个体通过浏览他人的社交主页就能获得他人的长相、身高、家庭、学业、经济状况、价值取向等信息,下意识地产生社会比较心理。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的使用时间越长、使用频率越高,个体与他人的社会比较程度就越强。微信使用的便捷性,让个体随时随地都能获取他人传递的信息,极大增加了社会比较的概率。按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划分,被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即个体与亲属、朋友、同学、同伴等聊天互动频率低、很少更新朋友圈状态、只刷朋友圈不评论的单纯的信息浏览行为。个体刷朋友圈的过程,就是在接收大量的人际信息,不自觉地产生社会比较[5-9]。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就像舞台上的演员,需要利用各种符号扮演不同的角色。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将其变成了一个社会交往的舞台,每个用户都有观众,并且赋予了他们在朋友圈、微信群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说主动性使用的用户更像一个表演者;被动性使用的用户则成为“观众”。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会有选择性地呈现自身美好、积极的一面,通过精心打磨的文字、技术处理过的照片或视频等手段,构建一个理想自我的形象。

Tesser的自我评价维护模型理论提出,比较者与比较目标的远近关系,会影响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的作用,当比较目标是自己的亲属或伴侣的时候,个体会把他们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同化效应发生影响;当朋友、同学、同事等熟人或相似的人被当作比较目标时,这时候对比效应会发生影响。微信是一个熟人交际圈,大学生的朋友圈关系主要是和亲属、老师、同学、同伴的关系。偏好被动性使用微信的大学生,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的是同学、同伴“亮丽美好”的一面。由于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型,被动性使用的学生很容易把他人在朋友圈的“表演”角色当作比较目标,上行社会比较的对比效应发生作用,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嫉妒心,造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研究显示,经常通过刷朋友圈来了解朋友状态的个体,会感觉别人都比自己的生活状态好,导致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下降,甚至会让个体沉浸于微信构造的虚拟社交环境中,严重脱离现实生活[10-15]。

3结束语

在微信使用问题上,如果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比如限制微信使用,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诸如自卑或者逆反心理。微信,终归到底是一项伴随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使用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微信,利用微信获取有用的信息、巩固人际关系,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的共同重视,并进行健康地引导。家庭方面,家长要尽量在物质和情感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性格,帮助他学会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压力。学校方面,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多设置认知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微信上的人际关系,从而避免受到社会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个体需要主动地去探索自我,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充分挖掘自我的价值,逐步明确将来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为之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欢,祝阳.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J].现代情报,2014, 34(2):82-85,93.

[2]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6): 122-127.

[3] Junghyun Kim, Jong-Eun Roselyn Lee. The Facebook paths to happiness: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Facebook friend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1, 14(6): 359-364.

[4] Amy L. Gonzales, Jeffrey T. Hancock. Mirror, 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1, 14(1-2):79-83.

[5] 王庆娇,梁晓燕.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基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J].吕梁学院学报,2019,9(1):89-91.

[6] 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心理研究,2010,3(1):3-8.

[7] 李洁.技校学生自我评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轻工科技,2012,(8):142-143,151.

[8] 王荣山,李启月.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5,31(4):88-91.

[9] 吴文汐,王卿.微信使用对企业青年职工社会资本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5,(11):64-66.

[10] 谢笑春,雷雳.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友谊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6,9(5):76-83.

[11] 周懿瑾,魏佳纯.“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大学,2016,(1):68-75.

[12] 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2013, (12):112-117.

[13]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8-84.

[14]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等.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39(1):97-102.

[15] 辛文娟,赖涵,陈晓丽.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情报杂志,2016,35(3):190-194.

[16] 吴文汐,王泽明.微信使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一项企业青年员工的调查[J].青年记者,2015(12月下):47-48.

作者简介

袁丹丹(1989-),汉族,河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互联网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社会支持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词汇的探索研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