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0-06-03王彬于伟华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管理机制

王彬?于伟华

摘 要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实验室所出结果的质量高低。本文指出提高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可以为客户和社会出具准确的数据,提出在实验室内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激励机制,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使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关键词 实验室质量管理;管理机制;监督机制

保证实验室质量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准确性,并做好设置与调配等工作是提高其体系有效性的基础。对实验室实行有效的检测和监督是推进其质量管理有效运行的主要途径,但要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则需要提出相应的有效运行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满足社会与客户对质量的要求。

1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性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需要为其结果的质量提供科学的有力证明,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设施设备,同时,还需要其管理者具备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这种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全方位进行考虑,每个人员之间的工作内容都息息相关,一个人的失误行为往往会对下一个环节的工作造成影响,如文件到期没有进行审核,物料超过有效期等,这主要是由于人的记忆力和思维有限,因此,员工需要强化其思想意识,权责明确[1]。

2内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强有力的执行力是提高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其上级领导一定要对决策层给予充分的重视,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始终坚持关注其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情况,确保各个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制定明确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不断的推进员工的自我提升。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要确保每个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实验室每个环节的运行中,不同的环节安排不同的人员,这样能够使管理人员有效掌握实验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其达到预期的效果[2]。

在整个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各个环节人员的设置和职责等都是确保其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在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的发展中,对实验室的各个工作环节和人员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调整,且在其质量体系中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即呈现动态性的变化。因此,实验室部门内部管理人员要根据其项目的实际要求对人员资源的调配工作要及时进行调整,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员工之间要保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保证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人员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

3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工作人员才是其实验的实行者,因此,人员是其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的主体,人员的优化配置决定着实验室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与高效的运行。在实验室的实际运行中,管理人员要在满足它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对人员定期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提高,并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协调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与实验室发展之间的矛盾。管理人员在对实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提高其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让员工随时随地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查询资料,利用空余时间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

对于实验资料和文件等信息,要定期做好审核工作,根据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文件内容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并做好清晰的标记,方便查找。相关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要让所有的文件都在其可控的范围内,以便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质量。

如果说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软件设施,那么其设备就是其中的硬件设施,同样也是实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因此,其管理人员要完善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及軟件更新,让每个人员都参与到实验过程管理中,各司其职,从而确保其管理质量。

4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监督机制

为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建立健全其监督管理机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验室实际的管理运行中,要对内部加强其监管力度,可以设立单独的质量控制岗位,完善其有效的监督机制[4]。监督人员要对相关质量检测人员制定出相对较为完善的监督计划,要对实验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记录和控制,确保整个项目实验的过程和质量都处于被掌控或监控的状态,当其中出现问题时,相应人员要及时进行修正,并对记录与结果等内容进行反复的审核。此外,还需要对质量控制管理中的人员对比、仪器对比、留样复测、盲样等加以重视。例如:在购买以及使用仪器时,应对仪器的质量进行对比,选择精确度最高、故障率最低的仪器长久使用。

5加强其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评审工作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评审工作是整个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自我检查和约束。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其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因此,要全面加强其内部的评审力度。管理人员对实验人员要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如培训情况,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与质量,质量方针的适应性等情况[5]。对于评审工作,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突出,让员工分清主次矛盾,抓住重点问题和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其评审工作的有效性。为保证实验室质量达标,需积极落实内审制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需要每月一次对实验室质量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另外,还可对不同实验室质量进行对比,选出最优者给予奖励。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其内部的管理层应相对应的对体系做出详细的规划、提出明确的目标、权责分明,每个人都有清晰工作的划分,要做好对实验人员的调配工作。在整个的体系运行中,管理层要有效建立健全其激励和惩罚机制,对质量管理加强其评审机制,从而提高其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魏强.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要点[J/OL].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0,3(10):1.

[2] 卢孔宝.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模式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1):257-259.

[3] 刘义,钟玉发,赵东风.高校化工实验室过程安全领先指标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1):275-280.

[4] 付裕贵,杨兵,王运.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11-15.

[5] 方堃,雷敬炎,朱娟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2):270-273+287.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管理机制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广州花都某地村级财务公开问题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