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iFePO4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2020-06-03梁曼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制备

梁曼

摘 要 由于LiFePO4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高温稳定性较好、循环性能良好、环保等优点,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由于LiFePO4存在电导率低及锂离子扩散速率慢等缺点,其在电池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LiFePO4的制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电化学性能,LiFePO4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法、碳热还原法、水热法、共沉淀法,本文就LiFePO4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LiFePO4;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制备

由于LiFePO4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高温稳定性较好、循环性能良好、环保等优点,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因其自身特点,主要存在以下缺点:①电导率低,不利于可逆反应,特别是高倍率放电的进行;②锂离子的扩散速度慢。LiFePO4的制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1LiFePO4的制备方法

LiFePO4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法、碳热还原法、水热法、共沉淀法。

1.1 高温固相法

谢辉[2]等人采用化学性质更稳定、价格更低的Fe2O3为原料,同时采用环氧树脂对反应前驱体进行包覆的方法,在高温下通过固相还原反应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考察了缎烧温度对其晶体结构、表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在过充、过放电条件下的充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700°C煅烧所得产物为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粒径分布较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0.1C倍率进行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50.3mAh/g,充放电循环20周后,容量保持率达99.2%以1.0C、2.0C倍率进行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31.4和122.1mAh/g。其在过充条件下的电性能也佳,过充后还能继续放电,但在过放电条件下,其电性能迅速劣化[1]。

1.2 碳热还原法

刘吉云[3]等人以一种流变相方法制备前驱体,并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材料,采用柠檬酸包覆LiFePO4使热解碳与LiFePO4颗粒结合更加紧密,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其振实密度为1.45g/ml,室温下材料在电流密度85mA/g(0.5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9.4mAh/g.,循环20次保持在136.3mAh/g.

1.3 水热法

庄大高[4]等人将分析纯原料FeSO4、H3PO4和LiOH按摩尔比1∶1∶3配料。将LiOH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以后,先加入H3PO4,并搅拌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FeSO4,搅拌1min后,放入密封反应釜中。在不同实验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水热合成反应。自然冷却后,收集反应釜中的固体粉末,经多次洗涤过滤后,于120℃下真空干燥1h,得到相应产物。X射线衍射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当实验温度为120~150℃,时间为5~15h时,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LiFePO4从不规则的纳米颗粒团聚体逐渐生长为厚200nm、长800nm左右的规则矩形薄片。研究发现,在合成过程中,首先合成中间产物Li3PO4,然后与Fe2+反应形成LiFePO4。水热合成产物经550℃聚丙烯裂解碳包覆处理后,以0.05C充放电,可逆电容量达到163mA·h·g–1,以0.5C充放电,可逆电容量达到144mA·h·g–1。

1.4 共沉淀法

徐云龙[5]等人以有机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为碳源,采用共沉淀法-微波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探讨了微波烧结时间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9min的样品为单一的橄榄石晶体结构和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以0.1C、0.2C和1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54 mAh/g、139.7 mAh/g和123.9 mAh/g,循环20次后保持在152.3 mAh/g、134.3 mAh/g和118.5 mAh/g。采用微波法合成 LiFePO4/C正極材料,相比常规烧结法可以显著地缩短合成周期、节省能耗。

2展望

LiFePO4作为新一代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显著的优点,但由于其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低,使其在电动工具中的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该材料的性能,目前需要在合成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辉,周震涛.高温固相还原法合成LiFePO4/C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7,22(4):631-636.

[2] 刘吉云,韩恩山,朱令之,等.高振实密度LiFePO4/C材料[C].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2009:224-225.

[3] 庄大高,赵新兵,曹高劭,等.水热法合成LiFePO4的形貌和反应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12):2034-2039.

[4] 徐云龙,马红彦,陶丽丽,等.共沉淀-微波法合成LiFePO4/C正极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2008,36(2):21-24.

[5] 张震,钟松材.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 广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2009:156-157.

猜你喜欢

锂离子电池制备
邻羟基苯乙酸的制备方法研究
浅析磷酸二氢铝在氧化铝泡沫陶瓷过滤板上作用机理
我国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金红宝石玻璃的制备历史与研究进展赵毅 刘玉林
异种去细胞肌腱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检测上的应用
高功率钛酸锂电池倍率及低温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