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3郑路昆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教学

郑路昆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教学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自古以来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于提问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质量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重浪,”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一组有质量的提问,会推波助澜,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新的境界。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

教师教学中对问题设计策略不当,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低效或无效现象仍然存在,其表现和成因主要有:

1.提问的太多,什么都要问,问的问题与教学重点距离较远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提问的数量较多,很琐碎,而且只管把问题放出去,不懂的如何收回。

2.提问内容过于简单

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通常都会出示很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甚至答案明确。学生很自然的就能从书本找出并回答。但是这些問题的提出,会掩盖了真实的情况,导致没有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3.提问单向,提问成为教师的专利

在课堂上只是教师问学生回答,没有达成互动,造成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有效质问的空间。

4.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提问

学校里有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家长很难做到时时监督,因此比其他学生在学习上面跟不上,但是众多教师只是泛泛而问,没有耐心,欠缺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问题,有些问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5.自问自答的情况普遍存在

教师在上课时,为了活跃气氛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于问题没有设置好,大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回答,导致教学冷场,于是自问自答的现象就出现了。

6.问题设计随意性,而没有层次,不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

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想到什么问什么。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问题设计过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学生无暇思考。

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8.师问生答,学生处在应付状态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然而教师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而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没问题。

9.问题设计重统一性,轻针对性

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或是为了自己课堂教学的顺畅,提问常常局限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忽略不问。教师应学生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差异教学。

二、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1.对教材不熟悉,备课不认真

教师没有认真对教材进行分析,有些看似易懂的数学问题没有深入理解,没有认真设置课堂需要提问什么问题,经常“随堂问”。没有针对知识点进行设置问题。

2.没有因材施教,盲目教学,应付了事

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不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每个班级的学生不一样,必然学习状态也不一样,但是教师还是按照自有的模式进行教学提问,没有变通,不根据学生喜好进行提问。

3.不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不够贴近

由于不理解,所提出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易。并且不会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没有进入思考状态,学习困难。

三、解决策略

1.在教学上落实课堂有效提问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应该开展数学听课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落实。

2.借鉴名师的课堂提问技巧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源,不断的反思,能够提高提问有效性。

3.改变陈旧观点,弃陈推新

在课堂上,应该转变观点。改变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4.改学生为课堂教学提问的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提问

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问题及见解,及时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肯定。

5.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增强问题的目的性

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从问题中明确反映出来;提问用语必须明确、具体,表达清楚,不可含糊其词,不提一些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问题。

6.以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倾注教师的企盼、热情、诚恳等情感,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从而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同时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避免使某些学生产生被歧视感;在学生的回答错误时,要耐心听取,谆谆诱导,切忌不理不睬或训斥体罚。

总之,有效提问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深刻,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有效提问才能使教师真正让课堂中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动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工具。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