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生活之蜜,酿育人之酒

2020-06-03潘欣媚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校园文化

潘欣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曾有一篇文章提到“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教师只知埋头教书,只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渐渐淡忘了课程实践的根本功能——育人,渐渐失去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怀意识,致使整个课程体系迈向了“失魂”的边缘,课程的人文底蕴被削弱,整个学校课程体系沦为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附庸。“道出了目前學校教育实践立德树人理念的紧迫性,正由于当前教师在课堂上存在忽视立德树人的教育现象。这就达不到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素材应源于生活,关注生活,把鲜活的体验与课堂知识互为融合,让立德树人思想不只停留在理论,真正做到接地气,有生命力,从而达到学科的育人效果。

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材上的知识,往往落后于现实生活,与生活存在隔膜是很多课程的通病。学生很有必要在课堂中不断体验生活,那么在未来中才能改造生活,让立德树人思想如醇酒历久弥香。

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就是人性学。”事实上,爱情和生命是文学中重要的主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渴望与异性朋友交往交心,是正常的。如果一味防范指责,会让学生对爱情产生一种负罪感,会影响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作为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立德树人时,不应把“正常人内心的一种圣洁情感:爱情”排除在外。我上《迢迢牵牛星》时,发现高中生对爱情题材的作品兴趣浓厚,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让优秀的爱情作品与青少年的心灵对话来为擦亮他们发现美丽爱情的眼睛。先让同学们列举出学习过的爱情课文,并尝试评价课文中的爱情。学生列举《静女》,静女赠送男友的是微小的物件“彤管”和“荑”,但小伙子马上心花怒放,正因为是美人之遗,从这感受到美好的爱情与金钱无关;再如《氓》是对负心人的沉痛鞭挞和对痴心人的热情讴歌;而《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选择与刘兰芝双双殉情,体现了“情”战胜所谓的“礼”这一重大意义。同学们畅所欲言后,我们一起感悟名人爱情观:如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真正的爱情要经得起分离的考验;徐志摩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挑战了封建的婚姻制度,更表明自己的爱情向往。然后分享名人的爱情传奇故事:钱钟书与杨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周恩来与邓颖超不离不弃,真挚深沉的革命爱情;习近平与彭丽媛从“一见钟情”到“一生相伴”的爱情等。最后学生们讨论得出“何为美好的爱情”:相濡以沫、默契无间、平淡真诚的爱情最为美好。

本着立德树人思想,我围绕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爱情话题,将课堂与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比较、判断、选择,感受爱情人性之美,加以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理性的爱情观。爱情教育也是某一意义的“人文”教育、”“价值观”意义,因此把它融入课堂,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让“立德树人”逐渐扎根于心。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发挥校园文化与课堂相衔接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性的养成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好的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熏陶浸染的作用,从而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2019年8月,学校邀请杰出校友世界冠军教练赖宣治老师为高三师生进行了一场励志教育报告会。赖老师分享的成长励志经历及获取成功的经验体悟恰好为高三学子进行了强劲的助力。这令校园文化在立德树人建设中更富营养,更具活力,更接地气,彰显了其润物无声的育人魅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这场励志教育大会正是课堂教学的完美生活素材。趁热打铁,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就赖老师的励志故事发表自己的内心感受,悟出:高考残酷却公平,获取胜利需要找准动力,树立明确目标,凭顽强意志抵制外界诱惑,投入全副精力放手一搏,坚持到底,待事业有成要回报社会,要有责任,懂感恩。最后让学生经小组交流后把赖宣治老师的故事记录下来作为作文素材的积累。

此节课把校园文化和课堂教学融合渗透,利用校园文化朋辈教育的作用,深入探讨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增强立德树人意识,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传达给学生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促进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认知水平,引领学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三、顺应学生当前生活,紧握社会时事与课堂教学契合点,唤醒学生勇担时代责任

2020年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保证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中央宣布延期开学,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在疫情期间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开启了线上教学。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疫情期间,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与疫情相关的人、事、情: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选择勇往直前的“最美逆行者”;在举国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期间感动热血的英雄故事;国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是使命,什么是担当。这些都是社会中最鲜活的课堂素材,尤其在这特殊时期,把它们搬到课堂中来,相信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传递立德树人理念不能空喊口号,要时时处处把它融入学生的生活和课堂,才能慢慢、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长成参天大树,造福社会。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校园文化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Gwendolyn Br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