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交往·找回归属感

2020-06-03吴淑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归属感时光心理

吴淑敏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归属感是孩子自身潜能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还不成熟,因此渴望能在一个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得到归属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是要由教师对学生产生爱的力量,行动用去赏识他们、用言语去触动他们心灵深处的热情,激起他们良好情绪,使学生的智慧得到逐渐的开发、行为得到逐渐地改善、信心可以得到逐渐地增强……学生有了归属感才会好好学习,才会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并能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和引发学生间的“友爱”。而这一切又会引起教师的快乐情绪,进一步强化师爱,由此形成积极的情感交互影响的正循环过程,以达到最终的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潜能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记得那年我刚接手一个三年级新班,班里的李小岸同学是新转学来的一个孩子,我发现他时不时在课堂上发出尖叫声,学习成绩也是排在班级最后。其他科老师也同反映此问题。当时我以为他是故意捣蛋的,有时直接在课堂上批评他,,有时课后找他到办公室进行教育批评。尽管我软硬兼施,但他还是屡教不改。如果换成别的同学,也许已经有改变了。我沉思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没有“对症下药”还是小岸身体的问题?于是,我找他妈妈来了解情况。小岸的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都是她妈妈带他。原来是小岸四岁那年,高烧不退留下的后遗症。刚开始,从他妈妈说话吞吞吐吐,我从眼神中感觉有什么事想隐瞒我。最后,在我的耐心疏导下,她终于拿出在医院检查的结果让我看了。小岸妈妈还泪水满面地向我说了小岸当时生病的情形,一直责怪自己没照顾好小岸,才造成现状。还说了在之前的学校里受同学歧视的一些事。她说这是第一次跟外人聊这么多关于小岸的事,现在说出来,心里就不会憋得慌了。原来她不敢实说,是怕同学瞧不起小岸。当时的我真的被这种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我向她保证,绝不允许小岸在学校、班级里受到任何的歧视,请放心。当我给小岸妈妈的“定心丸”后,只见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接着,我立即调整了我的教育方法,心里想:一定要给这孩子找回集体归属感。小岸那累累伤痕的心里包含着他母亲多少无奈,歧视又给孩子心灵埋下了多少阴影。同时,那累累的伤痕又触动了我内心本质的师爱。我这次对他的“攻心计”是从我们相约的“特别时光”开始,“特别时光”我们定在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内,地点设在校园的“爱”石处(经家长同意)。小岸问我“特别时光”是用来玩吗?我摸着他头笑着说:“也可以说是玩,但这种玩法很特别,就是做游戏,喜欢吗?”“喜欢,我很喜欢玩猜谜语游戏!”要想改变这小孩,首先要了解他的爱好。之前我了解到小岸特别爱吃糖、跳绳、玩猜谜语游戏。但我并不急于做游戏,首先是谈心,而不是之前的批评,想多了解小岸的心里想法的性格特点。我们互相敞开胸怀说自己的私事,每次谈心之后,我都奖他一颗棒棒糖,说是他能跟老师说心里话的奖励。每次他听了我的表扬与领到棒棒糖后,都很开心地谢过我。慢慢的,小岸喜欢跟我聊天了,有时他会主动跟我聊之前被欺负的事,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我有时忍不住把他拥在胸前,用手拭去他眼角的泪。也许,这个可怜的孩子正需要这种被拥抱吧!孩子断断续续地在我怀里低声啜泣,我的眼里也流着心疼的泪花。孩子慢慢地停止了哭泣,我让他忘记昨天的伤痕,你有什么困难跟老师说,老师愿意帮你,我还告诉他:“不能自暴自弃,要给自己信心,加倍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要让妈妈得到安慰。从今天开始,你让大家看看你有多棒!”孩子点着头,那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诚。”我从他的点头中看到了一丝希望。我想我要好好利用这个“特别时光”。我们特约的游戏活动正式开始(包括识字、猜谜、讲励志故事等,把当天在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生字用游戏形式来帮他识记)。我要求他能坚持二十分钟认真玩游戏,不乱叫,就有奖励。其实,他的后遗症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严重,还是有控制力和一定的思维的。久而久之,我发现小岸在课堂中的叫声变少了,在玩猜字谜游戏中也识记了很多生字,甚至听写本上的错字也逐渐减少。每周班会课上,我都小结表扬他有进步,同学们都不由得给予他热烈的掌声,还给他奖励一些学习用品和棒棒糖。就这样,我们坚持着相约的“特别时光”;坚持着亲子共读;坚持给他讲名人励志故事。半年过去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岸终于能够在课堂上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了,找到了归属感,学习方面也变得自觉了许多,作业也按时完成了。他妈妈总是说小岸最喜欢吴老师了。我每当听到这话时总是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其实,在小岸的身上很明显缺乏爱、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我为了他能找回归属感,利用“特别时光”与他聊天、玩游戏,在细微的小事中呵护着他,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在关爱着他,同学在关心着他,他不再是孤寂的一个人。随后的日子里,他的笑声更多了,信心更足了。回首他一路艰辛走来,所靠的不就是他的信心和他人的支持与鼓励吗?教师帮助学生、鼓励学生重拾信心,找回归属感,就如帮助他们拨开云雾重见明媚的阳光,灿烂的笑容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

总而言之,心灵的交往能填补孩子心灵的沟壑,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用爱对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帮他们找回归属感,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明天社会的嚴峻挑战。

猜你喜欢

归属感时光心理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心理小测试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心理感受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休闲时光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漫时光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