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认识论探究

2020-06-03遆琪琪

时代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论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认识论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綱》(以下简称《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把实践观点作为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是当之无愧的。

一、人的认识活动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

《提纲》指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社会实践为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在于是否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认为人只是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物,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选择性。在《提纲》中,马克思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把实践归结为类本质”这一思想进行扬弃,阐明了现实的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对于外界事物的主动选择性。“人们决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主体观,指出人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种类,更是一种具有通过人物质生产实践的方式彰显主体的实践性存在,即一种物质生产的实践关系而非理论关系。

马克思在《提纲》中强调:“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③]这段话就包含了双重意义,一方面马克思同意环境是教育改变人们观念的大前提。即教育活动能够改变人们的观念这是无疑的,教育所传达的观念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必然来自于教育所处的那个环境,即使教育提出了可以超越环境的观念,但如果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那这些观念最终也会经受不住社会的考验而最终灭亡;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对人的制约是人改变环境的基础。人并不是任由环境来控制其思想、行动,人可以通过活动达到对环境的变革。任何一个个体来到这个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先在性,但人的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类的意识,与动物活动有本质区别,动物根据自身本能需要来实施活动,而人是有目的的可以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活动,这就蕴含了变革环境的基础。所以人可以主动选择来为自己有目的的活动提供有用的资源,从而促进人对世界的变革发挥巨大的作用。

因此,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客体的一味地灌输,而是取决于主体对外部世界的真正需要。主体可以选择自身对客体的需求,客体对自身的意义,及其从中获取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就体现了客观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人具有主动选择性,人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进行选择创造,从而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只是作为本能的活动。

二、人的认识活动不是直接映现,而是认知建构

费尔巴哈这样提到:“只有感性的事物才是绝对明确的;只有在感性开始的地方,一切怀疑和争论才停止。直接认识的秘密就是感性。”[④]可见费尔巴哈十分突出感性直观的作用,这是他唯物主义哲学当中非常显著的特点。他认为对于对象的认识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作用于对象而直接产生的。可见他强调了认识事物只需要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对象,不需要其他的中间环节作依托。针对费尔巴哈的这一直观的自然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提纲》当中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费尔巴哈的认识方式,只达到被动的感官反映的直观认识层次,未能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意识到实践在人与自然世界的中介作用,无法建立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方式。同时费尔巴哈虽然也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实践”只作直观、感观认识,以致只能认识到人具有抽象能力和肯定规律的客观性存在,却无法揭示和发现主体、实践活动与对象之间具有的辩证认识和活动规律。

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是直观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映现、单纯地摹写。但是主体作为马克思认识中的类存在物,区别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存在物”,具有实践意义上的主体能动性。主体不仅可以对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而且还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能动的建构活动。简言之,即主体对客体的再建构。这种主体在认知基础上对客体的重构就会引申出关于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阅历越多,其认识的的知识面越广,对事物的认知也就越深刻,从而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人们只有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此可知,在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不同认识论视域中,感性的内涵与认识地位是截然不同的,甚至表征着它们各自不同的认识本质,这是因为“‘感性在马克思这里的丰富内涵及其深远影响已经大大超越了在费尔巴哈那里的‘直观的规定。”[⑥]

三、人的认识活动是不断深化、追求真理的过程

马克思在《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活动,阐明了认识活动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化的过程。费尔巴哈虽然也谈到“实践”这一概念,但是他的“实践”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本质的区别。他主张把哲学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哲学本质上就含有实践倾向,而这种实践是人的生活,所以他在论述问题时,往往是在实践意义上使用生活这一概念的,“在理论上,否定我们在生活中,在实践中肯定的东西;把我们在实践中宣布为本质的东西,在理论上又仅仅当成现象,把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同一本质,分解为两个异种的本质,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由此可见他的实践观必须从人出发,从生活出发。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日常生活,人要进行吃穿住行,这就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他没能看到人是一个可以从事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性社会存在物。人的实践具有革命批判性,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正是这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因此,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⑦]

而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认识世界,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所以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就成为了一大問题。人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经过人们的不断深入、不断探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经过实践的探索,从一开始的认识事物的表象特征到认识到事物的内在本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求。人们在认识事物的现象之后,必须经过不断地实验,达到从肯定自身到否定自身的转变,最后再实现否定之否定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同时这种认识实践活动就具有了革命批判的意义,这不再是观念的批判,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自我批判,是自身否定自身的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虽然所有认识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认识的成果都是真理。同样也决不能仅仅把实践看作是检验认识内容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的工具,这样就完全颠倒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把认识看成了自身可以在主观范围内独立的纯粹思维过程,这样一来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就完全被抽离出去了。其实,真理并不是在实践之前就能自我构成的东西,而必须在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中作为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自我意识而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本质力量在感性活动中展开和对象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意识的真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得以形成和发展。由此,真理的检验也就成为对人的感性活动全过程的理性审视,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基本缺陷-----受动性和直观性,提出了新的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确立了实践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标准。最后,马克思阐述了通过人们正确的实践,人们将会从必然走向自由,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当中阐明的主要实践观点。当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仍然指导着世界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尤其在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通过不断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成果,让中国真正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注释:

参考文献

[1]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出版社,1990

[2]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三联书店195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

[5]李刚.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哲学启示[J].理论月刊,2018(06):31-39

[6]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9

[7]迟超波.论马克思的实践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03)

[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日报社,1972;

[9]程永峰.马克思人学视域中“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3

[10]高永强,殷雅辉,楚颖惠.马克思如何改造了费尔巴哈[J].求实.2006(S2)

[11]李卫红.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实质[J].江汉论坛.2003(03)

[12]任婷,雷龙乾.解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J].社科纵横.2015(03)

[13]韦礼.马克思的实践观——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遆琪琪,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邮箱1163746363@qq.com。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④]荣震华、王太庆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70页。

[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⑥]李玲.从直观到实践: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的超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

猜你喜欢

实践观认识论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
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的分析
荀子的认识论及其“虚一而静”的方法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